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722|回复: 5

商溪三杰之二:主席亲家陈振亚(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6 20: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上将军 于 2022-10-6 20:12 编辑

商溪三杰之二:主席亲家陈振亚(一)
    陈振亚,又名陈苏,1931年12月13日,出生于湖南省石门县商溪乡(今磨市镇)黄龙岗村。
    少年陈振亚聪明好学,利用陪地主家少爷读书时机偷偷学习,16岁时,到一家制锅作坊当徒工。1923年从军,2年5月,参加北伐,历任班、排长,1928年7月22日,参加平江起义,次日由黄公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湘鄂边区红军支队3 纵队7大队队长,兼任铜(鼓)万(载)高(安)地区临时游击总指挥。1930年5月,他跟随黄公略上井冈山,在三次反“围剿”斗争中,转战于湘鄂赣地区。他身经大小战斗数十次,数次挂彩,后于激战中身负重伤,相继住进了湘鄂赣军区医院、湘赣医院,边治疗,边工作,先后担任湘鄂赣军区医院政委和湘赣医院政治处主任。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撤离苏区,开始长征。陈振亚于转移中被敌俘获。他机智脱险,辗转回石门原籍,坚持战斗,成立秘密农民协会,建立党支部,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1935年8月,贺龙、关向应率领的红二军团进驻磨市,陈振亚动员自己发展的党员集体参加红军。他原拟跟随队伍北上,终因腿残未果。1937年7月,他接到关向应来信,只身独腿奔赴延安。
    陈振亚到延安后,进了抗大学习,其间与张文秋结为夫妻。1938年,他出任八路军115师后方留守处政治部主任,次年指挥旬邑战斗。1939年8月,组织照顾他携家人赴苏联治疗,不料一行被滞留于迪化(今乌鲁木齐)。新疆军阀盛世才投蒋反共,以种种借口将过往共产党人羁留软禁起来。此后,陈振亚在中共创始人之一陈潭秋的领导下,对盛世才进行有理有节的斗争。盛氏密令白俄医生对其注射毒针,陈振亚于1941年6月13日不幸长逝。
    追悼会上,陈潭秋在亲撰的悼词中说:“烈士的一生,是历尽了战场上的出生入死,刑庭上的严刑拷打,敌占区的白色恐怖和伤病中的流血折磨。在这些情况中,烈士一贯是立场坚定,对党忠诚,并且对敌斗争是百折不挠,上阵冲锋是英勇顽强。……”  
其女邵华后嫁毛岸青,陈振亚遂与毛泽东成为亲家。
    一、立志革命
    1、出身贫寒  孤苦伶仃
    1903年12月13日,陈振亚出生于石门县商溪乡黄龙岗(今磨市镇黄龙岗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陈振亚出生仅三个月,母亲不幸去世。他由奶奶艰辛抚养,渐渐长大。
    2、祖母教孙  刻骨铭心
    祖母虽不识字,但从小便从老辈人的说古道今中学到了不少知识,还从民间草台班的演出中、从高台教化的唱词中得知不少历史典故与人物,更从苦难中悟得许多世事道理与民族大义。她经常给小振亚讲些“人穷志不穷”、“做正直人,走正大光明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讲叙“孟母三迁”、“岳母剌字”、“关云长单刀赴会”的故事,将家国情怀与英雄情结有意无意地嫁接在天伦之乐上。
    小振亚八岁那年,祖母也不幸撒手而去。一抔黄土虽掩埋了祖母那佝偻的身躯,但她那些如何做正直人走正大光明路的话语,却深深地播种在孙儿幼小的心田。
    3、放牧陪读  少有大志
    1911年,清朝垮台了,民国成立了,陈家父子背后拖的那个辫子剪掉了!翌年,父亲显然受到改朝换代的鼓舞,决计砸锅卖铁也要送小儿子读书。于是乎,九岁的小振亚进私塾开始了正式启蒙学习。大龄蒙童自是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如饥似渴地吸取学养。只可惜好景不长,由于生计所迫,他只读了半年便辍学了,两年后,又由失学儿童摇身变为牧童——在本族长辈的安排下,去给地主家放牛。
