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466|回复: 1

【喜迎二十大】红韵田园展新颜 ——临澧县修梅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微临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14 21: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喜迎二十大】红韵田园展新颜 ——临澧县修梅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纪实[url=]微临澧[/url] [color=var(--weui-FG-2)]2022-10-14 21:02 [color=var(--weui-FG-2)]发表于湖南

10月14日
《常德日报》专版
红韵田园展新颜
——临澧县修梅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水泥路四通八达、农家新居错落有致、农田稻浪翻滚、农家乐生意兴隆、幸福笑脸灿烂绽放……仲秋时节,记者行走在临澧县修梅镇的乡村田野,目之所及,处处如画,步步皆景。

130多年前,民主革命先驱林修梅、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林伯渠先后诞生于此。130多年后,元勋故里紧扣“红色修梅、绿色家园”总体定位,紧盯“生态立镇、旅游兴镇、产业富镇、宜居新镇”发展目标,抢抓机遇、真抓实干,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振兴之路。

突出特色 点燃产业发展“新引擎”

路成网、田成块,连片的葡萄大棚内,一株株葡萄藤缠绕在网架上。连日来,临澧县修梅镇赵家巷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抢抓时节,积极组织村民进行专业管护,为明年丰收奠定基础。

葡萄种植基地里,村民正在引水抗旱、灌溉保苗。“全村栽种了1500多亩阳光玫瑰葡萄,一年收入5000万元不成问题。今年虽然干旱,但经过精心管理,产量并没有下降。”修梅镇赵家巷村党总支书记危炎初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一串串香甜的葡萄“串起”赵家巷村村民的致富梦,成了村民甜蜜生活的源泉,也成了带动全村发展的特色产业。


修梅镇成功举办首届葡萄文化旅游节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修梅镇坚持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三变”改革为抓手,依托自然资源优势,积极组织农户流转土地,成立合作社,创新“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企业+农户”等模式,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10月1日,记者置身修梅镇高桥村,一幅美丽画卷徐徐展开:蓝天白云之下,林伯渠故居景区游人如织,田间游乐区欢声笑语不断,党建研学实践营地红旗招展。

高桥村是民主革命先驱林修梅、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的故乡。红色是高桥村最亮眼的底色。红色旅游的兴旺,也给高桥村带来了机遇。

依托“林伯渠故居”这一红色名片,以推动红色村庄试点建设为契机,修梅镇深挖红色资源,推进林伯渠党性教育基地建设,联合县委党校打造党员教育红色精品课程,规范建设乡镇党校,利用本土“红色课堂”传承红色基因;创新推行“红色旅游+”,大力开展红色研学和乡村旅游,建设农产品展销电商中心和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完善民俗餐饮服务设施,培养乡村电商人才。统计显示,近三年,林伯渠故居景区累计接待游客量超300万人次,有近50万人次开展党建、研学活动,是湘西北重要的红色旅游胜地。

旅游带来了人气,也带旺了产业。围绕游客需求,修梅镇在大力发展油茶、太空莲、藤椒种植和肉鸡养殖的同时,重点打造“三基地一中心”,即党性教育基地、红色研学基地、乡村旅游体验基地,林伯渠干部培训中心;打造“三园一带”,即精品油茶园、水果采摘园、油菜—水稻轮作示范园,林夹公路宜居示范带,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湘鄂边红韵田园生态文旅小镇。

登高望远,在修梅镇,片片希望沃土厚植生机,座座“产业银行”正在加速崛起。截至目前,该镇共种植油茶6万多亩,产值突破7200万元;红提、藤椒种植面积分别达2000多亩、800亩。发展肉鸡养殖场7家,全年出栏肉鸡700余万羽,年产值达2.5亿元;养殖加盟大户8个,年出栏肉鸡45万羽,年产值近1800万元。

生态宜居 绘制美丽乡村“新图景”

“村里的面貌一年比一年新了,父老乡亲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了。”赵家巷村村民汪桃红是一名在外创业人员,每年回乡,他都会带着妻儿一同看看家乡的山山水水。当看到乡亲们房前屋后四季有花,田间地头果蔬飘香,村头巷尾堪比公园,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时,他不禁感慨万千。

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修梅镇党委、政府抓重点、攻难点,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

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修梅镇攻坚克难、成效显著——

建好公路助振兴。修梅镇坚持农村公路与全域旅游、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同步谋划、深度推进,带动了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近三年来,修梅镇投入资金约5000万元,新建通组公路里程130公里,危桥改造5座,清灌缝150公里。为提高公路管理养护水平,该镇成立了“路长制”领导小组和“路长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对辖区内的公路每周开展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年还投入近5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日常管理养护。该镇在辖区各个学校路口都安装了减速带,在临水临崖路段均设置了警示标志,实施路灯提质工程,新建公交候车亭,极大改善了老百姓出行安全。该镇还多次为省、市“四好农村公路”建设推进现场会提供场地。

