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39|回复: 7

朗州司马刘禹锡(56): 秋萤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29 19: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3-4-30 16:23 编辑

朗州司马刘禹锡(56)
秋萤引(1)

    按 刘禹锡的七言古诗《秋萤引》,作于永贞元年(803)秋天,此时永贞革新失败已成定局。据两《唐书》及《资治通鉴》唐顺宗纪,永贞元年六月丁巳,王叔文以母丧去位;七月,“王伾请起叔文为相,既不获,则请以为威远军使、平章事,又不得。其党皆忧悸不自保。伾知事不济,遂舆归不出”;其月乙未,制令皇太子李纯勾当军国重事;八月庚子,李纯即皇帝位,是为宪宗,顺宗称太上皇。此诗以小而有光的秋萤为题材,寓歌颂之意,隐以自比;冬日将来,正是秋萤的末日。诗咏秋萤,正反映了当时严峻的形势及诗人忧悸的心情。

185928fmmgie1mzqtmeqot.jpg
“承露台前转仙掌”
——秋萤引


【原文】
汉陵秦苑遥苍苍(2),陈根腐叶秋萤光(3)
夜空寥寂金气净(4),千门九陌飞悠扬(5)
纷纶晖映互明灭(6),金炉星喷镫花发。
露华洗濯清风吹,低昂不定招摇垂(7)
高丽罘罳照蛛网(8),斜历璇题舞罗幌(9)
曝衣楼上拂香裙(10),承露台前转仙掌11
槐市诸生夜读书(12),北窗分明辨鲁鱼(13)
行子东山起征思(14),中郎骑省悲秋气(15)
铜雀人归自入帘(16),长门帐开来照泪(17)
谁言向晦常自明(18),儿童走步娇女争(19)
天生有光非自炫(20),远近低昂暗中见。
撮蚊妖鸟亦夜飞(21),翅如车轮人不见(22)
【注释】
(1)诗永贞元年(803)秋在长安作,此时永贞革新失败已成定局。据两《唐书》及《资治通鉴》唐顺宗纪,永贞元年六月丁巳,王叔文以母丧去位;七月,“王伾请起叔文为相,既不获,则请以为威远军使、平章事,又不得。其党皆忧悸不自保。伾知事不济,遂舆归不出”;其月乙未,制令皇太子李纯勾当军国重事;八月庚子,李纯即皇帝位,是为宪宗,顺宗称太上皇。此诗以小而有光的秋萤为题材,寓歌颂之意,隐以自比;冬日将来,正是秋萤的末日。诗咏秋萤,正反映了当时严峻的形势及诗人忧悸的心情。
(2)汉陵秦苑:泛指长安附近地区,有秦始皇与西汉诸陵墓,以及秦汉时上林苑。《三辅黄图》卷四:“汉上林苑,即秦之旧苑也。”
(3)陈根腐叶:萤产卵草上,古人误以为萤乃腐草所生。《礼记·月令》:“腐草化为萤。”
(4)金气:秋气。
(5)千门九陌:指长安宫殿与街道。《三辅黄图》卷二:“武帝作为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又云:“长安城中八街九陌。”
(6)纷纶(fēn lún):杂乱;众多。
(7)攒昂不定:攒昂,《全唐诗》作“低昂”。谓聚散高低不定。招摇(sháoyáo):逍遥徜徉。《文选扬雄《甘泉赋》:“徘徊招摇,灵栖迟兮。”李善 注:“招摇,犹彷徨也。”
(8)丽:附着。罘罳(fú sī ):古代的一种屏风设在门外;设在屋檐下防鸟雀来筑巢的金属网。也作罦罳。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贬误》:“士林间多呼殿榱桷护雀网曰罘罳。”《资治通鉴》卷二四五胡三省注““唐宫殿中罘罳,以丝为之,状如网,以捍燕雀。”珠网:骆宾王《萤火赋》:“点缀悬珠之网。”
(9)璇题:以美玉为饰的榱椽。题,榱椽的末端。《文选》扬雄《甘泉赋》:“璇题玉英。”李善注引应劭曰:“题,头也。榱椽之头,皆以玉饰,言其英华相属也。”罗幌:丝绸帷幔。
(10)曝衣楼:皇宫中帝后于七月七日曝衣之处。 唐 李贺 《七夕》诗:“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唐 沉佺期 《七夕曝衣篇》诗:“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渊鉴类函·岁时八·七月七日三》“曝衣”:“ 太液池 西有 汉武帝 曝衣楼,七月七日宫人出衣曝之。”
(11)承露台:又称仙人承露台,武帝造。据《西京杂记》载:“武帝凿池以玩月,其旁起望鹄台以眺月,影人池中,使宫人乘舟弄月影,名影娥池,亦曰眺蟾台。”刻金石为鱼龙奇禽异兽之类,点缀池山;另有采莲女和鸣鹤之舟,往来池中。
(12)槐市:汉长安中市名。汉代长安读书人聚会、贸易之市。因其地多槐而得名。后借指学宫,学舍。据《三辅黄图》载:“仓之北,为槐市,列槐树数百行为队,无墙屋,诸生塑望会此市,各持其郡所出货物及经传书记、笙磬乐器相与买卖,雍容揖让,或论议槐下。
(13)辨鲁鱼:辨别文字正误。《抱朴子·遐览》:“谚曰:‘书三写,鲁成鱼,虚成虎。’”
(14)《东山》:《诗·豳风》中抒写行役者思乡之情的诗篇,诗中行者想象家中荒凉冷落情景云:“我徂东山,慆慆不归。……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传:“熠耀,燐也。燐,萤火也。
(15)中郎:指晋潘岳,曾官虎贲中郎将。骑省:散骑之省。潘岳《秋兴赋》: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骑之省。……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于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于时秋也,故以秋兴命篇。”赋中有“熠耀粲于阶闼兮”之语,熠耀,即萤火虫。
