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牢牢守住耕地红线,近日,石门县壶瓶山镇全面推行“田长制”建设,将耕地保护落实到田间地头。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制度机制。自“田长制”工作开展以来,该镇定期召开“田长制”工作部署会议,制定《壶瓶山镇全面推进田长制严格耕地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镇、村、组三级田长+网格员的“田长+”责任体系,做到每块农田有“田长”的管理模式,实现以“田”为主题、“长”为关键、“制”为保障,确保耕地安全、粮食安全。
开展日常巡查,落实质效把控。建立镇、村、组三级联动全覆盖的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体系,确定了326名三级“田长”,按时保质完成巡田任务,形成耕地保护监管“一张图”,定期开展巡查,建立巡查台账,做好巡查记录,确保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安全责任落到实处。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发挥镇村两级宣传栏、广播、喇叭、宣传车、微信等各类媒介工具的宣传引导作用,宣传实施“田长制”的重大意义。增强群众保护农田意识,做到懂政策、晓法规、知地情,使耕地保护理念深入人心,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