幸福屋场靓家园。修梅镇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分类指导、突出特色,示范带动、统筹推进”原则,把幸福屋场创建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机结合,助推美丽乡村全域创建。制定了《修梅镇幸福屋场创建活动工作方案》,通过充分发挥群众力量、着力打造本地特色、引导多元资本参与,扎实推进工程实施。截至目前,该镇13处幸福屋场已完成建设,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成为青山绿水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环境整治促提升。修梅镇坚持规划先行,确立了以“两区五线十二走廊”(“两区”为镇区、林伯渠故居景区,“五线”为207国道、林夹公路、车高线、修杨线、肖杨线,“十二走廊”为各村的示范走廊)为载体,点线面立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和总体布局。该镇制定了修梅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六大机制,实行镇党政班子成员包村包项目、驻村干部驻村指导责任机制。为强化集镇店铺环卫秩序管理,该镇建立完善以镇政府干部职工为包保责任人的街道“门前四包”责任制,并组建专门队伍开展常态化巡查通报。通过抓办点示范、抓综合整治,促进农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同时各村(社区)成立环境卫生理事会,将化肥减量、环境治理、移风易俗、乡风文明等纳入村规民约,并组织开展“大评小奖”,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目前已完成12个村(社区)共5700座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该镇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34%,2021年,修梅镇获评“市生态文明乡镇”称号。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元勋故里,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徐徐铺展。

以民为本 书写幸福民生“新答卷”

9月2日是临澧县修梅中学秋季开学第一天。校园内,崭新的学生宿舍、全新的教学楼、漂亮的塑胶运动场、靓丽的文化长廊令人眼前一亮。

“今年,我们通过争项目、筹资金,投资1000多万元对校园进行了维修改造,校园环境温馨优美,办学条件大大改善,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修梅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留守儿童之家暖心又暖情

民生实事,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扎扎实实办好民生实事项目,映照着修梅镇党委、政府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使命担当。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民生”为第一目标谋划工作思路,谋为民之策、施利民之政、兴惠民之举,全面推进辖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群众呼声在哪里,基本民生保障工作的“靶点”就指向哪里。修梅镇党委、政府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精准开展救灾救济,抓好资金统筹,推进低保动态调整,用心用情做好残疾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走访慰问工作;及时掌握困难群众的就业意愿,建立就业帮扶台账;对有就业需求的人员进行岗位推荐,对有职业培训需求的人员积极推荐培训项目;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载体,全面开展文明创建,镇村(社区)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该镇共成立19支志愿者队伍,志愿者注册人数达2300余人,全年开展志愿服务3000人次。赵家巷村志愿者、儿童主任王娟被评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先进个人。

与此同时,该镇通过“真金白银”的大投入和“快马加鞭”的大建设,不断加大民生项目建设力度;深入推进基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投资600多万元在5个村(社区)建立了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投资900万元建成了集镇污水处理厂,镇区生活污水实现集中收集处理;投入1000万元对凉水井河流域开展面源污染治理,持续开展“河长制”管理,深入开展长江流域“十年禁渔”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捕捞,切实保护水生态环境。该镇建立平安网格微信群50个,“雪亮工程”实现全覆盖,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责任重大,需要我们多方努力。”修梅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詹文说。

为此,镇党委、政府把防止返贫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坚决守住规模性返贫底线。按照程序实现“应纳尽纳”,共纳入监测对象20户43人,并对返贫监测对象实施“一户一策帮扶”措施。

让民生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修梅镇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道路上,不仅让群众的幸福生活底气更足,也极大地提升了镇域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与影响力。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砥砺前行。十年来,修梅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建设“生态宜居的红色旅游名镇”为目标,围绕“红色修梅,绿色家园”的总体定位,做“红色资源+绿色生态”的结合文章,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突出高桥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打造成为湘西北重要的红色文化旅游村落、人居环境秀美村庄和乡村振兴示范点。该镇先后获评省级全域推进美丽乡村示范镇、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镇、全市脱贫攻坚先进单位、全市乡村振兴先进单位。

蓄势腾飞正当时,奋楫扬帆新征程。“我们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走好‘生态立镇、旅游兴镇、产业富镇、宜居新镇’之路,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修梅镇党委书记田杰表示,该镇将锚定目标、全力冲刺,推动各项工作开新局、见实效,在临澧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中展现修梅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常德日报
编辑:张舒颖
END
一审:朱菲  二审:涂曼妮  三审:李绍平
出品人:谭国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15 09: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前,修梅镇成功举办首届葡萄文化旅游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14:44 , Processed in 0.03410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