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2-12-22 19:18 编辑
朗州司马刘禹锡(22) 观市(1) 刘禹锡
古代集市
按 重农抑商的封建社会,朝廷“命士”即有士人以上身份的人是不会光顾市场的,而且一般人的眼里市场是不吉利的地方,地方政府头头求雨,表示诚心,最后的措施就是迁移市场。沅南大旱,刺史下决心把市场搬迁到靠沅江的一条大路上。刘禹锡的“陋室”就在附近,他有机会登上城楼,一天三次扶着栏杆,观看市场和营业情况。《观市》,先写了市场布置,摊点安排,各类商品,琳琅满目,虽然是初级商场,但货物还算丰富。也写了环境差,尘土飞扬,香的臭的都有。受扬本抑末思想影响,重点写了商贾追逐利益,有人囤积居奇,游商肩负背扛寻求高机,还写到利用债券牟利,即所谓“质剂之曹”;还有欺行霸市,“较固之伦”。文章全景式地记述唐元和二年,因为旱灾求雨需要搬迁后的市场及营业情况,真实可信,很有价值,值得阅读。
【原文】 由命士以上不入于市,《周礼》有焉(2)。由今观之,盖有因也。元和二年,沅南不雨,自季春至于六月,毛泽将尽(3)。郡守有志于民,诚信而雩(4),遂遍山川、方社。又不雨,遂迁市于城门之逵(5)。予得自丽谯而俯焉(6)。 【注释】 (1)文元和二年(807)在朗州作。 (2)命士:受命为士,即士。命士已上:谓自国君至士。《礼记·地官·司市》:“国君过市则刑人赦,夫人过市罚一幕,世子过市罚一帟(yì),命夫过市罚一盖,命妇过市罚一帷。”注:“市者,人之所交利而行刑之处,君子无故不游观焉。”命夫,合卿、大夫、士而言。 (3)毛泽:庄稼、植物。 (4)雩(yú):古代求雨的祭礼。 (5)迁市:《礼记·檀弓下》:“岁旱,穆公召县子而问然,曰:‘天久不雨……徙市则奚若?’曰:‘天子崩巷市七日。诸侯薨,巷市三日。为之徙市,不亦可乎。’”注:“徙市者,庶人之丧礼。今徙市,是忧戚于旱若丧。”逵(kuí):大道。 (6)丽谯:城楼。刘禹锡来朗州后居邻城楼,见《楚望赋》。 【试译】 受命士以上身份的人不进入市场,《周礼》书上都有明确规定。今天看来,事出有因。元和二年(807),沅南(即朗州武陵)没有下雨,从春天一直到六月持续干旱,庄稼、植物都干死了。州刺史关心老百姓,诚心诚意祭祀求雨,走遍了四方社庙。还是没有下雨,只得迁移市场,挪到大路上去,表示苦恼旱情如同丧事。这样,市场邻近我的家,我登上旁边的城楼可以俯观市场。
【原文】 肇下令之日(1),布市籍者咸至(2),夹轨道而分次焉。其左右前后,班间错跱(3),如在阛阓之制(4)。其列题区别榜,揭价名物,参外夷之货。马牛有纤,私属有闲(5)。在巾笥者织文及素焉(6),在几阁者雕彤及质焉(7),在筐筥者白黑巨细焉(8)。业于饔者,列饔饎陈饼饵而苾然(9);业于酒者,举酒旗涤杯盂而泽然(10);鼓刀之人,设高俎解豕羊而赫然(11)。华实之毛(12),畋鱼之生(13),交蜚走,错水陆,群状伙名,人隧而分(14)。韫藏而待价者(15),负絜而求沽者(16),乘射其时者(17),奇赢以游者(18),坐贾禺禺,行贾遑遑(19),利心中骛,贪目不瞬(20)。 【注释】 (1)肇(zhào):开始。 (2)市籍:商人户籍。布市籍,谓列于市籍。《史记·平准书》:“贾人有市籍者,及其家属,皆无得籍名田,以便农。” (3)跱(zhì):安置。 (4)阛阓(huán huì):四垣,此指原有固定市肆。 (5)纤:拴牲畜的绳索。闲:栅栏。 (6)巾笥:装头巾的小箱子,即巾箱。织文:织锦或印染花纹的缯帛。素:指未经印染者。 (7)几阁:橱架。雕彤:雕镂油漆。彤,红色。质:指未雕镂油漆者。 (8)筐筥( jǔ):盛物竹筐,方曰筐,圆曰莒。 (9)饔(yōng):熟食,有时专指早饭。饎(xī):酒食。苾然:芳香貌。 (10)泽然: 灿烂的样子,充满恩德,懂得感恩。泽:光泽,恩惠。 (11) 高俎 : 放在高桌上的砧板。豕(shǐ),猪。赫然:发怒的样子;光彩鲜明的样子。 (12)华实之毛:华,古“花”字。毛,草,比喻花果如草一样众多。典出班固《西都赋》:“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焉。” (13)畋鱼(tián yú):释义为打猎和捕鱼。生:指生物。 (14)蜚走:飞禽走兽。错:错杂陈列。水陆:指水陆的产物。隧而分:《文选》班固《西都赋》:“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薛综注:“隧,列肆道也。” (15)韫藏(yùn cáng):收藏。待价:待价而沽。《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16)负絜(fù qiè):背负手提。 (17)乘射:乘时射利。左思《吴都赋》:“乘时射利,财富巨万。” (18)奇赢:囤积居奇。