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817|回复: 3

朗州司马刘禹锡(17) :武陵观火诗(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14 10: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朗州司马刘禹锡(17)
武陵观火诗1
刘禹锡

100144vppedpped5q5uq2j.jpg
“盲风扇其威,白昼曛阳乌”

    按 最近一段时间,我计划研读四首刘禹锡的在题目中都明确标明“武陵”字样的诗歌,即《武陵书怀五十韵》《武陵观火诗》《步出武陵东亭临江寓望》和《晚岁登武陵城顾望水陆帐然有作》。《武陵观火诗》是第二首,也是一首五言古诗,32韵。分为三段:第一段,8韵,发生火灾的地点、原因。朗州属于楚乡,先祖祝融氏,本来就是火神,火灾成了这里的大害。这次起火发生在元和二年(807),刘禹锡来朗州的第三年,起火的原因是房屋烟囱不符合安全要求,太直,也太短,冒出火星引燃了易燃物资。一家失火,四邻遭殃。从诗的内容,不难看出起火的地方是武陵一处街市,引起连片房屋燃烧。第二段,12韵,写火势漫延,庙宇、道观都没有幸免,一直烧到沅江拐弯的地方。火势凶猛,半空中立起了一座火山,火星雨点似地飞落在大街小巷,庙观里的玉坛被熏黑,院子里的树木成了火海中的珊瑚。街上到处是抛弃的货物,还有刺史、官吏们参与抢火跑掉的鞋子。到晚上,火虽然被扑灭,但仍然炙热灼人。第三段,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的象征,有功于人类。但有两面性。主要写朗州刺史宇文宿,他如同历史上的贤大夫子产一样,积极参与扑火救灾,采取措施灾后重建。他救灾的理念正确:把救灾建立在企望交好运老天垂佑的基础上是不对的,关键还是要废除苛政,采取措施纾困。

【原诗】
楚乡祝融分(2),灾火常为虞(3)。是时直突烟(4),发自晨炊徒。
盲风扇其威(5),白昼曛阳乌(6)。操绠不暇汲(7),循墙还避逾(8)
怒如列缺光
(9),迅与芬轮俱(10)。联延掩四达(11),赫奕成洪炉(12)
汹疑云涛翻,飒若鬼神趋。当前迎焮赩
(13),是物同膏腴(14)
【注释】
(1)诗元和二年(807)在朗州作。《湖南通志》卷二四二祥异:“元和二年丁亥……武陵火。”
(2)祝融:火神。
(3)灾火:《左传·宣公十六年》“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为虞:为祸。
(4)直突:直上的烟囱。以其烟道短,故易造成火灾。
(5)盲风:疾风。
(6)白昼(bái zhòu):白天;光天化日。曛(xūn):.日落时的余光;暮;昏暗。阳乌:日。
(7)绠:绳索,此指汲水用的绳索。
(8)循墙:傍着墙,指逃避。
(9)烈缺:即列缺,闪电。杨雄《羽猎赋》:“霹雳列缺,吐火施鞭。”
(10)棼轮:即焚轮,从上而下的暴风。《尔雅·释天》:“焚轮谓之頹。”郭璞注:“暴风从上下。”
(11)联延:连绵蔓延。四达:四通八达的道路。
(12)赫奕:光明貌,形容火势炽盛。烘炉:大火炉。
(13)焮赩(xìn xì)彤红的火光。
(14)是物:任何物体。膏腴:油脂,易燃。腴,肥肉。
【试译】
楚乡居住火神祝融的子孙,
火灾是人们经常的忧虑。
这里的烟囱多直而短,
火灾缘起于晨炊之徒。
疾风象神扇为火势助威,
白天浓烟却遮蔽太阳三足乌。
救火者忙腾着从井里取水,
逃难者傍着墙头逃生穿逾。
大火凶狠酷似霹雳的闪电,
大火迅猛如同滚动的火轮。
连绵蔓延,四通八达,
