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澧的这个地方,您熟悉吗?[url=]临澧融媒[/url] [color=var(--weui-FG-2)]2022-12-01 19:21 [color=var(--weui-FG-2)]发表于湖南
这里是鳌山
(作者系县委驻鳌山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和第一书记:刘祖惠)
四新岗镇鳌山村,是临澧县最东南的一个小山村,由原来的七姑村和鳌山村合并而成,面积8.7平方公里,人口2870人。2021年5月,经组织安排,我担任县委驻鳌山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和第一书记。两年时间不到,我已和这里深深的融合在一起。在即将离开鳌山的时候,把我心目中的鳌山介绍给大家。
鳌山,是一个具有厚重底蕴的历史小镇
鳌山之名由来已久。明《寰宇通志》卷57常德府:鳌山“本名兽齿山,相传昔有僧宣鉴、义存、文 三人同游此悟道,故其徒 鳌山悟道”,鳌山因此而得名(另一说得名于唐)。
鳌山古驿道是最能说明鳌山悠久历史的,经过鳌山的这条驿道,是从云贵边陲通往中原、京城的必经之道。历代达官显贵、人文学士、商贾僧尼、贩运茶叶、盐巴、棉花的马帮、驼队以及南征北调的军队,必经此道,号称“五省通衢”。
说到历史鳌山,不得不说一下七姑山脚下距今650年之久的一颗“神樟”,五个成人才能围抱。据说是“鳌山悟道”之人所栽,共七七四十九颗,如今仅剩一颗,庇佑着鳌山百姓,见证着鳌山的前世今生。
鳌山,是一片具有光荣传统的红色热土
1925年,临澧创建中共地方组织中共临澧县支部委员会,是湘西北地区建立中共地方组织较早的区(县)之一。1927年5月24日上午,国民党省防军驻常德独立旅在临澧制造了惨无人道的“敬日事变”。临澧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党的活动转入地下。1927年11月,中共湘西特委派员来临澧,组建中共临澧县委,机关设在处所比较隐蔽的鳌山朱家祠堂(今鳌山村建龙湾组)。首届县委主要活动于鳌山、珠日桥一带。同月,成立中共鳌山支部。1928年6月,中共第一届县委机关被国民党临澧县团防局破坏,负责人先后转移常德,不久被捕牺牲。 1928年7月下旬,太浮山武装割据斗争反围剿失败,二路军战士王再生等20多人杀出重围,组建鳌山边区游击队,在鳌山、七姑山、柏枝台一带活动,后加入湘鄂西红军游击大队。而今伫立在鳌山村部东面的第一遗址向世人诉说着前辈的丰功伟绩。
鳌山,是一方人才辈出的文化摇篮
鳌山完小1919年(民国八年),由本村省二师毕业生何汝明等创办鳌山国民小学(今鳌山完小),抗日战争时期改名为雪峰小学,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鳌山完小。何效南、何崇元、未央、李丰茂、于沙、饮可、朱益章、涂绍钧、农鸣、朱传界、李华基、胡毅夫、朱志初、涂露芳、夏正德、王小明等都是从这里启航,走出鳌山,成为鳌山之星。 如今的鳌山完小,新建了三层1560平米的教学大楼,临湖的幼儿园占地面积1950平方,400米塑胶跑道,现代化的篮、排球场让孩子们尽情驰骋,乐享少年。尊师重教、爱心助学的传统也一直流传下来。
鳌山,是一群有为青年的产业赛场
鳌山属南方典型的丘陵地区,大规模发展产业比较困难。2015年开始,新上任的党支部书记朱海军就和他的两委班子一道对未来鳌山的发展作出了系统的规划:因地制宜,引领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让鳌山换发新生机。 鳌山贡米是鳌山的特色产业,硒含量丰富。鳌山青年何胜子承父业,在1000多亩稻田、3000多平米的烘晒场驰骋十年,鳌山贡米再现辉煌。邵志平、吴益群、何国章在烟叶产业引领风骚。2022年,全村烟叶面积达到1327亩,产值达到400万元以上,是全县前三的烟叶大村之一。洞坪的萝卜、杉板的大蒜、鳌山的麦那儿、赵家的大红袍是临澧县(古称安福)四张名片。为了使这张名片发扬光大,村党总支书记朱海军和他的一班人深入农户家中找母本,请湖南农大专家亲临鳌山测土壤、育苗子、搞培育。2022年,百余亩麦那儿全部挂果,清脆香甜,较以前味道更纯,亩产纯收入近千元。
鳌山,是一块乡风纯朴的文明净土
近几年,鳌山村大力提整村级治理水平,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使鳌山显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2015以来,全村建成了通达全村各稻田的水渠,整修了3.5公里的机耕道,安装路灯百余盏,整修堰塘10余口,绿化了乡村公路,拓宽1.5公里公路……2020年,鳌山村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村(社区),2021年被评为全县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县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四面红旗之一);鳌山青年吴益群,无尝捐献骨髓被世人称颂;身残志坚的脱贫户朱云舟笑对生活;妇女主任徐超香十年如一日服务乡邻被评为临澧十佳巾帼。一个个榜样人物、一件件爱心事件滋养了这里淳朴民风,乡风文明潜滋暗长,鳌山和谐画卷已经舒展开来。 待来年春暖花开,我将告别鳌山、颐享天伦。鳌山是我工作的最后一站,鳌山人民用她的纯朴、善良、厚道接纳着我、感染着我、激励着我一路向前。我坚信,2870名鳌山儿女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一定会齐心协力谋发展,同心同德描未来。鳌山将会以一个崭新的姿态呈现在沅澧大地,续写着乡村振兴的华丽乐章。
“编后:作者因组织安排,进驻到鳌山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两年时间不到,与鳌山村的山、水、风土人情结下深厚感情,文章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自己对这方山水的挚爱,进驻时间虽短,但这个小山村深深的装进了作者心里,成了作者心中的另一个故乡,想把这方山水介绍给更多的人认识。有一首歌这样唱到:“走遍天下的路,最美的还是故乡,喝遍天下的水,最甜的还是故乡”,相信很多个从临澧县小山村中走出去的游子们,无时无刻都在牵挂着生养自己、滋润自己的这方故土。“树高千丈不忘根,游子最念故乡情”,我们也欢迎广大临澧籍在外朋友回到家乡就业创业兴业,为乡村振兴做出自己更多的贡献!”编辑:杨欣 END
一审:袁娟 二审:朱菲 三审:邓小哲 出品人:谭国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