《汉书·食货志上》载贾谊《论积贮赋》:“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利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人之急,所卖必倍。”师古曰:“奇赢,谓有余财而畜积奇异之物也” (19)颙颙(yóng yóng):肃敬貌,期盼貌。遑遑:惶遽;惊慌不安的样子。 (20)利心: 求利之心。骛(wu): 急于追求。贪目: 贪欲的眼睛。瞬: 眨眼。这句话的 意思: 对于私利之人其心中总是急于追求, 而贪婪的双眼总是眨也不眨。 【试译】 自下令搬迁市场开始,市场的生意人就陆续来了,在大道两旁安排摊点。左右前后错杂安排,按照旧市场摊位顺序。每个区域列出名字,货物也标明价格,并参杂从外面近来的货物。市场备有专门系马牛的绳索,还有私人的栅栏。巾里铺陈的,有织锦或印染花纹的缯帛,也有素色的即未经印染者;货架上摆放的,有雕镂红漆的商品和没有雕镂的本色商品;竹筐里装的,白的、黑的,大的、小的,琳琅满目。经营熟食的,罗列着熟食、美酒和煎饼等,芳香四溢;卖酒的,举着酒旗、洗涮酒具,脸色灿烂,慈眉善目;屠户挥舞砍刀,高高的桌子上安置砧板,砍剁猪肉、羊肉,面目狰狞。花果植物,渔猎生鲜,飞禽走兽,水陆物品,错杂陈列,各个摊点,再行分类摆放。囤积待价者,肩背手提求购者,寻找机会牟利者,游走市场企图巨利者,坐商目光企盼,行商举止匆忙,对于私利之人其心中总是急于追求, 而贪婪的双眼总是眨也不眨。
【原文】 于是质剂之曹(1),较固之伦(2),合彼此而腾跃之。冒良苦于巧言(3),斁量衡于险手(4)。杪忽之差(5),鼓舌伧伫)(6);诋欺相高(7),诡态横出(8)。鼓嚣哗,坌烟埃,奋膻腥,叠巾履,啮而合之,异致同归(9)。鸡鸣而争赴,日午而骈阗(10)。万足一心,恐人我先。交易而退,阳光西徂(11)。幅员不移,径术如初(12)。中无求隙地俱,唯守犬鸟乌,乐得腐馀(13)。 是日,倚衡而阅之三,感其盈虚之相寻也速,故著于篇云(14)。 【注释】 (1)质剂:质剂(zhì jì):古代贸易券契质和剂的并称。长券叫质,用以购买马牛之属;短券叫剂,用以购买兵器珍异之物。后世的合同本此。《周礼·天官·小宰》:“以官府之八成经邦治……七日听卖买以质剂。”疏:“质剂者,谓卷书。有人争市者,则以质剂听之。” 较固:犹垄断。罪名。《唐律疏议·杂律·卖买不和较固》:“较,谓专略其利。 (2)固,谓障固其市。”指独占市场,自专其利,如今所谓欺行霸市。汉时称为辜榷或辜较。唐律规定,较固取者杖八十。 (3)良苦:优劣。《周礼·天官·典妇功》:“辨其良苦、比其大小而贾之。” (4)斁( dù):败坏。险手:巧于作伪的人。 (5)杪忽(miǎohū):极小的量度单位。形容甚少,甚微。《后汉书·律历志中》:“夫数出於杪曶,以成毫氂,毫氂积累,以成分寸。 ” (6)鼓舌:指掉弄口舌。多指花言巧语。伧伫(cāng zhù)形容语音粗俗。 (7)诋欺:毁谤丑化。 (8)诡态(guǐ tài):各种各样的姿态;做作的姿态、怪异反常的姿态。横出:充分表露; 犹滥施,滥加。 (9)嚣哗(xiāo huá):喧哗。坌(bèn):尘土飞扬。 膻腥(shān xīng):荤腥。亦指鱼肉类食物。啮(niè):咬,讨价还价。 (10)争赴:争相前往。骈阗( pián tián):意思是聚集一起,;或连续。 (11)西徂(:cú);西下。 (12)径术:道路。《吕氏春秋·孟春》:“王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审端径术。”高诱 注:“端正其径路,不得邪行败稼穡。” (13)腐馀:腐朽废弃之物。 (14)衡:栏杆。三:多次。盈虚:满与空。《易·丰》:“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艺文类聚》卷七七引江总《大庄严寺碑》:“前往则红尘四合,见三市之盈虚。” 【试译】 于是,从事贸易契劵的无论长劵还是短劵之辈,以及独占市场、自专其利之流,彼此结合,欢呼腾跃。巧舌如簧者,以次充好,破坏衡器、量器,居心作伪。极细微的差异,争吵时出言粗俗。毁谤丑化,一个比一个厉害,怪异反常的姿态,充分显露。鼓噪喧哗,飞扬尘土,散发腥膻气味。折叠头巾和鞋子,暗示讨价还价,哪怕天地悬殊最后也达到一致。商贾清晨争先恐后地赶到市场,日中也不歇息,连续经营,万足一心,谁也不甘愿落后。交易结束,太阳已经西坠,市场显出原来的空旷,道路也回到以前的模样。中间已经没有人再争空隙之地,只有守摊的狗和鸟儿乌鸦,它们快乐的享受地上的废弃之物。 这天,我三次站在城楼的栏杆前面俯视新迁的市场,深深的感到市场从稀空到拥挤的交替变化非常迅速,所以写下了《观市》这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