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89|回复: 4

我 的 学 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16 22: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上将军 于 2023-6-16 22:51 编辑

我 的 学 习
龚敏龙
    说到我的学习真是说来话长,还得慢慢从我的失学说起。
    1963年,我入读石门一中初中班,学习期间享受全额助学金及奖学金。1966年文革爆发,因父亲系右派分子,我在校所受待遇受到质疑。造反派认定学校领导的办学方向有问题——培养我这样的学生。于是,我于1966年8月14日被驱逐出校——失学了。
    1966年12月13日,忍着失学苦痛的我上了山,进了东山红茶场。时值全国各地疯狂焚书之际,茶场场部也堆集着大量准备焚烧的图书,我从中抽出一些书阅读。偶然得到的读书机会使我又快乐起来。后来,我拿来阅读的那些书又被收缴了。于是,我开始看那些可以公开阅读的书,如《矛盾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哲学书籍。我精读经典背诵名著,在书籍构筑的殿堂里痴迷地游走,以致能从头至尾背诵《矛盾论》,并使我终生受益。
    1970年端午节我又被第二次下放,从东山峰下到三板公社木山6队。我从上山到下乡共10年时间,做为一名“上山下乡”的知青,我对乡间艰难的生活感到惆怅彷徨、苦涩乏味。为了生存我去拖板车、学木匠,汗水使我的生活略显宽裕。于是,我又可以挤时间读书了。拖板车时,我的同伴在我认真看书时笑话我:“你手里拿的报纸上是黑芝麻,还是白芝麻......” 我一笑置之。
    在乡村学木匠,冬天的夜晚师徒俩常常围着火炕烤火,我便借着柴火的亮光看书。师傅也笑话我:“你捧起一本书翻过来翻过去,是认公母还是闻腥臭......” 我也一笑置之。
    其间,有一次阅读更加增强了我学习的欲念:1974年我在蒙泉水库工地做木闸门,在工地流动书摊买到了李瑞环当木工青年突击队长修建人民大会堂后写的《木工简易计算法》一书。我在其序言中看到他写的“计算木工活的复杂尺寸,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而我当时(指1957年)只有小学文化......我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掌握了数学、力学等理论知识......”我反复看着他在其序中所说的“我下决心抱起笔来写这本争气书。”这些话使我看到了人生隧道另一端的亮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的学习兴趣更浓了。
    若干年后,李瑞环成了全国政协主席,我常常拿出至今保存着的他写的那本书看看,“温故而知新”的感慨伴着“唯有独自知”的暖流在我胸中奔涌。后来,我被任为政协联络处主任,与三五友人相聚饮酒品茶,我亦如此调侃自己:“全国政协最高领导李瑞环是木匠出身。政协最基层的负责人——我也是木匠出身,都是靠的自学。”如此云云,甚为得意,不知天高地厚地张扬着以学习为乐趣的激情。
    1980年,我在县木器厂做木匠,休息时常睡在刨花叶中看书。因学习了相关文化知识,参加技术“百日大竞赛”时几次获立功奖,当年工资连升3级。
    1982年,我任县五交化公司驻常德办事处采购员,晚上参加市“工人夜大学” 学习,偶然得到师专赖汉屏教授的关注。自此,可以凭他写的字条在市区所有大专院校旁听了。
    1983年至1985年底,我任石门县驻广州办事处主任。我在友人的帮助下可以参加市区院校的旁听,亦可在广州图书馆自由进出学习了。
    1986年至1993年,我曾任县五交化公司、百纺公司经理兼书记。职务上的方便使我推开了许多学校的大门。我曾先后在省商学院、武陵大学、武汉大学学习,或为注册生或为旁听生我全不计较只要能学习便满意了。
    时光流逝到2002年,我已53岁了。年过半百,我退出了“领导班子”。当别人嗟叹“垂垂老矣”时,我决定提前退休——去读书。那年4月12日办了内退手续,第二天便报名参加电脑班的学习。我的同学全是乳香未散的童稚见我与他们同堂听课,下课后顽皮相告:“俺班上的一个同学跟俺爷爷的年纪差不多......”如是所云,似乎甚为稀怪。
    学会了电脑便拓宽了视野,我看到了石门县进修学校关于参加成人高考学习的告示。于是,我决定立即报名。
    2003年3月8日,我走进了石门县进修学校。陈校长闻知来了一个“老学生”,即刻赶到报名处——表示欢迎,给我鼓励。
    学校图书管理员打开库房,送我一句话:“你喜欢哪本书你就拿哪本。”
    张春梅老师扬起笑脸——递来一杯热茶。......
    凡此种种,使我感到迎着我走来的尽是腾腾热气。
    我感到自己走进了人生旅程中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可以无忧无虑地读书了。
于是,我决心珍惜时光发奋学习。
    往事历历,回味无穷。记得去湖北参加入学考试在学校乘车时,因我年岁已大不便与青年同学争座位,只得站在车中从石门至荆州。其间,有不谙世事者笑侃我:“八十岁学郎中——诊鬼......”如此云云,我全不当回事。但返程时,全车学生都纷纷提出给我让座位了——因为长江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罗昌智老师在考试结束后对考生说我考得好,叮嘱石门考生要找我对答案。
    这件小事,使我想到“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或许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吧——这场考试使我在返程中有了座位!
