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可歌可泣。近日,我单位组织赴怀化溆浦、芷江、通道开展了“不忘初心,感悟红色记忆”主题教育活动。我们缅怀革命先烈,追忆峥嵘岁月,也让我认识到一个政党之所以伟大,在于对历史的铭记和认同,在于对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追忆红色岁月,传承红色基因。“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然而到了不能珍惜的时候,只有勇敢地牺牲自己。”向警予对狱友这样说到。1928年3月,由于叛徒出卖,她不幸被捕。被捕后,她仍然坚持斗争,面对严刑拷打,敌人用尽一切手段也不能从她口中得到任何党的机密。在她的心中,党的事业、革命的理想是神圣而至高无上的。革命先辈们都是一样,他们能舍弃一切,死亡都不能使他们畏惧,但始终放不下的,是党和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当我读到向警予同志给自己亲人的几封家书时,家书纸短,家国情长。一笔一划,都是写的拳拳之心向党;一言一语,都是讲的铮铮铁骨为国。字字滚烫,句句感人。作为新时代的机关工作人员,我们要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履行好历史赋予的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红色记忆中感悟责任,从英烈的事迹里学会坚守。
追忆红色岁月,坚定理想信念。“八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出芷江”。在芷江受降纪念馆内,写着这样一段话:“历史是映照现实的一面明镜,历史的教训永远不能忘记”。今天,当我们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时,虽然时代各有不同,但理想信念一脉相承。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始终牢记革命理想高于天、崇高精神永不过时,更应坚定理想信念,铭记历史,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锤炼党性修养,锻造担当精神,坚持用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勇挑时代重担,争做新时代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追忆红色岁月,强化担当意识。在通道转兵纪念馆里,讲解员向我们详细地讲解了红军在通道转兵的前因后果,正因为通道会议及其促成的通道转兵,在万分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实现了红军长征伟大转折的开端。我印象最深的是讲解员说的“陈树湘断肠明志”的故事,长征途中,陈树湘率领红三十四师担负全军后卫,掩护全军主力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机关,同敌人追兵频繁作战。在惨烈的湘江之战中,他率领全师与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五夜,后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他在率部突围时腹部中弹,身负重伤。最后,部队弹尽援绝,陈树湘伤重被俘。后趁敌不备,从腹部伤口处掏出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年仅29岁。在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红色故事中,代表着一位位矢志不渝的革命先辈,讲述着一段段刻骨铭心的光辉事迹。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干工作者,我们唯有传承和发扬好红色精神,当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和“我将无我”的担当精神,奋力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用心用情为老干部服好务,做到让组织放心、让老干部满意,不断增强老干部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才能不负韶华,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我们要用好用活这样的红色资源,发扬好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新时代,以我们的实际行动,不断增强老干部的满意度,以高标准、严要求推动老干部工作走在前、高质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四)
常德市商务局退休干部 彭光贵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市商务局退管中心组织的赴怀化红旅基地党性教育活动,感慨万千。在溆浦,我们瞻仰了中国妇女运动先驱一一革命烈士向警予塑像,参观了她的旧居和纪念舘,她短暂的一生和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感人泪下。在穿岩山茶马古道,我们踏着红二、六军团长征的足跡,倾听红军战斗胜利的号角声,体验当年红军指战员的艰辛。在芷江参观了飞虎队纪念舘和日军受降纪念馆。在安江农校,参观了袁隆平院士教学生活旧址和他科研事迹简介。在通道转兵实地,参观了当年中央红军长征中,于恭城书院召开中共中央中革主要负责人紧急会议,讨论红军去向这一关系红军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了解了毛泽东同志是如何力主“避实就虚去贵州,”从而挽救三万多红军火种的史实。三天的参观学习,收获颇多,而其中让我最受启迪的是袁隆平院士“人就像种子,做人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段语气平淡而内容厚重的金句。
“做人要做一粒好种子!”这话语多么值得深思啊!我到过黄山,目睹过生长在悬崖峭壁上迎客松高大翠绿的风姿;我没去过天山,但从电视上看到过高山之巅碎石丛中鲜艳夺目的雪莲花。由此及彼,觉得世间万物源于种。树有树种,花有花种,火有火种,人有人种。种子能随风而飘,落地而生。这就是种子顽强的生命力,是大自然赋予它神奇的力量!袁隆平本身就是一粒了不起的好种子!他高中毕业后,就毅然报考农学专业。从大学毕业当教员开始,就立志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把杂交水稻科学研究作为一生“伟大的事业”,七十年如一日,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决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的育种攻关和推广应用,为水稻大面积增产增收,解决我国十几亿人吃饭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受到全国人民乃至世界广泛赞誉。他先后获得了“新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奖”、“改革先锋”、“全国劳动模范”等20余项次,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给他颁发了“共和国勋章”。还获得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明和创造金质奖”、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科学奖”等国际奖项20余项次。1999年国际天体命名委员会将一颗国际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命名为“袁隆平星”。伟人毛泽东主席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走到那里,都要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生根开花。”袁隆平就是按照毛主席教导去做的共产党人。
我由袁隆平院士联想到向警予、蔡和森、杨开慧、方志敏等无数先烈和千千万万的红军,他们哪个不是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历史使命的红色种子呢?可以说,正是这些红色种子或者说革命火种,使星火燎原,势不可挡。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我们党的发展壮大,就不会有举世无双的强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就不会有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我们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向革命先烈、革命前辈和先模人物学习,发扬种子精神,做一粒传承红色基因的种子,坚定理想信念,听党的话,跟党走,让红色江山代代相传!
(图片由刘熹俊\老干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