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13|回复: 4

人见人夸的好媳妇向菊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4 12: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见人夸的好媳妇向菊枚
前不久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我慕名前往石门县楚江街道渫阳社区茶厂小区,采访了一位被人称为人见人夸的好儿媳。她叫向菊枚,现年50岁。
冒雨走进小区一栋一楼向菊枚的那个阴暗潮湿家,简陋和净净,是我对向菊枚家的第一印象。窗外的雨淅沥淅沥地伴着我的采访渐行,一个极其善良孝顺的好儿媳的形象随之在我面前一幕幕展现。
婆婆老了,再忙也要尽心尽责赡养
向菊枚的父母都是原石门茶厂的职工。1986年春,20岁的她顶班在石门茶厂参加了工作。1990年,她与本厂职工张国荣结婚。向菊枚生性善良,走进张家的那天,她就当着张家全家人承诺,一定当个孝敬公婆的好媳妇。
公公张开春也是石门茶厂的职工,婆婆吴顺秀没有工作,但靠着公公的工资,日子过得也算不错。但让向菊枚始料不及的是,她到嫁到张家的第5年,公公张开春突然一病不起,很快便离开了人世。
向菊枚的丈夫属三兄弟中的老幺。但公公去世后,向菊枚考虑的是,大哥一直单身,不便照顾母亲,二哥住在五楼,老人上楼下楼吃力,而自己住在一楼,正好方便婆婆生活。于是,公公一去世,她就主动将婆婆接到自家,并义无反顾地担起了赡养责任。
婆婆是一名典型的家庭妇女,既没有工资收入,也没有任何特长,向菊枚毫不嫌弃。她每天换着花样为婆婆买些好吃的;逢年过节,她挤出些钱给婆婆买来新衣穿上,让婆婆高兴;婆婆稍有头疼脑热,她马上就将婆婆送到医院检查治疗。1998年,茶厂破产,下岗夫妻俩同时下岗。为了赡养婆婆,养活女儿,向菊枚邀着丈夫在社区当过保洁员,还外出打过零工,啥苦事累活都干过,挣钱的目的就是赡养婆婆,养活全家。向菊枚看来,赡养婆婆,媳妇责无旁贷,再苦再累也应该认了。对此,哥哥嫂嫂极为感动。吴顺秀老人在享受着向菊枚对她的孝顺和照顾中,常常自豪地说:“上帝给了我这样一个好儿媳,是我前世积了德呢!”
婆婆病了,再穷也要花钱给她治病
2005年元月8日,对于吴顺秀老人和向菊枚一大家人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那天早上,76岁的吴顺秀突然口眼歪斜,拿在手上的筷子一下就掉在了地上。向菊枚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紧急叫了救护车,和哥哥嫂嫂一起将老人送进了医院急诊室。鉴于医生的诊断为脑梗塞,向菊枚果断做主住院治疗,并一直守在病床前。她非常担心婆婆就这样永远站不起来,而让失去晚年的生活质量。她要尽最大的努力让婆婆重新站起,和家人一起享受新生活的阳光。
然而,在医院经半个月住院治疗后,医生说,象吴顺秀老人这样的情况,能够维持不继续恶化就算不错了。医生的建议没让向菊枚放弃对婆婆的治疗。她把婆婆接回了家里后,先后请教了许多老中医和按摩师。她还抽时间学习按摩技术,坚持每天给婆婆按摩。听说有一种按摩床对老人脑梗塞的康复有效,她便毫不犹豫地掏钱送她前去治疗。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和坚持,老人的左手居然能开始稍微动弹。
婆婆生病的那几年,是向菊枚家经济最困难时期,两口子没了工作,女儿上学一一年至少要花7000多元。但为了给婆婆治病,向菊枚先后花了3万多元钱。这对每月收入只有600元的向菊枚来说,其付出的艰难和对婆婆之孝,可想而知。
婆婆瘫了,再累也要对她精心护理
从2005年起,婆婆一直瘫痪在床。康复无望,向菊枚决定不再外出打工挣钱,她要用自己的行动兑现自己当年“当个孝敬公婆的好媳妇”的庄严承诺,伴陪婆婆走过一生。
然而,生活是极其现实的。当将承诺化为行动时,现实中充满的艰辛常常压得向菊枚喘不过气。婆婆吃喝拉撒全部不能自理,吃饭需要一口口地喂,热了不行,冷了不行,硬了更不行;大小便全部要接,一不小心就弄在了床上,弄得满屋臭气,婆婆最初还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述,后来说不出话,把握接屎接尿的时机便成了一大难题,稍不注意,婆婆就把大小便弄在了床上、甚至身上、脸上;婆婆自己不能动弹,;洗澡需要两个人抬着进行,万一摔着,就会造成老人骨折;老人睡在床上自己不会动,每天至少要帮她翻4次身,少了就生褥疮。对于这一切,向菊枚是小心翼翼地坚持进行着。但是时间长了,坚持实在有困难,于是她想了很多办法。买接尿器帮老人排尿。但安上不久,就被婆婆用那只能稍微动弹的左手扯了。向菊枚想到可能是婆婆觉得套着不舒服,又另外买来纸尿裤定时更换。一楼潮湿,她专门添置了除湿机;担心床垫因天气换不过来,就一次性买了8张床垫。
近几年,婆婆脑瓜子越来越不明白,经常撕扯枕头、棉被和纸尿裤,甚至将大小便往自己嘴里塞。向菊枚始终保持高度的耐心加大巡查密度,细心地帮婆婆擦洗身子,更换被子、衣服和纸尿裤。向菊枚是个非常善于换位思考的善良女人。她想,婆婆长期瘫痪,憋在床上是很难受的。于是,每遇风和日暖的时候,就用三轮车将婆婆推到沿河大堤转,让婆婆看看远山,看看河水。
从2005年初开始,向菊枚就这样在平静和艰难中陪着婆婆吴顺秀走过了11年。这11年中,吴顺秀在向菊枚的精心照料下,没有生过一次褥疮,没有摔过一次跤,婆婆房间里没有任何异味,吴顺秀老人脸上的红光和笑容告诉我,向菊枚11年的4000多个日日夜夜中,把对婆婆的照顾和孝敬做到了极致。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孝媳?然而,不仅是向菊枚的家人,就连远近邻居都说,向菊枚一口气照顾婆婆11年,不仅照顾得好,而且任劳任怨,真是一个难得的好儿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4 12: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孝媳?然而,不仅是向菊枚的家人,就连远近邻居都说,向菊枚一口气照顾婆婆11年,不仅照顾得好,而且任劳任怨,真是一个难得的好儿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4 20: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一个难得的好儿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4 21: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菊枚11年的4000多个日日夜夜中,把对婆婆的照顾和孝敬做到了极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 18:19: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媳妇!倒推测婆婆也不错!上慈下才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1 04:06 , Processed in 0.03176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