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将军 于 2023-6-11 16:27 编辑
【连载 · 石门抗战】
石门县城保卫战②:国军第73军于县城东北地区奋起反击
暂5师驻扎双溪坪在石门县城东北,群山纵横,沟壑林立。在新关瓜子峪的金鼓洞和黑岩峪的召公洞,各有一股山泉缓缓朝南流淌,到笔架山下汇成一条溪流,然后冲出山门,向东南方向的一块平地奔流而去。这块平地,即是双溪坪。在民国时期,东起田家溪,西到棠梨溪,统称双溪坪。溪北部分有田家溪、毛家山、枧桥、川店铺、马鞍铺、留驾铺等村,溪南的沙洲部分是周家溪。田家溪再东2公里,就是临澧县新安镇。民国二十七年修通的常德~临澧~张公庙~新安~石门的公路,也是通过双溪坪。从新安至易家渡渡口,当时只有一条约2米宽的马路供马车和行人通行。双溪自古就是石门县城的东大门,澧、石驿道在这里经过,城东第二驿站即设在川店铺。在双溪坪,北面是青狮岭,南面是汉阳山(与红土坡山脉相连)。青狮岭的东端是青山尾,北方不远是新铺岩门口,青狮岭再东1里是十八节垭,连接毛家山、冉家坪、田家溪。青狮岭的西端即是现今的双红水库,西有笔架山,北为塘市。 二十世纪40年代,双溪坪是石门东面陆路通往县城的唯一通道,有咽喉要塞之称。以青狮岭、汉阳山为屏蔽,修筑战时掩体工事,埋伏部队,就形成一个口袋阵地,是部队打防御战的最佳战场选择。1943年11月2日,第73军暂5师师长彭士量奉令驻守石门县城,第15师、77师在新关、美胜桥集结。11月3~11日,先是第77师集结于笔架山~河口一带,第15师集结于螺丝坝一带,接着两师又分别出入松滋九里岗至澧县王家厂、石门笔架山至澧县大堰垱,然后与44军第161师分向大垱堰、王家厂、燕子山等处攻击日军。在第77师北上歼敌之时,彭士量立即将师部北移至双溪坪,第77师原有阵地除77师留有守军外,暂5师在临近县城的77师阵地也有部队协守。川店铺村的周家祠堂成为暂5师的临时指挥部。在周家祠堂南侧的咸池山(汉阳山东部)、西面的大尖山和塘市、以及县城附近的红土坡等地,都有暂5师的部队。为防日军攻击石门县城,暂5师将战场选择在双溪坪及附近一带。彭士量率暂5师在双溪驻扎期间,一方面开展紧张的军事训练,一方面紧锣密鼓地进行战前准备。部队不仅动员民工在山上挖战壕、筑掩体,也进行了战备物资的补充和完善了战斗调整。据双溪坪17队村民周祖强、周祖凡等多位老人回顾,当地村民觉悟高,积极支援部队抗日,配合部队搬运了弹药等军用物资和运送了从北方前线运回来的伤员。2015年4月13日,我们采访了石门新关老人王开怀。他说:第73军在青山尾打仗之前,我们被征调到青山尾修碉堡,当时各保都分有修筑碉堡的任务和派人修机枪洞。俺保要修4个碉堡。其实,我们修的碉堡不象电影里的圆炮楼,而是修在地下的地堡。地堡就是依据地形,选择山包上的一处洼地,在洼地上铺一排树,再在树上铺上青枝青草,青草上铺土,这样一个临时地堡就算修好了。当时第73军第15师的总指挥部设在新关熊家岗,他们在那里平地、修屋,用稻草搭棚,建有无数个工棚、伙食棚、指挥所,而我们修碉堡的地方是暂5师彭士量的驻地。 双溪坪之战1943年11月14日,战斗在双溪坪打响。日本军队首先出动飞机进行侦察和轰炸。据双溪坪当年目睹过的老人回忆,日本的军用飞机飞得很低,几乎是贴着树梢飞过,地面上的人都能看清飞机上的膏药符号和字迹,声响大得吓人。村民在躲避日本军队时,不知天上飞过的是何物,被吓得乱跑,但也有跑到空地上看稀奇的。