烈火炽盛,顿时成为烘炉。
火海似云涛般翻滚,
飒飒有如鬼使神趋。
危难当前难免被火,
万物都成了易燃的膏腴。
【原诗】
金乌入梵天(1),赤龙游玄都(2)。腾烟透窗户,飞焰生栾栌(3)
火山摧半空,星雨洒中衢(4)。瑶坛被髹漆(5),宝树攒珊瑚(6)
花县与琴焦(7),旗亭无酒濡(8)。市人委百货(9,邑令遗双凫(10)
馀势下隈隩(11),长熛烘舳舻(12)。吹荧照水府(13),炙浪愁天吴(14)
灾罢云日晚,心惊视听殊。高灰辨廪庾(15),黑土连闉闍(16)
众烬合星罗,游氛铄人肤(17)。厚地藏宿热,遥林呈骤枯。
【注释】
(1)金乌:日,与下文“赤龙”均喻火焰。焚天:佛经称色界十八重天中有大梵天,此借指佛寺。
(2)赤龙:赤色的龙。古代谶纬家附会为以火德王者的祥瑞。玄都:道书云神仙所居,在玉京山中。此借指道观。
(3)栾栌(luán lú):屋中柱顶承梁之木。曲者为栾,直者为栌。
(4)中衢:四通八达的大路。
(5)瑶坛:玉坛,百色醮坛。髹(xiū):赤黑色漆。
(6)宝树:佛教语,原指西天净土的草木,此指寺院中的树木。珊瑚:热带海中的腔肠动物,骨骼如相连的树枝。
(7)花县:《白氏六帖》卷二一::“潘岳为河阳令,树桃李花,人号曰河阳一树花。”此但用其字面。
(8)旗亭:市楼。酒濡:《后汉书·栾巴传》:李贤注引《神仙传》:“巴为尚书,正朝大会,巴独后到又饮酒西南噀(xùn)之。有司奏巴不敬,有诏问巴。巴顿首谢曰:‘臣本县成都市失火,臣故因酒为雨以灭火。臣不敢不敬。’诏即以驿书问成都,成都答言:‘正旦大失火,食时有雨从东北来,火乃息,雨皆酒臭。’”
(9)市人:市肆交易之人。委:放弃。
(10)凫():野鸭,此处指鞋。
(11):隈隩 (weiyu):水边曲折处。
(12)熛(biāo):火舌。舳舻(zhúlú):船头与船尾,代指船只。郭璞《江赋》:“舳舻相接,万里樯”。
(13)荧:火星。水府:水神居住或管辖的地方。
(14)炙:烘烤。天吴:水神。《山海经·海外东经》:“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
(15)廪庾:粮食仓库。米仓曰廪,露天积谷处曰庾。
(16)闉阇(yin du):古代城门外瓮城的重门。《诗·郑风·出其东门》:“出其闉闍,有女如荼。”
(17)游氛:飘动的云雾。
【试译】
火焰吞噬寺庙梵天,
火舌席卷道观玄都。
滚滚浓烟穿透窗户,
飞焰生起于楼阁的曲栾和方栌。
火山腾升半空,
火星如雨点般洒落街衢。
祭坛被烟火熏烤象涂了黑漆,
寺院被火的树木像聚集在一起的珊瑚。
河阳的桃花,烧焦的桐木,
市楼无幸巴顿的“酒濡”。
到处是生意人遗弃的百货,
留下郡守跑烂的双凫。
大火余威延伸到江岸曲折处,
长长的火舌烘烤停泊江边的舳舻。
吹落的火星照耀水中官府,
滚烫的热浪愁坏了水神天吴。
火灾停止已经到了晚上,
人们心惊感觉视听特殊。
高高的火灰堆竟是存放粮食的廪庾,
黑土连接的是城门即《诗经》说的“闉闍”。
洒落的灰烬象罗列苍穹的星星,
热气腾腾灼人肌肤。
大地藏着宿热,
遥远的树林骤然间枯萎。
【原诗】
火德资生人(1),庸可一日无(2)。御之失其道,敲石弥天隅(3)
晋库走龙剑(4),吴宫伤燕雏(5)。五行有沴气(6),先哲垂訏谟(7)
宋郑同日起(8),时当贤大夫(9)。无苛自可乐,弭患非所图(10)
贤守恤人瘼(10),临烟驻骊驹(11)。吊场色憯怛(12),唁失词劬愉(14)
下令蠲里布(15),指期轻市租(16。瀚垣适未立(7),苫盖自相娱(18)
山木行剪伐(19),江泥宜墐途(20)。邑臣不必葺(21),何用征越巫(22)
【注释】
(1)火德:火之功用,有德于人。生人:生民,百姓。
