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将军 于 2022-7-4 11:56 编辑
当年,一批大学生进矿给青峰煤矿带来了勃勃生机 1968年到1970年下半年,常德地委组织部和地区教育局先后给青峰煤矿分配了13名大学毕业生。他们是: 熊汉之,男,汉寿人,湖南财经学院财务管理本科毕业; 陈孝贤,男,桃源人,湖南大学机电本科毕业; 南根来,男,陕西汉中人,中南矿冶学院地质本科毕业; 李从业,男,河南安阳人,焦作矿业学院采矿本科毕业; 周明伦,男,河南许昌人,焦作矿业学院机电本科毕业; 张正钧,四川会理人,西安矿业学院矿建本科毕业; 陶志余,男,宁乡人,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 沈利华,女,韶山人,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 邱正义,男,石门人,武汉测绘学院测绘本科毕业; 孟祥科,男,临澧人,湖南财经学院会计学本科毕业; 刘玉理,男,石门人,华南工学院建筑本科毕业; 田巨清,男,安化人,武汉水电学院本科毕业; 文进康,男,四川人,中南矿冶学院本科毕业。 上述大学生,大都是1963年到1965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大学的。他们虽然因“文革”一度停课“闹革命”,没有完全完成规定的学业便毕了业。但是,这些大学生基础扎实,充满朝气,并勤奋好学,不怕困难。因此,他们分配到青峰煤矿后,很快便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出色地扮演了各自所担任的重要角色,从而对该矿的发展产生了全方位的巨大影响。 一是他们的到来,使青峰煤矿“矿山四大建”人才得以齐备,青峰煤矿由此开始逐步改变原有的落后生产和管理方式,各项生产、建设和管理逐步步入了正轨。同时,他们的到来,也给青峰煤矿带来了非常旺盛的人气。 二是为成功开办“七二一”工人大学提供了师资支持,并在矿山就地培养了一批煤矿建设和管理急需的骨干。1976年,根据上级指示,常德地区冶金煤炭工业局在青峰煤矿开办本系统的“七二一”工人大学,开设采矿和机电两个专业,推荐本系统一线工人在此进行两年全日制脱产学习。由青峰煤矿原供销科副科长覃道立任校长,教师由李从业、周明伦等大学生担任。两年后该“七二一”工人大学学员学成毕业,全部成了全地区冶煤系统急需的技术或管理骨干。 三是给各地建设和发展输送了可用之才。其中主要有:熊汉之,先后成了青峰煤矿政治处宣传科副科长、常德地区冶金煤炭工业局政工科科长、常德地区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常德地区人民银行行长;南根来,先后成了青峰煤矿政工组副组长,调回陕西汉中后,成了当地某大型国营企业党委书记;张正均,先后成了青峰煤矿生产科长、副矿长、矿长、党委书记、常德市冶金煤炭工业局局长、常德市纪委副书记;李从业,先后成了青峰煤矿一工区主任、副矿长、矿长、总工程师,常德市金罗肉联厂厂长兼党委书记;邱正义,先后成了石门县建设局副局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陶志余,先后成了青峰煤矿职工医院院长、岳阳石化总公司职工医院院长、岳阳市第一中医院副院长;周明伦,先后成了青峰煤矿机电车间副主任、河南许昌卷烟厂副厂长;孟祥科,先后成了青峰煤矿三工区副主任、主任、副矿长;田巨清,先后成了石门县电力局局长、常德地区电力局局长;文进康,后任常德地区煤矿机械厂副厂长、三江口电站电厂副厂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