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2-12-14 21:58 编辑
朗州司马刘禹锡(18) 晚岁登武陵城顾望水陆怅然有作(1) 刘禹锡
孤臣本危涕,乔木在天涯
按 这是我研读的刘禹锡写的第三篇题目中标明“武陵”的诗歌,体裁是五言排律。时间元和中“晚岁”即秋冬时候。内容是登城“顾望”所看到和想到的。开始两句诗宏观下笔,从星相学看武陵属翼、轸,多民族聚居,特别提到与夜郎诸夷杂居,有“祠竹节”的习俗。接着写常德的历史文化,有三国被诸葛亮称赞同样也是被诸葛亮告倒的廖立,虽然历史记载他是死在四川,但家乡修墓纪念他;有春申君家的菜园。远眺,提到了“故垒”,即司马错征五溪夷筑的司马错城,听到绕城的打樵者的歌声。题目是“顾望水陆”,诗里也没少写水,“江源自賨巴”,“石浅水纹斜”,都是写水;“野桥”,“跳鳞”,“溪桨”,也写到水。题目有“怅然”,意思是失望,不如意,叹息。这些是诗歌的主调。诗中的“凊风稍改叶,卢橘如含葩”,用意深刻,但隐晦。司马相如《上林赋》有:“卢橘夏熟”,它是晚秋开花。羊士谔《枇杷花》说“珍树寒始花,氤氲秋九月”,联系起来不难看出诗人有被遗弃的感觉。最后两韵诗,直接写道自己向朝廷申诉渴求被召回的心情。
【原诗】 星象承鸟翼(2),蛮陬想犬牙(3)。俚人祠竹节(4),仙洞闭桃花(5)。 城基历汉魏(6),江源自賨巴(7)。华表廖王墓(8),菜地黄歇家(9)。 霜轻菊秀晚,石浅水纹斜。樵音绕故垒(10),汲路明寒沙(11)。 凊风稍改叶,卢橘始含葩(12)。野桥过驿骑,丛祠发迥笳(13)。 跳鳞避举网,倦鸟寄行楂(14)。路尘高出树,山火远连霞。 夕曛转赤岸(15),浮霭起苍葭(16)。轧轧渡溪桨(17),连连赴林鸦(18)。 叫阍道非远(19),赐环期自赊(20)。孤臣本危涕(21),乔木在天涯(22)。
【注释】 (1)元和中作于朗州。 (2)星象::指星体的明、暗及位置等现象。古人据以占测人事的吉凶祸福。《后汉书·律历志中》:“愿请太史官日月宿簿及星度课,与待詔星象考校。”鸟翼:《全唐诗》等书作“乌翼”,据陶敏《刘禹锡编年校注》改。鸟翼,二十八宿中南宫七宿中的翼宿。朗州当翼、轸二宿的分野。 (3)蛮陬(zōu):泛指南方边远地区人民聚居处。《文选·左思<魏都赋>》:“蛮陬夷落,译道而通。” 张载 注:“陬落,蛮夷之居处名也。一名聚居为陬。”《晋书·刑法志》:“ 江 左无外,蛮陬来格。” 唐李涉 《岳阳别张祜》诗:“ 巫峡 洞庭 千里餘,蛮陬水国何亲疏。” 犬牙:犬牙交错。《汉书·文帝纪》:“高帝王子弟,地犬牙相制。”师古曰:“言地形如犬牙交相入也。” (4)俚人:古代黎族别称,此指朗州少数民族。竹节:竹王三郎神。据《后汉书·西南夷传》“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遁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武帝元鼎六年,平南夷,为牂柯郡,夜郎侯迎降,天子赐其王印绶。后遂杀之。夷獠咸以竹王非血气所生,甚重之,求为立后。牂柯太守吴霸以闻,天子乃封其三子为侯。死,配食其父。今夜郎县有竹王三郎神是也。”刘禹锡《楚望赋》:“予既谪于武陵,其地……与夜郎诸夷错杂。” (5)仙洞:指桃源秦人洞。《全唐文》卷七六一狄中立《桃源观山界记》:“秦人洞在障山中峰之阴,厥状如门,居室屏蔽,灵迹犹存。”