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3-2-27 08:49 编辑
朗州司马刘禹锡(40) 酬韩愈侍郎登岳阳楼见赠(1) 窦庠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
按 唐永贞元年(805)十一月,刚从岭南阳山县令卸任北归的韩愈,在江陵设宴招待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朗州司马的刘禹锡,酒席宴上拿出他途经岳阳和岳州太守窦庠唱和的诗,希望刘禹锡加入,追和一首。前面我们阅读了刘禹锡和韩愈的诗,打破砂锅问到底,窦庠的诗有幸流传下来了,他在诗里又写了一些什么,是否介入韩愈对刘禹锡柳宗元的猜疑呢?我是抱着好奇心阅读的,读者诸君是否也想知道?以求读书一乐!
【原文】巨浸连空阔(2),危楼在杳冥(3)。稍分巴子国(4),欲近老人星(5)。 昏旦呈新候(6),川原按旧经(7)。地图封七泽(8),天限锁重扃(9)。 万象皆归掌(10),三光岂遁形(11)。月车才碾浪(12),日御已翻溟(13)。 落照金成柱(14),馀霞翠拥屏。夜光疑汉曲,寒韵辨湘灵(15)。 山晚云常碧,湖春草遍青。轩黄曾举乐,范蠡几扬舲(16)。 有客初留鹢(17),贪程尚数蓂(18)。自当徐孺榻(19),不是谢公亭(20)。 雅论冰生水,雄材刃发硎(21)。座中琼玉润,名下茝兰馨(22)。 假手诚知拙(23),斋心匪暂宁(24)。每惭公府粟,却忆故山苓。 苦调当三叹(25),知音愿一听。自悲由也瑟(26),敢坠孔悝铭(27)。 野杏初成雪,松醪正满瓶(28)。莫辞今日醉,长恨古人醒。 【注释】 (1)原注:时予权知岳州事。诗作于永贞元年(805)冬十月。窦庠,字胄卿,尝应辟三佐大府,调奉先令,迁东都留守判官,拜户部员外郎。贞元中,出为婺、登二州刺史。平生工文甚苦,著述亦多,今并传之。家中还有四位兄弟:窦常、窦牟、窦群、窦巩,窦氏一老五小俱以诗驰声当代,窦庠著有《窦氏联珠集》。《全唐诗》收有其诗作二十一首。 (2)巨浸:大水,指大河流,大海,洪水,大湖泽。 (3)危楼:高楼。杳冥(yǎo míng):指天空,高远之处。 (4)巴子国:即巴国,周朝时期位处今中国西南、长江上游地区的一个姬姓周王族诸侯国 ,子爵。巴人于夏朝时建巴国,国都初夷城(今湖北恩施),后迁丹山(今四川叙永)。商周至西周时期巴国都城在巫山。巴人因参与武王伐武王伐纣而立功,周朝建立后周武王分封姬姓周王族宗亲于巴国。 (5)老人星:南部天空的一颗星,光度仅次于天狼星。我国南方可以看到它在近地平线处出现。古人认为它象征长寿,也称它为寿星。 (6)昏旦:黄昏和早晨。呈新候:呈现新的气象。 (7)川原:江河之源·指江河;·河流与原野·指原野。旧经:旧办法治理。 (3)七泽:相传古时楚有七处沼泽。后以七泽泛称楚地诸湖泊。 (9)天限:没有期限,没有限量。重扃(zhòng jiōng):关闭着的重重门户。泛指重重门户。特指墓门。 (10)万象:宇宙内外一切事物或现象。 (11)三光:指日、月、星。又以日、月、五星合称。遁形:隐藏形迹;隐身。 (12)月车: 神话传说中月亮所乘的车子。亦泛指华丽的车子。 (13)日御:古代神话中为太阳驾车的神,名羲和。御,通'驭'古代掌记天象历数之官。指太阳;指帝王的车驾。 (14)落照:夕阳的馀晖。 (15)寒韵: 凄清的音响。湘灵:原指传说的湘水之神,即舜帝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姐妹俩;另有与诗人白居易关系密切的历史人物湘灵。 (16)范蠡(fàn lǐ ) : 人名。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春秋楚人。与文种同事越王句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以灭吴,尊为上将军。蠡以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句践为人,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遂浮海适齐,变姓名为鸱夷子。 (17)鷁:鷁鸟,似鹭而大。有《六鹢退飞》成语,见 《春秋·僖公》:“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左传》:“十六年春,陨石于宋五,陨星也。六鹢退飞过宋都,风也。”杜预注:“鹢,水鸟,高飞遇风而退,宋人以为灾,告于诸侯,故书。”后以此典借指风; 也借以形容人得意或失意。 (18)贪程:贪赶路程。数蓂:计算时间。蓂(míng):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尧时的一种瑞草。亦称“历荚”。据说,唐尧的时候,阶下生了一株草,每月一日开始长出一片荚来,到月半共长了十五荚。以后每日落去一荚,月大则荚都落尽,月小则留一荚,焦而不落。这一荚称为蓂。后世诗文家就用“蓂”字代替荚。 (19)徐孺榻:指礼贤重才,或指礼遇宾客。东汉名士陈蕃,在京城洛阳犯言直谏得罪了权贵,从而被贬到豫章任太守。豫章住有一名名士——徐穉,字孺子,“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有“南州高士”之誉。但对朝廷的屡次起用,他都予以推辞,如拜其为太原太守,“不就”;朝廷“以安车、元鲡、备礼征之”,仍“不至”。理由是他认为东汉王朝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陈蕃对这样的名士非常敬重,一到豫章,连官衙都没进,就率领僚属直奔徐孺子家,“欲先看之”而后快。陈蕃仍不死心,想聘请他到府衙任功曹,徐孺子还是坚辞不就。但由于出于对陈蕃的敬重,徐孺子答应经常造访太守府。陈蕃也出于对徐孺子的敬重,专门为徐孺子做了一个床榻,平时挂在墙上。徐孺子来访的时候,就把床榻放下来,两个人惺惺相惜,秉烛夜谈;徐孺子走了,就把榻悬于梁上。这就是“徐孺下陈蕃之榻”典故的由来。 (20)谢公亭:亭名。在安徽省宣州市北郭外。相传为谢朓送范云赴零陵之地。唐李白有《谢公亭》诗。亦省称'谢亭'。 (21)硎(xíng):指磨刀石。 (22)茝(chǎi)兰,白芷与兰草的合名,通常泛指具有香气的草本植物。 (23)假手:为了某种目的而利用别人为自己做事。 (24)斋心:祛除杂念,使心神凝寂。 (25)苦调:.犹苦言,忠言;.忧伤悲凉的声调。三叹:多次感叹,形容慨叹之深。 (26)由也瑟:《论语·先进》:“于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指自谦学识不够精深。 (27)孔悝铭: 孔悝为春秋时卫庄公蒯?的大夫。卫成公、献公、庄公,皆失国得返。孔悝及其祖先对此三君返国均有勋劳。卫庄公命令孔悝将其先人勤劳国事的功绩铭刻在鼎,即孔悝铭。后世用作咏大臣勤劳国事的典故。 (28)松醪 (sōng láo):用松肪或松花酿制的酒。
自当徐孺榻,不是谢公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