(16)铜雀:台名,曹操建,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入帘:指居铜雀台上的婢妾等。曹操《遗令》:“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
(17)长门:西汉宫名。汉武帝陈皇后失宠后居此。司马相如《长门赋》:“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
18)晦:黑暗。傅咸《萤火赋》:《萤火赋》说:“不以姿质之鄙薄兮,欲增辉乎太清”,“进不竞于天光兮,退在晦而能明”。赞美了不竞虚荣的处世态度。骆宾《萤火赋》:光不周物,明足自资。处幽不昧,居照斯晦。
19)走步:义不详。冯浩曰:“步,必‘捕’之讹。”
20)自炫:自夸。曹植《求自试表》:“夫自炫自谋者,仕女之丑行也。”
21撮蚊:撮食蚊虫的怪鸟,指鸱鸺。袄,同妖。《庄子·秋水》:“鸱鸺夜撮蚤,察毫末;昼出,嗔目而不见丘山。”陆德明音义:“司马本作‘蚉’,音文,云‘鸱,鸺鹠,夜取蚉食。’今郭本亦有作‘蚉’者。”《尔雅·释鸟》:“怪鸱。”郭璞注:“即鸱鸺夜今江东通呼此禽为怪鸟。”
22)人不见:《全唐诗》作“而已矣”。
【试译】
秦汉陵墓遥远苍凉,
陈根腐叶孳生的秋萤闪着蓝光。
夜空寂静秋高气爽,
在鳞次栉比的宫殿间和纵横交错的道路上悠悠飞扬
交相辉映灭,金星喷射灯花散放
濯,风拂吹,聚散不定彷徨下垂。
越过刻镂花纹的高的窗户珠网,
侧身以美玉为饰的榱椽帷幔间跳舞
晒衣楼上拂香裙,
承露台前面舒展仙掌。
槐市学子借光夜晚读书,
北窗彤明析亥豕鲁鱼
行役者远征东山涌起乡思
中郎将寓居散赋诗悲秋。
铜雀台赠入帘,长门帐开悲思泪。
谁说只是走向黑暗,却常常自资足明,
儿童追捕美女争。
天生有光不是炫耀自己,
让人在远近高低黑暗中看到。
虫的怪鸟也夜里飞起
翅膀如同车轮人却看不见
【集评】
    杨慎撰《升庵诗话》:刘禹锡《秋萤引》云:“汉陵秦苑遥苍苍,陈根腐叶秋萤光。……撮蚊妖鸟亦夜飞,翅如车轮人不见。”宋张文潜《熠熠(行》云:“碧梧含风夏夜清,林塘五月初飞萤。翠屏玉簟起凉意,一点秋心从此生。方池水深凉雨集,上下辉辉乱凝碧。幸因帘卷到华堂,不畏人惊照凉夕。汉宫千门连万户,夜夜荧煌暗中度。光流太液池上波,影落金盘月中露。银阙茫茫玉漏迟,年年为尔足愁思。长门怨妾不成寐,团扇美人还赋计。避暑风廊人语悄,阑下扑来罗扇小。已投幽室夜分明,更伴残星天未晓。君不见建章宫殿洛阳西,破瓦颓垣今古悲。荒榛芜草无人迹,只有秋来熠熠飞。”刘禹锡张文潜二集今不传,余家有之,兼爱二诗之工,故录之於此。
    明人周珽编纂、评笺《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说得秋萤大有身分,其光明所烛,无所不到,无人不见,微物且然;况盛德之士,宁晦不自炫,竟沉于泯灭哉!末二句,见得恶劣小人虽大其声势,终不若君子形着明动,有自然之辉也。通篇渊浑高穆。
    清代陆蓥撰《问花楼诗话》:梦得诗如《棼丝瀑》、《秋萤引》、《生公讲堂》、乐府绝句《杜司空席上》诸作,宛有六朝风致。

长沙鸭嘴公园(2023.4.19).jpg
在长沙鸭嘴公园(2023.4.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29 20: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29 21:25: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29 22:39: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谢谢分享学习历史,文学与时政!为老师美篇赞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30 16: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汉平 发表于 2023-4-29 20:03
佳帖欣赏,为你点赞!

谢谢先生一如既往关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30 16: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鼓励,研究刘禹锡,学习刘禹锡在逆境中坚持抗争的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30 16: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彭淑娥 发表于 2023-4-29 22:39
好文!谢谢分享学习历史,文学与时政!为老师美篇赞美!

温故而知新,感谢鼓励和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1 09: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铜雀台赠入帘人,长门宫帐开悲思泪。
谁说只是走向黑暗,却常常自资足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19:42 , Processed in 0.04188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