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傅启芳 于 2022-10-21 19:51 编辑
“宇宙”一词最早是中国人提出和定义的 宇宙是古今中外天文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但是,“宇宙”一词最早是中国人提出和定义的,却鲜有被人认可,我认为是很不公平的。经查阅典籍便可见中国人认识和研究宇宙是科学的,是先行者,比外国人资格老多了。 一、早在公元前536—前448年期间拜范蠡为师的文子,在《文子·自然》中说:“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前者指时间,后者指空间。 二、生于公元前390年逝于公元前330年的魏国曲沃人尸佼,他在遗著《尸子》中写道:“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前者指空间,后者指时间。 三、战国中期庄子(公元前369—前286年)在《庄子·庚桑楚》中记曰:“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 意指空间实际存在却无定处可求,时间不断延长却无始终。也就是说,既肯定了空间的实际存在,又没有把空间完全等同于物质实体;既肯定了时间的不断流失,又不否认时间的无限性。 此后,屈原、张衡等在作品中也有论述。 据上所述,我国权威工具书《辞源》定义宇宙为:时间与空间。 公元1915年德国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虽使定量化的预测整个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结局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但还是建立在我国先祖宇宙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的,这是历史实事。 现在,我国天文学研究成果也不逊色外国人。不仅理论上趋前,而且探索科技上的成就也是“当惊世界殊”的,诸如太空舱的环球遨游、北斗卫星全功能的导航、世界功能最大的天眼望远镜的建成、火星探测器的登陆、取月壤的回归、夸父一号成功发射探测太阳等等。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科技強国的新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