    我对那场考试有着许多的回味,记得考试时我没有带涂试卷题的B型铅笔,坐在我前面的一位小小年纪的考生迅速折断自己的铅笔递给我说:“伯伯,我给您一截。”话不多,意绵绵,也唤起我无尽的感慨——我连B型铅笔都不知道,不学习要落后!
    记得那天作文试题是:“阳光总在风雨后。”当我写到800字的界线时,我松了一口气,但一看手表还有20多分钟结束考试。于是,继续写。当我写完“我终于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当我即将愉快走出考场的时候......我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恰其时,宣告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顿时,我浑身松软了,极度的精神紧张使我感到全身没了一点力气,不能从座位上站起来。环顾考场,一室之中仅有一男一女两位监考老师,剩下的便是我这“老童生”了。泪水顺着我的鼻翼流进我的嘴角——酸甜苦辣咸,大概这就是五味俱全吧!那位女老师担心地问我:“您是不是生病了,医务室有医生呢。”亲亲切切,极为感人。即刻,那位男老师便上前把我从座位上扶起来。此刻,喜极而泣的我感受到的又岂仅是老师的那种动人情怀的关心呢!又怎不是通过学习而使自己感到满足的精神愉悦呢!
尔后,我成为长江大学一名认真学习的老学生。
    每一堂课,我第一个走进教室,最后一个离开教室。
    所有的课程,我一律录音,一律记笔记。回家后,一律重新整理笔记。笔记字数往往超过课本字数。如《文学批评原理》课本30万字,2004年7月23日上午由李丽君老师讲授始,连讲几天至讲授结束我全部录音,后来结合课堂笔记整理成学习笔记两大本近35万字,比课本教材多出了5万多字。又如听黄谋燕老师讲授《美学原理》录音19盘。课后我或去老师旅舍或伴其散步——继续请教,听到了课堂上难听到的声音。我的一位在湘潭大学中文系任教的友人曾来我书房,看了我的笔记本说:“妈的!全日制本科生也少有你这样下功夫的。”
    我的学习得到了很多热心人的帮助,长江大学李嘉宝副校长带队专程到我家鼓励我。
    著名学者余光中先生,北京大学黄恒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李树深教授,省商学院柳思维、胡绵南等教授,省作协唐浩明、李元洛、王开林、龚旭东等著名作家都鼓励我并给我提供了许多学习的机会,使我得到了去北京、长沙等地的著名学府参加旁听、参加湖南省中青年作家培训等许多学习机会。尔后,我便有勇气参加全国成人自学考试报考了《哲学》。
    我认真学习也使我赢来了服务社会的机会,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土壤学权威刘更另教授对我替他整理的讲话稿——表示满意。唐山电视台、梅州电视台录制节目,邀请我辨析旧史料、提供新史料后——表示满意。石门电视台邀我录制11集节目后——表示满意。
唐山电视台于在春同志,我并不认识。不知他从什么渠道知道了我,便给我打电话联系并以快递信件寄来介绍信说:“为纪念辛亥革命,我台正在拍摄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辛亥滦州起义》。……请给予大力协助和支持为盼。”我在电脑中发出资料并在邮局寄出文史材料,请他们既不要给我报酬也不要在片中署名。于在春同志甚为感动。他给我写了一封长信表示感谢,现摘录部分内容:“您好!首先感谢您对《辛亥滦州起义》纪录片的支持,我台与央视10台《探索与发现》栏目的工作人员……已进入该片的创作阶段,……初定在今年年底前……在唐山台、河北台、中央电视台10套播出。这也将是第一部全面反映发生于北方的这场旨在推翻满清政府建立共和国的革命的影视作品……可惜那个时代没能给我们留下多少照片和资料……您能惠赠用于片中,填补了一大空白和缺憾,也是对辛亥志士的最好的告慰,对先辈革命精神的有力弘扬。为此,我也代表创作班子再次致谢!”如此云云,情真意切。尔后,南昌电视台闵江同志给我打电话说:正在拍摄《建军大业》,希望提供一些史料。这位闵江同志我也未曾见面并不认识,也不知他从什么渠道知道了我的情况。于是我也迅速地寄出史料。