(2)庸可:同“ 庸何 ” 。用于反诘询问,相当于“怎么能”、“难道值得”、“难道可以”等。
(3)敲石:敲石激起的火星。刘禹锡《畬田行》:“本从敲石光,遂至烘天热。”天隅:天边,或者极远的地方。
(4)晋库:西晋的武库。《太平御览》卷三四二:“武库火,历代之宝孔子履、汉高斩白蛇剑、王莽头皆失所在,张华见剑化龙排户而去。”
(5)吴宫:战国春申君宫,在吴,即今苏州。燕雏:幼小的燕子。
(6)沴气:恶气。
(7)先哲:古代哲人,指孔子。訏谟(xū mó):远大宏伟的谋划。訏,大;谟,计谋,谋略。
(8)宋、郑:春秋时诸侯国名》。鲁昭公十八年,宋、卫、陈、郑同日火灾,见《左传》。
(9)贤大夫:指郑大夫子产。
(10)苛:苛政。弭患:消除灾祸。非所图:不是所当考虑的,意谓自然灾害难以完全避免,关键是要没有苛政,采取正确的措施。
(11)贤守:贤刺史,指朗州刺史宇文宿。人瘼:民病,百姓疾苦。
(12)骊驹:黑马。此指刺史的坐骑。古乐府《陌上桑》载罗敷自夸其夫婿为“专城居”之使君,云“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13)吊:慰问。憯怛:忧伤。《礼记·表记》:“中心憯怛(cǎn dá),爱人之仁也。”憯,通惨。
(14)唁:慰问。劬( )愉:恳切和蔼。
(15)蠲:免除。里布:一种罚款,此指税收。《周礼·地官·载师》“凡宅不毛者有里布。”疏:“庐舍之外不树桑麻之毛者,罚以二十五家之税。”
(16)市租 :谓市集之交易税。
(17)() hàn):里巷门。
(18)苫(shān):用草做成的盖东西或垫东西的器物。此指临时性建筑。
(19)山木:《庄子》篇名。此但用其字面。行:行将。
(20)墐涂:涂抹。《诗经·豳风·七月》:“塞向墐户”。传:“墐,涂也。”
(21)鲁臣:春秋鲁国臣子。葺:蒙;葺,覆盖。
(22)征:征询。越巫:南越巫师。
【试译】
火有功于生民百姓,
不可以一日无。
用火如果方法不当,
祸起钻石取火的天隅。
晋库起火,排户而去汉高斩蛇龙剑,
吴宫燕窟失火,却伤害燕子幼雏。
五行之中气之相伤为沴气,
先哲孔子垂范远大教诫。
春秋宋、郑两国同日火起,
郑国子产是当时的贤大夫。
关键是施治不能有苛政,
没有灾患是根本不可能的企图。
宇文宿是朗州贤刺史,关心百姓疾苦,
在火灾现场骑着一匹黑色的马驹。
现场视察,面色惨淡,
慰问灾民,言辞恳切和蔼。
下令免除灾民的税收,
在指定的时间减轻减轻市租。
里巷门楼还没有树立,
临时搭建的草盖棚屋灾民自娱。
“山木”等待砍伐,
江泥将用于新房抹涂。
刺史不需要亲自参加修葺,
怎样才能防火也不要请教越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14 10:28: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14 10: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解读刘禹锡的大作,补了常德刘禹锡学术研究的缺门,是一大成果,大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14 10: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精彩,感佩才情,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1 04:11 , Processed in 0.03729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