本帖最后由 太极摄郎 于 2022-6-21 17:20 编辑
一只游艇开过白洋河龙昌段。
桃源有一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只有“江山如画”4个大字。据文物部门考证,为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亲笔所题。位于桃源县漆河镇龙昌村。
传说为石达开所题“江山如画”。
现在的龙昌村,由镇龙和龙昌两个村合并而来,总面积7.98平方千米,总人口2213人。白洋河穿村而过,在这里转了一个大弯,并形成了白洋河流域最有看点的子母洲,据说母洲是白洋流域最大的洲,他们认为,白洋河最漂亮的一段在龙昌。
白洋河在龙昌转了一个大弯。
过去,我们常从苏家堆走白漆公路去漆河,过枫树田河水库进杀人冲,然后出镇龙,在镇龙便会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所以好多人熟悉镇龙,但对龙昌熟悉的人不多。我就是其中之一。
我这次起意去龙昌采访,完全是缘于一位女粉丝。她的网名叫雨樱。我们是在一个爱心群里加的微信。我并不知道她是何许人也,因为在各个群里加我微信的人很多,开始她并没有引起我太多在意。后来发现,在我每次发微文后,她差不多每期必转,而且还常常有与众不同的留言或评论,这才慢慢引起了我的注意。
有一次在县城搞爱心活动,有人叫我一声周老师,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美女,但并不认识,她立即自报家门,“我是雨樱”。虽然我记性不好,也只匆匆见过这一面,但我记住了她。
后来在聊天中得知,她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不到20岁就南下打工,几年前才回乡开始创业的。刚回来那几年,她很迷茫,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摆过摊,开过馆,搞过水饺加工。去年,她在一群种田大户朋友的影响下,开始租田,专门从事农业生产。
一开始就遭到了插了一辈子田的父亲刘汉林的反对。她父亲刘汉林今年70岁,从走路开始就和泥巴打交道,干了10年生产队长,20多年村干部,是远近闻名的种田能手。在父亲眼里,她是一个从没有下过田的女伢儿,要劳力没劳力,要技术没技术,你插什么田?
她就是网友雨樱。
认准了的事就着手干,父亲最终没能犟过女儿。去年雨樱流转了100余亩水田,一季中稻一季油菜,一年下来,她居然赚了1万多元钱。这当然离不开父亲的全程参与,也离不开县里多位农业专家的上门指导。
尝到了甜头的雨樱,今年劲头更足了,不仅流转了本村的200多亩水田,还流转了邻村的200多亩荒田。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无论天晴下雨,骑着一个小电瓶车,不停地在几处田地边转悠。像照看自己的孩子一样,很少脱离她的视线。她经常在朋友圈里不停地晒她的稻田和风景,她的朋友圈几乎就是当地的晴雨表和水稻生长示意图,从她的朋友圈里,我看到了她对农业的情怀与执着,于是,我决定要到龙昌去看看她。
中间为雨樱和她的父亲刘汉林,两边是帮她干农活的乡亲们。
她知道我们是搞摄影的,为了接待我们,今天特意换上红色衣服,带我们看了她的田,看了她的稻,还在自己家里给我们做了中饭。
龙昌除了水稻,还有200多亩荷田。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碰到了龙昌村支书刘福国,他介绍说,龙昌地处白洋流域,土地肥沃,有山有水,有“桃源粮仓”之称。他们村的农田基本上被种粮大户看上并流转了。刘登华(雨樱)只是其中的一个。
客商在考察白洋河子母洲。
白洋河中的子母洲,子洲在下面,你找到了没?
龙昌村现任全体村干部合影。
我们站在镇龙观遗址上,俯看整个龙昌村,举目所及,一马平川,阡陌交错。那迷人的绿色从脚下一直延展到天边,如果到了丰收的季节,这绿色或将被金色所替代。
采访团队和雨樱合影。
雨樱,到那时,我们再来看你!
龙昌村全景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