另,刘禹锡贞元年作《桃源行》也有桃源洞的描写:“洞门苍黑烟雾生,暗行数步逢虚明。” (6)城基:指武陵城,汉高祖时置郡。《汉书·地理志》:“武陵郡,高帝置……属荆州。” (7)賨巴(cóng bā ):指居住今四川东部、湖南西部的少数民族。賨,中国秦汉时期四川、湖南等地少数民族所缴的一种赋税。亦指这些少数民族。 (8)华表:墓前石柱。廖立:三国时人,仕蜀。《三国志·蜀书·廖立传》:“字公渊,武陵临沅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被诸葛亮评价为“楚之良才”,与庞统相提并论。刘禅继位后,廖立自恃奇才,公然批评刘备、关羽、向朗、文恭等,还诽谤众臣,因此在诸葛亮的奏请下被废为民,流放汶山郡。后郁郁而终。《舆地纪胜》卷六八:《元和郡县志》云:廖立墓在武陵县东北十里,然立死蜀中,未必葬此。” (4)黄歇家:原为“黄琼家”。据《后汉书·黄琼传》,琼江夏安陆人。黄歇,即春申君,战国四公子之一。《舆地纪胜》卷六八常德府“‘故宅传黄歇’,本朝孙奇父诗。今开元寺西有春申坊。”《大清一统志》卷三六五常德府:“楚黄歇墓,在武陵县南。” (10)樵音:樵歌,砍柴人唱的歌。故垒:当即指司马错故城。古城在今鼎城区长茅岭乡南阳村古城山。 (11)汲路:江边汲水之路。 (12)卢橘:金橘的别称;指枇杷。司马相如《上林赋》:“卢橘夏熟。”羊士谔《枇杷花》:“珍树寒始花,氤氲九秋月。” (13)丛祠:即神祠。迥笳( jiǒng jiā):迥,寥遠;笳,笳簫,即笳管。 (14)楂:水中浮木。何逊《南还道中送赠刘咨议别》:“游鱼上急水,独鸟赴浮楂。” (15)曛(xūn):.日落时的余光;.暮;昏暗。 (16)霭:云气;雾气。葭:蒹葭,芦苇。《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17)轧轧:桨声。 (18)连连:鸦噪声。 (19)叫阍:向朝廷伸冤。溷,宫中小门。杜甫《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昭代方垂白,途穷乃叫阍。” (20)赐环:谓征召回京。《荀子·大略》:“绝人以玦,反绝以环。” 杨倞注:“古者臣有罪待放於境,三年不敢去,与之环则还,与之玦则绝,皆所以见意也。”赊:遥远。 (21)孤臣:孤危之臣。危涕:坠涕。江淹《恨赋》:“孤臣危涕,孽子坠心。”盖为危心、坠涕之互文。 (22)乔木:代指故乡。江淹《别赋》:“视乔木兮故里。” 【试译】 武陵的星象属于轸翼,蛮汉杂居让人联想交错的犬牙。 黎族祭祀三郎竹节,秦人仙洞闭锁十里桃花。 武陵故城始建汉魏,沅江清流源自湘川,俗称賨巴。 华表高耸的地方是三国的人称廖王的坟墓, 城边百姓的菜地春申君黄歇之家。 轻蒙白霜,菊花开晚;石头伏卧请溪,可见水纹细斜。 砍柴人的歌声环绕古城,取水打上可见灯光照明的寒沙。 清风改变了树叶的颜色,枇杷乘寒开始开花。 原野的木桥上走过驿站马匹, 鱼儿跳跃逃避举起的渔网, 飞倦的鸟儿寄身在水中的树杈。 道路上的扬尘高过树梢, 烧畬的山火远连云霞。 落日转到赤色的崖岸, 雾霭漂起于苍苍蒹葭。 轧轧响声来自溪划桨, 连连鸟噪是归林之鸦。 向朝廷申诉的道路该有多难, 征召回京的日子自觉遥远。 孤危之臣坠心危涕, 日夜思念的故乡远在天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