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
陈焕宁
西安,去过几次,友人问我,印象如何?我的回答是好极了!的确,西安乃西北重镇,历史上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它的战略地位格外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她有最古老的园林,完整的城墙、华清池、西安碑林、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大雁塔……驰名中外。 现在我就说说大雁塔。大雁塔建于公元652年,始建于唐朝,为了收藏玄奘从天竺带回的物品,唐高宗李治下令在长安城中的慈恩寺内建造大雁塔,也叫慈恩寺塔。 大雁塔共七层,造型简洁却很有气势,坚挺平直,四棱见角,每层四面都有拱门。 慈恩寺在唐宋曾遭遇兵火,殿宇俱毁,只有此塔保存下来,不过也残破不堪,难以入目。明代万历年间重修大雁塔,应该就是今天的模样。 大雁塔经过改建,登临远眺,加上临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曲江,大雁塔就成了西安的地标建筑和著名景点了。 历史上的名人王维、李白、岑参、杜甫、韩愈……哪个没来过?游寺登塔,凭栏远眺长安,少不了饮酒赋诗抒发情怀。阅读《全唐诗》,其实写大雁塔的诗可真不少,大都是说大雁塔的高耸和雄伟。 杜甫曾说:“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 岑参曾说:“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张乔曾说:“列岫横秦断,长河极塞空。” 大雁塔又是天下千千万万读书人追求荣耀的塔。因为唐朝,大雁塔是金榜题名处。千万考生悬梁刺股,十载寒窗,求取功名,凡考中进士者,先在曲江欢宴,后“雁塔题名”。 大雁塔雄伟壮观。它没有什么花架子,大大方方,端端正正,稳稳当当地往那儿一站,大唐盛世的气象就出来了,仿佛顶上的片片白云飘过来都凝神静气,不敢随意飘散。 大雁塔巧夺天工,它凝聚了一代代造塔先贤的智慧。一座城市的风貌和记忆很多的时候就寄托在一条巷子中,一栋古宅内,一座古塔上。当地人的生活记忆,风土人情甚至是喜怒哀乐,早已深深地或有形或无形、或有意或无心地与这些古建筑融为一体,而后化作深深的乡愁。保留古物就是保留传统的印迹,见古物即能见生活。 记得那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游人如织,我在塔下徘徊多时,心里澄静清朗。我无限地缩小,塔却无限地放大。在那一刻,我仿佛置身于平静而深䆳的天空之中,云里雾里,大脑一片空白,那是我一生都难以忘怀的记忆。 到西安旅游,你不瞻仰大雁塔是你一生的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