疯狂的飞机不分军队和村民,见人就丢炸弹,只听得爆炸声四处响起,很多村民就惨死在飞机丢下的炸弹爆炸声中。从此村民再也不敢看天上的“大鸟”,学会了听到飞机的轰鸣声就钻进草丛中避难的防空本领。当时驻守双溪桥的是暂5师一个加强营。14日凌晨,日军从新铺的岩门口打了进来,青山寺那边的枪炮声,象炒包谷泡儿似的,十八节垭也枪炮声大作。不久,一队日军就进入了双溪桥境内,在经过双溪桥头时,踩响了暂5师士兵和当地老百姓埋设的炸弹,当场炸死了日军的几匹马,同时遭到守军的顽强抵抗,日军进攻受阻不得不后退。但他们经过短暂休整,又集中兵力发动了更为猛烈的进攻。经过激战,暂5师这个营伤亡严重,就一边战斗,一边撤向红土坡方向。日军也遭受到重大打击。日军占领双溪坪之后,进行疯狂的报复,不论男女老少,见人就杀,见妇女就奸淫,见房屋就放火烧毁,无恶不作。随后日军又把部队开上咸池山和红土坡,入侵石门县城。同时,暂5师与日寇还在青山尾、金鸡观、牛角尖、百步墩等地展开了激战。日寇出动飞机助战,并以重炮猛烈轰击,国军逐次向县城退却。《石门县志 · 大事记》(1993年版)载:“11月14日,国民革命军73军暂编第五师将士于双溪一带与日军浴血奋战。” 十八节垭与汉阳山之战 日军对石门县城是意在必得。横山勇非得打开石门这个南下的门户不可。1943年11月14日,日军以第3师团与13师团合围石门,集中优势火力猛攻守军阵地,并用飞机猛烈轰炸我军。在石门县城的城郊东面和北面,一路日军向青山寺进犯;一路向新安进攻;另一路猛扑街店子(今新铺街单子)。第73军的第77师和第15师虽然奋力抵抗,但难阻狂澜。第77师位于十八节桠的师指挥所被日军突入,第77师特务连拼死力搏,第231团连长赵绪伦见状,也亲率全连冲锋,杀入敌阵进行白刃拼杀,全连尽没。但这些英雄壮举,并没能挽救第73军。不久,日军又与驻守汉阳山的暂5师一个连发生了交火,交火中,炸毁房屋2幢,毁坏良田10多亩。当时有一家母女俩由于逃离不及时,不幸被两名日本兵强暴与危害。日军主力攻占汉阳山后,就向石门县城去了。
大尖山之战 14日拂晓,日寇猛攻大尖山的第73军阵地,战斗异常激烈。该地守军四连趋于艰难支持之际,忽见彭士量师长亲自督战。彭士量高呼:“不能让敌人进来一步!”全连官兵顿时勇气倍增,奋勇争先,杀敌立功。全体官兵在极端困难中发扬一贯的“和敌寇战至最后一个人,战至最后一颗子弹”的精神,一寸土一寸血,与日军浴血奋战。这一战,将来犯之敌歼灭过半,阵前血肉遍野。14日中午,一场更激烈的战斗打响,天上敌机疯狂轰炸,地面部队疯狂进攻。大尖山的守军经过多次战斗,伤亡严重,弹药得不到补充。在没有援兵和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守军只好边战斗边进行战略调整,撤出大尖山一带的阵地。
红土坡遭遇日军毒气11月14日晨,暂5师和第77师守军在双溪桥及附近一线,与日军展开正面大战,但终因敌人反复猛扑,双溪坪被侵占。彭士量把部队带到红土坡一带,重新部署,进行防御作战。14日上午,敌人炮击红土坡后,步兵开始轮换进攻,均被暂5师加强营击退,阵地岿然不动。这时,日寇疯狂至极,竞违反国际禁例,施放毒气,致使红土坡守军暂5师的一个加强营近千人壮烈牺牲。
未完待续 · 敬请关注
来源:石门县抗战史研究作者/唐明哲 冉永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