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战友穿“雅戈尔” 上周一早上,作为治安大队的返聘人员,我提前赶到大队会议室准备参加大队的周例会。一进会议室,就听到几位民警满面春风地议论着:“名牌到底还是名牌,这‘雅戈尔’穿着真舒服!” 我生性好奇,凑上去用目光在他们身上上下打量了一番后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这家伙油光发亮,笔挺笔挺的,看上去真的大不一样! 我干公安虽说是半路出家,但掐指一算也穿了16年警服。我穿的第一件警服是在参加公安工作一年以后。当时局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发的那套春秋装质量不佳不说,遇上集会或者搞行动等需要着装的场合,不提前准备,就只能穿湿衣服。想起来真让人哭笑不得。后来,发服装的频率有所提高,但也要一年半载才能等到一套,而且质量实在不敢恭维。 俗话说,吃有吃的味,穿有穿的味,看有看的味。在穿着上我感到最掉价的,要算2001年2月底在临澧县公安局参加全市公安工作会议的那次。那天下午,时任局政工室主任的我陪同局长徐达海和办公室主任唐纯利去临澧参会。与会人员都要着警服参会。于是我们不约而同选了一套质量最好的“马福呢”冬装穿上。不料会议集中晚餐时,除了我们3人之外,市局和各区县市参会人员全部穿着崭新的藏青色99式冬装,并不约而同把目光投向食堂内格外显眼的3张“黄皮子”。我们十分难堪地跑回房间扒了“黄皮子”,换上便装溜进食堂的一个暗角落草草塞了几口饭菜,然后悄悄躲进了房间。经历这次耻辱,我建议局党委一定想办法尽早更换服装。不久,局党委设法积极筹款,终于解决了换装问题。民警们也从这件事认识到,只要局党委重视,再大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由于家里经济拮据,我长期以来养成了节俭的习惯。说句让人耻笑的话,在穿着上我非常孤陋寡闻,前些年还根本不知道“雅戈尔”是何物,直至银泰大厦打出了一个“雅戈尔服饰”的巨幅广告后,才知道“雅戈尔”是一种名牌服装的名称。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对自己知识面的一种补充,根本不会有穿它的奢望。 有的人买衣服有瘾,那是他可乐在其中。已经退休了,的人来说, 昨日,我在食堂吃饭,遇见警务保障室主任叶勇辉。我对他:“你们这次给全局民警办了一件大好事哟!”随后我又好奇地问:“这‘雅戈尔’警服是哪弄来的?”他“扑哧“一笑说:“我哪有这么大的权力和能量?那都是局长和局党委的安排,我们只是执行者!”他接着解释说:“这批警服不是‘雅戈尔’,但布料质量、做工和穿着效果完全与‘雅戈尔’媲美。”然后,他认真地给我介绍‘雅戈尔’的牌子可不是随便能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