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洞国学校简介
石门县洞国学校地处石门县磨市镇南岳寺村,是革命先烈王尔琢、抗日名将郑洞国、开国少将郑国、毛主席亲家陈振亚烈士故乡的一所五年制学校。 【校名变迁】 学校创建于1965年2月,原名为石门县南岳中学。1984年改名为石门县商溪中学。2003年9月至2006年7月为磨市镇中心学校。2006年8月更名为商溪中学。2013年3月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校名正式更改为石门县洞国学校。 【领导题词】 2012年2月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前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题写校名“洞国学校”。郑建邦副主席题词“勤奋学习,报校祖国”寄语洞国学子。郑家概将军题词“用功读书,时刻我在;立志成才,不让他日”勉励母校师生。2018年11月1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郑建邦再次为洞国学校题词“努力学习,报校祖国”勉励。 【规模发展】 1995年8月撤区并乡,九伙坪中学撤并至南岳中学。2013年2月商溪完小六年级并入洞国学校。2014年9月商溪完小五年级并入洞国学校。至此洞国学校形成为一所五至九年级的五年制学校。 【商溪人文】 学校校址即抗日名将郑洞国将军祖居地。商溪山青水秀,素有“金仙阳,银渡水,有钱难买商溪水”之美誉;商溪地灵人杰,英雄辈出,又称红色商溪,将军故里。走出了黄埔精英——抗日名将郑洞国,人民英模——中国工农红军优秀指挥员王尔琢,革命烈士——高级将领毛主席亲家陈振亚(邵华父亲),战斗勇士——开国少将郑国,军中骁将——当代中将郑家概;商溪历史悠久,民风淳厚,尊师重教,人文厚重,贺龙元帅曾两度进驻商溪河,是中共早期老革命根据地之一。 【学校概况】 学校占地12584㎡,建筑面积4508㎡,现设五至九年级,共有教学班9个,学生296人,教师29人。其中党员教师7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5人。 【办学理念】 学校秉承“传承创新,以德立校”的办学宗旨,“勤奋拼搏,励志笃学;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校风;“厚德尚真,博学善导”的教风;“乐学善思,勤学好问”的学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郑主席寄语全体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孕育了一代代莘莘学子。 【基础建设】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办学环境得到质的改善,校容校貌发生巨大变化。2013年成功创建省级合格学校,打造了“郑洞国将军生平图片展室”、将军亭、蛟龙井、郑洞国将军墓陵、商溪十景诗墙等校园文化建设。2015年由原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刘晓倡议,湖南省郑洞国教育基金出资建设高标准橡胶跑道、硅PU球场。2016年教师公租房建成入住。2017年全新的班班通”设备安装,建成高速校园网络。2018年,中国民革长沙市雨花区工委通过湖南省郑洞国教育基金会为学校捐建高标准的图书阅览室;中南传媒“晨基金”捐建电子阅览室(21台电脑)。2019年更新郑主席题词和“文明习惯、爱国传承、励志求学”为主题的楼道文化建设;2020年7月投资2800万,启动学校一期工程;2021年6月投资2400万,启动学校二期工程。 【质量立校】 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石门县洞国学校在发展中奋力崛起。2012年荣获“常德市中考优秀学校”。2013年荣获“湖南省合格学校”。2014年被评为石门县“安全文明校园”。2015年荣获石门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优秀学校二等奖”、“中考质量提高奖”。2016年荣获石门县“师德师风示范校”。2017年荣获石门县“中考优秀学校二等奖”。 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评估全县第五名、石门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优秀学校二等奖”、2018年石门县小学教学质量评价三等奖。2019年在困境中有4人上线石门一中,1人录取为免费师范生。2020年中考4人上线石门一中和免费师范生。 【教育基金】 2011年始湖南省郑洞国教育基金会惠及我校,扶持学校建设,奖励优秀师生。2011年——2019年:共捐赠学校95万元用于学校建设(其中40万由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刘晓牵头倡议, 2015年兴建了学校橡胶运动场)改善办学环境;共奖励师生45万元,累计奖励教师41人次,资助优秀学生285人次。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洞国学校将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传承洞国将军的爱国精神,坚持以德立校,致力于把我校打造为西北乡将军文化、红色文化、绿色校园、书香校园的特色育人摇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