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寺义结金兰 丁志林 罗永常 桃源县黄石后街,自古有座观音寺。唐代高僧宣鉴禅师建德山乾明寺后,延禅宗于桃源,在黄石建寺。 民国初年,智莲禅师本着“慈悲为怀,救苦救难”的汉传佛教理念住持该寺。他武功高强,一杆锡杖耍圆了,几十人都不敢拢身。所以,就连当地的土匪恶棍都不敢沾惹他。 民国7年(1918),贺龙在桃源黄石 、菖蒲一带紧锣密鼓地发展游击队,清剿当地土匪恶霸,工作十分繁忙。其父贺士道(字立堂)独居桑植,身体违和,起居困难。他便委托游击队员李清明前去桑植,将父亲接来桃源随军照料。 那天,李清明带着贺老伯刚刚进入桃源之境,忽然发现有人远远地跟踪。为防不测,他搀扶着贺老伯快速前行,刚刚来到黄石观音寺下的溪桥边,跟踪的人追上来,对李清明说道:“你把身边的死老头交给我,免你不死!” 李清明一捏拳头:“你休想,他是我们游击队长贺龙的父亲,怎么能落到你们那帮土匪手里?” “这就对了”,土匪说,“俺奈何不了贺龙,还奈何不了他爹吗?” 李清明感到事态严重,连忙让贺士道到桥下躲避,自己一个箭步冲到土匪前面,与他对决起来。 眼看就要闹出人命,不防观音寺智莲禅师立在了桥头,大声喝道:“住手,佛教静地,容不得胡来!” 土匪看见智莲和尚手执锡杖,吓得直往后退。智莲禅师这才说道:“阿弥陀佛,弃恶从善,自有好报,你好自为之吧。” 土匪道:“今天我不跟你和尚纠缠了,来日方长,死老头躲得过初一,也躲不过十五!”便扬长而去。 李清明这才走到溪桥下,将贺士道扶上桥来,准备前往游击队。智莲禅师一步上前,对李清明说:“土匪还没走远,就让这位老伯随我到庙里去吧,过后再作调停。如何?” “也好,”李清明说,“智莲禅师,贺老伯的安危就拜托你了,我先回游击队。” 于是,智莲禅师扶着贺士道,沿着上山小道拾级而上。 到了庙里,智莲禅师对待贺士道就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给他热水洗澡,给他做来可口的饭菜,和他亲切交谈,寸步不离。贺士道睏倦了,就让他躺到自己的床上去。 这天半夜,忽然听见有人敲响了观音寺山门,智莲禅师一警觉,便手握锡杖向外走去——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贺龙。 贺龙进到寺内,便向智莲禅师表示谢意。他见到父亲已经在智莲禅师床上睡着了,就和智莲禅师攀谈起来。原来智莲与贺龙同庚,只小贺龙3个月,湘西古丈人。他6岁时父母双亡,便入嵩山少林寺习武。前几年受桃源佛界礼请,来此住持。他早闻贺龙威名,与之相见恨晚。贺龙提出要将父亲接回游击队。智莲禅师说:“游击队比不上寺庙里清静。” 恰在此时,贺士道醒了。贺龙走上前去,向父亲问安。贺士道告诉儿子:今天,他的这条老命,是智莲禅师捡回来的,智莲禅师待他很好。 智莲禅师趁机说道:“贺大伯,你就长期住在我这里,我会好好照料你的。” 贺士道说:“怎么好劳驾禅师呢?” 智莲禅师立马对贺龙说:“贺兄,你看,大伯自己都同意了,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没有,那就随父亲的意思好了。”贺龙巴不得有人替他照料父亲,好去从事革命工作,便对父亲说:“您就先在这里住些时日,有空我就来看您。”说毕,欲起身就走。 “贺兄。”智莲禅师叫住贺龙,欲言又止。 贺龙说:“智莲老弟,有话直说,莫吞吞吐吐的。” “那好”,智莲禅师说,“我信佛,也就不揣冒昧,邀兄长去拜佛,让菩萨见证我俩义结金兰,尊意如何?” 贺龙答:“是我高攀了。” 于是,二人在观音寺对着佛像起誓,结为兄弟。智莲禅师对贺龙说:“这下兄长放心了吧,贺大伯是我俩的父亲,你去干大事,父亲身边有我在。” 贺龙一把抱住智莲,虽然没有言语,但彼此情义都在不言中。许久,贺龙松开手,大踏步向寺门外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