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08|回复: 4

57年,臧克家改《沁园春·雪》中一字,毛主席沉思片刻:按你的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7 10:02: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7年,臧克家改《沁园春·雪》中一字,
                 毛主席沉思片刻:按你的改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沁园春·雪》

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沁园春·雪》都是人生历程中,无法逾越的一首诗。

738b4710b912c8fcebb3e33f991e8e49d78821ac@f_auto.jpeg

这首诗大气磅礴,作于长征期间,此一诗寥寥数笔,将毛主席心里的浩瀚无垠写得淋漓尽致。

而当时的无数将士,看到这首诗都深受感动,可以说这首诗给在寒风里砥砺前行的战士们,无比的温暖与豪迈。

他们必然从这首诗里,看到了为国捐躯的战友,看到了大好江河,看到了安居乐业的百姓,而这些,就是他们的坚持下去的理由。

35a85edf8db1cb134d091394b8494a4293584bf9@f_auto.jpeg

而这首诗也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1957年,《诗刊》希望将此诗发表成刊。

而就在毛主席欣然应允之时,《诗刊》的主编臧克家却发现了一处问题。

而后臧克家便直言不讳的指了出来,在听过原因后,毛主席欣然应允。

从此,《沁园春·雪》便成为了我们如今看到的模样。

而藏克家也成为了毛主席的“一字之师”。

4610b912c8fcc3ce88660205f758ca84d43f200f@f_auto.jpeg

那么,藏克家到底改动了诗中的哪一个字呢?而他又为何敢于直言呢?

今天让我们踏着绵绵的春雨,一睹他们当年的风采吧。

01
少年天才、三句入学
有这样一首现代诗,令人无论何时想起,五脏六腑都会受到震动。

即使对诗歌未有兴趣的人,也一定听过这样一行诗。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而这诗的作者,就是臧克家。

96dda144ad345982555cd83c6fe92da1caef8477@f_auto.jpeg

出生于1905年的臧克家,从小就极具作诗天赋。

这一点最先是他那身为文人的父亲发掘出来的,在刚刚发现臧克家的天赋后,其父大喜过望,常常抓着小臧克家写诗谈文。

童年时期的臧克家,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但是这份向往却在父母突然过世后,轰然倒塌留给臧克家的就只有那一首首诗歌。

少年时期,臧克家凭借着才华考入了山东师范。

b219ebc4b74543a9fe18cdce7a0a968eb901145d@f_auto.jpeg

也就在这里,臧克家接触了非常多的新思想。这些新思想和古文学,无时无刻不在臧克家心中激荡,最终造就了臧克家浓烈的个人风格。

然而时局动荡,尽管臧克家已经在诗坛崭露头角,但他的忧国忧民之心,使得他弃笔从戎,重考军校,为国斗争。

可军阀混战,各方势力的割据。

令臧克家明白,只会打仗是不够的,还要从思想上武装自己。

于是,这个山东汉子在他25岁那年,拾起了毛笔,誓要考入青岛大学。

b2de9c82d158ccbfcd57092e7ac5a032b03541e0@f_auto.jpeg

然而,这个时候的考试早就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学生们不仅要考文章,更要考数学。

但臧克家这些年,对于数学可以说是全然不通,他百般无奈之下,只好交了白卷。

既然录取已无望,那么臧克家便放开手脚,在语文上留下了三行诗,便按笔不动。

79f0f736afc379319a73598388d9ab4943a9112e@f_auto.jpeg

“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

这三行诗,立刻打动了当时青岛大学国文系的闻一多先生。于是闻一多力挽狂澜,把臧克家收入校中。

事实上,闻一多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因为臧克家,果然是奇才中的奇才。

32fa828ba61ea8d331d72538f1172c42251f583a@f_auto.jpeg

他的人生,也一如他在考卷上留下的那三行诗一样,立足于现实,但不放弃希冀。

02
刊登诗歌、一波三折
在建国之后,臧克家便跟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创办了《诗刊》。

他们力求让当代年轻人,感受诗歌,感受力量。

他们辗转收录了不少人的诗,但刊登之前,必然要先经过作者的同意,其他诗人倒好说,凭借着他们多年累积的人脉,都能一一找到。

63d9f2d3572c11dff199da99073a7edcf603c2ed@f_auto.jpeg

可唯独毛主席的诗,他们实在毫无头绪。

毕竟当时刚刚建国不久,毛主席日理万机,收到的信件更是多如牛毛,要得到毛主席的应允,实在难如登天。

可思虑良久,臧克家和朋友们,还是决心要给毛主席写去一封信,但是由谁执笔呢?

几个人研究一番,最终由徐迟执笔,臧克家誊抄。

18d8bc3eb13533fab5f25fa7cbcee11340345b98@f_auto.jpeg

信中几人写道,目前手中的毛主席的八首诗,大多数辗转得来,未免有错,想请毛主席指正。

信很快便发出去了,可是迟迟没有等到消息,仿佛石沉大海。

然而《诗刊》的刊印一步步逼在眼前,就在几人不知所措时,毛主席的回信到了。

信中毛主席先是表达了歉意,而后附上了自己的订正过的原稿。

bd315c6034a85edfbfd2211e2c49152fdd54755e@f_auto.jpeg

毛主席此举让《诗刊》众人都非常感动,就在他们紧锣密鼓的准备刊印时,臧克家却发现了一点问题。

03
一字之分、终成美篇
臧克家心里琢磨着,要再给主席回一封信时,一通电话就如同甘露一般到来了。

电话里说,毛主席想要亲自见见《诗刊》的同志们。

那是臧克家第一次见到毛主席,但他却立刻被毛主席的平易近人打动了。

在听到毛主席对诗词的见解之后,臧克家瞬间放下心来。

bd315c6034a85edfd6e077162349152fdd547544@f_auto.jpeg

于是他对毛主席说:“我读您的《沁园春·雪》有一字不明白,原驰腊象一句中,腊字何解?”

毛主席一听便知道,臧克家自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于是他鼓励臧克家说下去。

臧克家便也直言不讳,“依我之见,应当把腊改成蜡烛的蜡,这样和上文的山舞银蛇自然是个对照。”

同为诗人,毛主席一听便赞臧克家学问深,改得好。

于是,毛主席亲自挥毫泼墨,重写《沁园春·雪》。

d1a20cf431adcbefa6d26800c8b232d1a2cc9fff@f_auto.jpeg

经过此一字后,毛主席和臧克家的交流更加愉快,两个人也逐渐成为了诗坛好友,莫逆之交。

尽管两人此后再无见面的机会,但是他们常常通过信件交流,直到毛主席逝世为止。

接到毛主席过世的消息后,臧克家顿觉五内俱焚,眼泪便也掉了下来。

但他知道毛主席最爱诗,于是便挥毫一首,以慰老友在天之灵。

6f061d950a7b0208462d6cfd01c4eedf562cc8eb@f_auto.jpeg

而《沁园春·雪》也变成了我们如今看到的样子,它不仅仅承载着毛主席的磅礴力量,也承载着臧克家和毛主席至真情谊。

所以闲暇时,让我们读一读《沁园春·雪》吧,期待着两位诗人能够在天上叙旧百年。

历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7 10: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学习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7 16: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7 18:33: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陈、邱两位版主的评语与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8 05: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精彩佳作!为您点赞!向您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15:36 , Processed in 0.03708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