    这家地主与陈振亚家还有表亲关系。然而亲戚关系并不管用,才十二岁的少年振亚每天除了放牛、割牛草、给牛喂夜食外,还要伺候东家的少爷去私塾读书。他吃的是粗茶淡饭,睡的是牛棚,每天蒙蒙亮,就要赶着牛群上山放牧,边放牛还得边割牛草,待到牛儿吃饱后,又将牛群赶回来,再陪着睡好喝足的少爷去上学。天天如此,忙得像被鞭子抽得飞旋的陀螺。一年四季,小振亚衣不蔽体,食不饱腹,隆冬季节,手脚都长满了冻疮,还得忙前忙后。地主家的小少爷不喜欢读书,因此经常会受罚,每次受罚的时候,小振亚也总免不了跟着受斥责,甚至被鞭笞。尽管如此,他还是默默的忍受着、甚至暗地里欢喜,因为忙中有乐、苦中有甜,自己可在送少爷去读书时,瞟学不少文化知识。就这样,聪明好学的陈振亚,利用陪地主家少爷读书的时机偷偷学习。在清早和下午放牛时,他便以地当纸,以树枝为笔,不停地写写划划,默记和背诵文章。久而久之,他竟然认识了很多字,后来甚至用半认半猜的方法,看完了《三国演义》、《水浒》、《精忠传》等小说。古代诸多民族英雄的形象,令他敬佩无比,让他有了学英雄、将来也做一个对国家和民族有用之人的憧憬。日积月累,小振亚文墨渐通,还学会打算盘、记账,亦被人们称为“小秀才”。
    4、智斗财主  旗开得胜
    陈振亚十五岁那年,他由牧童变成了长工,与成年人一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而,尽管大家勤工苦做,却还是吃不饱、穿不暖。“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备受奴役的雇工生活,让陈振亚渐渐学会了坚强与反抗。酷夏的一天下午,管家见乌云密布,暴雨将至,便大喊大叫地催促雇工到禾场上去抢收刚刚收割正在晾晒的新谷。可那些雇工仿佛人间蒸发了,迟迟不见人影,喊了半天,才冒出几个人来,磨磨蹭蹭地去了晒场。不料人们刚到,大雨呼啸而至,有人借雨高喊:“快跑、快跑!热雨淋哒会生病。”大家一听,撒腿就跑,待管家陪着东家赶到晒场,眼巴巴地看着一塌子稻谷全被暴雨唏里哗啦地冲走,只能顿足喊天喊地。这晒场离商溪河不远,谷物全都被冲到溪河。溪河回湾处,早有一群七八岁至十四五岁的穷人家孩子严阵以待,拿的拿撮箕、伺的伺鱼篓,抓金抢宝般地打捞由随波逐流的稻谷。经过一番紧张而快乐的打捞,一个个满载而归。
原来,这是陈振亚仿效古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策划的一场与为富不仁之东家的智斗。这些年来,他目睹了财主一家子不劳而获,吃香喝辣,却又对下人和长工们极其刻薄,渐渐生出不满与反抗情绪。先天,他从墙角里蚂蚁成群结队搬家的迹象上预测次日将有大雨,便未雨绸缪,悄悄便跟其他雇工通气,叮嘱大家明日上午不妨往禾场上勤送稻谷,多多益善,然后待跑曝雨将至时尽量磨洋工,以便倾盆大雨冲谷下河,再让穷人家孩子守候溪边,伺机打捞。这一巧借天工赈粮济贫的妙计,得到大家赞同。老少爷们都按陈振亚的策划行事,不仅收获了自己种出来的粮食,更是尝到了劳工团结斗争的甜头。
    不久,东家得知晒场失谷并非天劫,而是陈振亚组织的一场隐形罢工,气得浑身发抖,令人把他关了起来。后来族亲出面交涉,陈振亚方才幸免一场牢狱之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6 20:10: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老師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6 20: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第一个给我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6 20: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商溪三杰之二:主席亲家陈振亚(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6 20: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振亚烈士永垂不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7 08: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105303omap0w00rr0g0gzq.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14:10 , Processed in 0.03752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