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善若水 于 2023-3-26 09:06 编辑
津市药山诗韵
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 (唐)李翱 其一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其二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李翱(772一841),字习之,唐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人。是西凉王李暠的后代。唐文学家、哲学家。曾历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考功员外郎、礼部郎中、中书舍人、桂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等职。李翱是韩愈的学生,所以他的文学思想受韩愈的影响很深。他积极协助韩愈推行古文运动、主要文章要义、理、文三者并重、“文以就道”是他文学主体的核心。著有《李文公集》1O4篇。
李翺性格就直、议论无所避尽。后因李景俭贬黜、李翺降任朗州(今常德)刺史。本诗则是李翺任朗州刺史时写。宋《高僧传》中记载:朗州刺史李翺,向师玄化,屡请不起、乃躬身入山谒之。师执经卷不顾。待者白曰:“太守在此“。翺性偏急,乃言曰:“见面不如闻名。”师呼:“太守。”翺应:“洁。”师日:“何得贵耳贱目?”翺拱手谢之,问日:如何是道?”师以手指上下日:“会么?”翱日:“不会。”师日:“云在天、水在瓶。”翺乃欣愜作礼。
津市药山寺遗址位于津市市棠华乡药山村十八组。药山寺初名慈云寺,始建于唐,宋、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茸。后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药山寺是唐代著名高僧惟俨禅师驻锡弘法之地。后惟俨的法孙洞山良价和曹山本寂创立了“曹洞宗”,在佛教界享有崇高地位。惟俨死后,唐文宗谥号“弘道大师”,葬于药山,其墓塔称“化城塔”。该遗址现存有一批珍贵的宗教文物和古树名木,其中北宋政和纪行碑、明惟俨禅师化城塔铭堪称是药山寺的镇寺之宝。特别是地下保留了唐宋时期的寺庙建筑遗存,具有重要的历史、宗教、文化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