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576|回复: 4

朗州司马刘禹锡(27)·华佗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3 20: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朗州司马刘禹锡(27
华佗论(1)
刘禹锡

204617en2dc6anhcrc5wek.jpg
王叔文《735—806》

   按 《华佗论》,是刘禹锡在朗州撰写的一篇政论文,抨击宪宗杀害王叔文。与自己政治命运息息相关的唐顺宗皇帝不明不白的死了,刘禹锡悲痛,写了《武陵书怀五十韵并序》,借楚人怀念义帝痛悼顺宗。此后不久,有知遇之恩的永贞革新的举旗人王叔文被宪宗“赐死”,刘禹锡不仅为王叔文被迫害致死感到悲哀,而且对宪宗的残忍感到愤怒。在朗州期间,写了《华佗论》。华佗是治病高手,曹操不听劝阻将其杀害,等他儿子病了,没有人能够医治,后悔已经无用了。刘禹锡重提曹操杀华佗的事情,是因为“吾观自曹魏以来,执死生之柄者,用一恚而杀才能,众矣。又乌用书佗之事为?呜呼,前世之不忘,其有劝且惩也。”用意明确、深刻!

原文
     史称华佗以恃能厌事为曹公所怒,荀文若(2)请曰:“佗术实工,人命系焉,宜议能以宥。”曹公曰:“忧天下无此鼠辈邪!”遂考竟佗(3)。至仓舒病且死,见医不能生,始有悔之之叹(4)。嗟乎!以操之明略见几,然犹轻杀材能如是。文若之智力地望,以的然之理攻之,然犹不能返其恚(5)。执柄者之恚,真可畏诸!亦可慎诸!
【注释】
(1)文所作年未详。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汉末著名医学家,为曹操所杀。瞿蜕园《刘禹锡集笺证》:“德宗一朝,先诛刘晏,次诛窦参,而陆贽亦几于不免,其猜忌好杀亦已甚矣。然此皆为禹锡少时之事,恐此文非因此而发,殆仍是为王叔文、韦执谊一案言之耳。”文中‘执生死之柄,用一恚而杀材能’一语最为其主旨所在,此讥君主,非刺时相也。”
(2)荀文若((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郡颍阴县人。东汉末年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被调离中枢,于寿春忧郁而亡(一说服毒自尽),享年五十岁。获谥为“敬”。魏咸熙二年(265年)被赠为太尉。
(3)见《三国志`魏志·华佗传》: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
(4)仓舒曹冲(196年-208年)曹操和环夫人之子。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之意。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三国志·魏志·华佗传》:“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5)恚(huì ):怨恨。
【试译】
    史书上说华佗因自恃才能而厌恶服侍权贵,为曹操所恼恨。荀彧请求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这关系到人命,应该考虑他医术高明而宽恕他。”曹操说:“何必担忧天下没有这样的鼠辈呢!”最终因为拷打而使华佗死在狱中。直到他的爱子曹冲生病将死、他发现救治也挽救不了儿子性命的时候,才有后悔杀死华佗的叹息。唉,凭着曹操能够洞察事物细微变化的深明韬略,然而还是如此轻易地杀掉人材。荀彧有这样高的智谋、门第和名望,用十分明白的道理来责问他,然而还是不能使他的怒气平息。掌权者发怒,真害怕这样的事情啊,对这样的事情也是执柄者要谨慎的啊!

【原文】
  原夫史氏之书于册也(1),是使后之人宽能者之刑,纳贤者之谕,而惩暴者之轻杀,故自“恃能”至有悔悉书焉。后之惑者,复用是为口实(2),悲哉!夫贤能不能无过,苟置于理矣,或必有宽之之请。彼壬人(3)皆曰:“忧天下无材邪!”曾不知悔之日,方痛材之不可多也。或必有惜之之叹。彼壬人皆曰:“譬彼死矣,将若何?”曾不知悔之日,方痛生之不可再也。可不谓大哀乎!
【注释】
(1)原夫:本来,推究。
(2)口实:借口。
(3)壬人(rén rén):指巧言谄媚、不行正道的人。出自《汉书··元帝纪》:“是故壬人在位,而吉士雍蔽。”注:“服虔曰:‘壬人,佞人也。’”
【试译】
    推究那些史学家在史册上记载这件事的原因,这是为了使后人放宽对有才能的人的刑罚,采纳贤德的人的劝告,而惩戒残暴者的轻率杀戮。因此从华佗恃能到曹操后悔,全都详细地记载在史书上了。后来的糊涂人,又用这作为轻易杀人的借口,真可悲啊!贤能的人不会没有过失,假如按法理处置,有的人一定会提出宽恕他的请求。这时候,那些奸佞小人都会说:“何必担忧天下没有人材呢!”竟不知道到了后悔之时,才会痛惜人材的不可多得。有人一定会发出惋惜人材的叹息。这时候,那些奸佞小人都会说:“譬如他死了,又会怎么样?”竟不知道到了后悔的时候,才会痛惜被处死的人才不能够重新获得生命。这能不说是极大的悲哀吗?

曹操与华佗2.jpg
曹操与华佗
【原文】
     夫以佗之不宜杀,昭昭然不可言也。独病夫史书之义,是将推此而广耳。吾观自曹魏以来,执死生之柄者用一恚而杀材能,众矣,又乌用书佗之事为?呜呼,前事之不忘,期有劝且惩也,而暴者复藉口以快意。孙权则曰:“曹孟德杀孔文举矣,孤于虞翻何如?”(1)而孔融亦以应泰山杀孝廉自譬(2)。仲谋近霸者,文举有高名,犹以可惩为故事,矧(3)他人哉?
注释
1虞翻:虞翻(164—233),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三国时期吴国学者。虞翻勤奋好学,早年担任会稽太守王朗的功曹,后投奔孙策,成为东吴重要谋臣。后来得罪孙权,被流放交州,最终死于岭南。他既可日行三百,又善使长矛 ,还研究经学,精通《易经》,兼通医术,可谓文武全才。孙权曾称赞其可与东方朔为比。《三国志·吴书·虞翻传》:“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权曰:曹孟德尚杀孔文举,孤于虞翻何有哉?’基曰:孟德轻害士人,天下非之。
  大王躬行义,欲与尧、舜比隆,何得自喻于彼乎!’翻由是得免。权因敕左右,自今酒后言杀,皆不得杀。
2孔融:字文举。其任北海太守时曾重用一人,后又要杀他,有人问他为什么,他以应泰山(应劭)自比。
3矧:shěn,况且。
【试
    拿华佗不该杀来说,是十分明白而不用多说的。我只是担心那史书上的意义阐发不足,于是把这层意思推论而发挥罢了。我看自曹魏以来,那些掌握死生权柄的人,因一怒就杀掉人材的情况是很多的。我又何须写华佗的事呢?唉!不忘记以前的事情,是期望能收到劝善又惩恶的效果!但那些残暴者又拿这件事作借口来随心所欲地杀人。孙权就说过:“曹操杀死孔融了,我对于虞翻比他强多了,怎么能比呢?”而孔融也用应劭杀孝廉来与自己做比较。孙权是近于称霸的一流人物,孔融有高尚的美名,还都以应该惩杀为先例,更何况其他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3 21:06: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3 23: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4 11:10: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4 16: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掌权者,生杀予夺,自古以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9 08:08 , Processed in 0.03723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