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但是,你知道吗?
“药驾”也有风险。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黄宽提醒:有些药物使用后会产生嗜睡、头晕、心悸、反应迟钝、视物模糊、色觉异常、血压血糖降低等情况,降低驾驶的安全性。
黄宽表示,服用抗组胺药、解痉药、降糖药、抗高血压药和血管扩张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和含有酒精的药物后,千万不要开车。
拿抗组胺药来说,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西替利嗪、西咪替丁等,可产生镇静、头晕、嗜睡的副作用,对驾驶影响较大,应避免使用。许多感冒药中含有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等,如维C银翘片、感冒灵颗粒、美敏伪麻片等,应避免使用。另外,常见的藿香正气水、复方甘草口服溶液、十滴水、感冒止咳糖浆、药酒等制剂中含有酒精,会成为引起药驾或是酒驾的隐患。
那么服药后,应当如何安全开车呢?
黄宽建议——
一是服药期间尽量避免开车,如服药后出现嗜睡、头晕、视物不清、辨色困难等情况,应立即停止驾驶。一般来说,服药后至少需要6—8个小时后才能驾车。
二是服用任何药物前,仔细阅读说明书,若提示有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慎用该类药物。如说明书中有 “服药后不得驾驶机动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字样,服用药物后,一定要避免驾车。
三是在医院就诊时,要向医师表明“你是经常驾驶车辆人员”,医师会开具对驾驶影响较小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