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沧浪街道 百岁老人李富秀的风雨人生路 汉寿县沧浪街道李富秀,女,出生于丁巳年八月十五(1917年9月30日),现年105岁。如今的她依然耳聪目明、身板硬朗,能够穿针引线,做点家务事。她说:“这都是托党和政府的福。” 李富秀8岁的时候,母亲和奶奶就逼迫她包裹双脚。一看到四指宽的裹脚布、二指宽的捆脚带子,小富秀怕痛,怎么也不肯裹。然而,眼泪怎么挡得过封建礼教的规矩?在大人监管下,她每天都必须用裹脚白布把两只脚从下至上先缠绕一层,然后捆紧一寸带子。这样一寸压一寸,连续包上6层,直到一丈多长的白布裹完。她两只脚缠得又疼又痒,尤其是夜间捂在被窝里,脚就痒得钻心。多想松开布和带子,安安稳稳睡一晚!但这只能是一种幻想,因为女孩子的大脚不仅遭受家里人责骂,还要被社会看不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究竟包坏了多少丈布?捆糟了多少根带子?她无法记清了。直到脚板骨蜷成一团,脚背变形隆起,5只脚趾聚拢,成为两只“棕子”,长度在3寸5分左右,才可退去裹脚布,土话俗称“退包”。在当时,女娃脚板小,走路才会俏,婆家人评价也越高。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和政府公开宣布,让妇女“收布”放脚。有趣的是,李富秀“退包”之后,一双小脚竟然长了4寸多,走路觉得平稳轻快多了。 1950年土改时,李富秀一家分到几亩田地。白天,她操持繁重的家务活,同时侍奉老人、抚育孩子;晚上,守在煤油灯盏下,为一家人补衣纳鞋。当时长时间在油灯下操劳,李富秀懂得了一条简单却管用的长寿道理,那就是:如果灯芯拧得大,灯光会明亮,但是无论灯芯还是灯里的油,维持燃烧的时间就越短;反过来,灯芯倘若拧得越小,亮度虽小,但维持燃烧的时间却越长。她虽然没读过书,但她生性聪明,从油灯这一自然现象中,她发现人的一生就像油灯里的芯子和贮油量一样,长短与多少都有限度。倘若任意挥霍、纵欲逞能,好比拧大灯芯的油灯,很快就会芯尽油干;倘若清心节制、细水长流,寿命就会随之延长。 李老活到今天,主要是一辈子勤劳节俭、忍让宽容,从不与别人发生争执和纠葛,与全家老小相处和睦。而且她从不挑食厌食,她以大米饭、白菜、萝卜、红薯为主食主菜,偶尔吃些甜食;晚年时食量适中,偏好软食。马齿苋腌菜、南瓜和豆角,是她饮食中的“保留节目”。 李老一生讲究洁净。年轻时,从不将烘笼搁在床上烘烤身子,怕弄脏被褥。90岁之前,每月两次亲手洗涤衣服,不愿别人服侍。她的被子要用米汤浆漂一遍,才会硬挺软和。由于勤劳,她一辈子从未生过病,没进过医院。 孝敬老人的好家风是李老的长寿之本。她的大儿子是前夫的,前夫不幸病死,她改嫁后又生育了4子1女。现在这一大家子有40多号人,幺儿今年65岁,一直陪伴在她身边。幺儿的儿子从1周岁后都由李老带大成人。孙媳妇说她是家里最受尊敬的人。 李老在生活规律上有不同于别人的地方,一是吃饭定时定量,每天上午7点一定要吃面或粉或馒头、稀饭,有时是自己上街去吃;中餐必须是三菜一汤,每周至少吃5次肥肉,每餐2-3小块,不吃就心里慌。二是喝茶要一日多次,每大碗茶必须有茶叶、芝麻、绿豆,这些调料都是自己在市场上买来的。三是每晚8点至第二天6点睡觉,每天上午9点后和下午3点后要在床上躺一会,闭目养神。四是每天上午和下午花1、2个钟头陪重孙子玩,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家庭和睦、邻里和善是李老的长寿原因。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在她的家里,老爱小、小敬老,和睦相处,可亲、可敬、可爱。同时,她还喜欢到左右邻居家串门聊天,把邻居当亲人,有时还给邻居照管家里,邻居也把她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 (汉寿县老年保健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