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两名出生体重仅1.2千克,胎龄仅29+3周的双胞胎早产儿出生后出现了气促、面色及口唇发绀、鼻翼扇动、吸气性凹陷等极其凶险的呼吸困难症状,被澧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救治脱离危险。
入院时经诊断,两婴儿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情况危急。新生儿科决定采用微创表面活性物质运用技术(LISA技术),为两名患儿实施LISA术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科主任鲁惠及孙居一主治医师默契配合,在无创通气的状态下,通过喉镜将细导管置入气管内并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从而提升患儿的肺顺应性、改善氧合,给药过程顺利,给药后患儿呼吸窘迫症状明显缓解。随后,在持续气道正压辅助通气下,两名患儿呼吸平稳。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新生儿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其发病原因主要是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早产儿多见,于生后不久出现呼吸窘迫症状并进行性加重,严重者导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据该院医生介绍,相比传统技术,LISA技术能够减少气道损伤、降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但LISA导管相对于气管导管,又细又软,大大增加了插管难度,对新生儿科医师的技术成熟度要求很高。此次该项技术在澧县人民医院成功开展,填补了常德地区在新生儿急危重症救治工作中的技术空白,也标志着该院在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微创治疗上迈开了重要的一步,必将为更多早产儿救治带来福音。
澧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是澧水流域县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是医院首批市重点专科,规模大、设施完善、救治能力强。科室专业技术力量雄厚,医疗护理技术精湛。特别是对新生儿重度窒息、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呼吸衰竭、新生儿休克、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极早早产儿、新生儿重症感染、危险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危重症的抢救治疗,均达到了全市县级医院的领先水平,为澧水流域新生儿提供了全方位的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