    2017年6月5日,我接到梅州电视台编导钟燕的电话说:正在拍摄《血战三河坝》纪录片,因资料缺乏而感到困难并说时间很紧急了。南昌电视台闵江同志要她赶快找我联系,要我提供史料,争取在2个月内完成上级交办的拍摄任务。她在电话中说:“龚老师,你最快什么时候能到梅州?我们领导说了,最好坐飞机来,我们给你报销飞机票……”这位钟燕同志我也不认识,但听她讲得诚恳而又急切。于是,我当即答复到梅州去。而且我郑重说明,我既不要报酬,也不要在片中署名。她感到,现在竟然还有我这样的“怪人”而对我之所说抱持怀疑。然而,我6月7日晚上9点多便到了梅州,6月8日上午,摄制组成员及我便赶到了大埔三河坝,开始拍摄当年红军战斗场景。接待我的人员身份不断“升级”,由当地纪念馆长到宣传部长……,这也使我很感动,更为自己平时的学习得到社会的认可而感到欣慰。我交给他们10多万字的史料及图片等,他们非常感激,要付报酬。我说:“我如果一要钱,我就马上不值钱了。”办完事后,他们要留我在梅州游玩休息几天,但我不愿麻烦他们。况且,他们确实时间紧迫非常繁忙了。于是我在天未亮明前,匆匆赶到车站独自走了。我实在不忍心让他们浪费时间来送我。后来,剧组凌奕同志打电话给我说:“怎么早饭都没吃就走了呢?……龚老师,辛苦您了,您来梅州给我们帮了大忙!……”说得情深语真,甚是动人情怀。我坐在车上,百感交集,庆幸自己的学习终于派上了用场。后来,这部影片获得“第23届中国纪录片长片好作品”奖。
    2017年10月31日钟燕同志以“编导手记”写了《千里之外的革命探寻者》一文,配以视频公开发表。在该文的结尾有这样几句:“……当时看着龚敏龙老人,我庆幸自己有机会来完成《血战三河坝》的节目,这不仅让我恶补了这段历史,更让我知道了……”后来,剧组凌奕同志告诉我:钟燕专门撰写的“编导手记”主要是写您的,是您帮了我们的大忙,填补了我们手中掌握的史料不足,而且时间又太紧迫了,认为您的奉献精神使大家都感动了……
    学习很辛苦。学习写文章也很辛苦,但更是学习的绝妙机会。在实践中学习,边干边学往往能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前两年,安排我撰写《石门雄磺矿土壤污染调研报告》初稿,这类文章知识性强专业术语多,我只得硬着头皮通霄达旦阅读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写出一万多字的初稿却阅读了100多万字的资料。虽然这篇文章弄得我头昏眼花,神魂颠倒,但却使我通过这次学习推开了新领域的知识之窗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坚持学习要有革命先烈的坚强意志。出生于石门县城的红军将领王展程,1929年在井冈山被民团用鸟枪打死,因残酷的战争年代不可能留下完整的资料,他的烈士身份很长时间没有确定下来。我接到辩析其身份并撰写纪念文章的任务后,即开始寻找史料。其间真是困难重重,几次想歇手不干了。但已经收集到的零星史料使我看到了他坚强的意志,他那忠贞的思想亮光也照亮了我的思想,使我坚持寻找史料10多年,终于完成了这一任务。当我拿着撰写的文章交给王展程的遗腹子王林涛时,他悲喜交集的样子至今历历在目使我感到人间处处皆学问。
    坚持学习需要淡泊名利谦虚谨慎,最忌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我曾应长沙黄埔同学会邀请,参加纪念抗战将领彭劢的会议并要我做主体发言。我原以为自己史料详实,但就餐时在与人交谈中得知自己撰稿中有一处硬伤性错误。我立即向人请教更改。否则,真要让人笑掉大牙。
    因此,我更体会到越是有知识的人越淡泊名利不显山露水,也便越能得到现实的认可。我完成彭劢的史料整理后,彭劢的亲属从上海给我来了一封信:“……从电视中见到你滔滔不绝,有声有色的讲述……使我非常感动,你终于自学成材,成为地方上有学问有地位的史学者了!你了不起……敬你三杯酒。……你退休多年,又不是从事电视广播事业的,要进入,去讲演,很不容易。可是你做到了,了不起……你谦虚好学……你永不停步的学习,你的进取如同18岁的小伙,……我说的都是内心话,不是故意捧场……”这些话我不觉得是假话,看着那封信感到自己虽没有信中写的那么“高”。但“永不停步的学习”这句话倒是说得恰如其分,也使我觉得更应该虚心学习,低调为人。我也更深刻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说得多么厚重而又辛辣!我在县党校得到10多位高校教授讲课录音材料后反复听读,谁知道?我仅听读国防大学乔松楼少将讲授《怎样争取讲好一堂课》究竟有几十次呢!
    坚持学习使其所撰文稿得到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当事者满意非为易亊!首先得要自己对自己的态度满意。我在撰写《中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先行者汪洋》时,遇到很多困难,有了“交差了事”的念头。但这是外事部门交办的一件涉牵境外华侨的事,市县领导很重视。我马虎交稿后都不甚满意。后来,我才认识到坚持学习,面对现实,学以致用,自己要对自己抱持负责的态度。实践迫使我端正了态度,在经过4年的资料收集和学习后,终于写出了文稿。后来,市人大主任莫道宏由县领导陪同在兰园宾馆宴请我,充分肯定了我的学习并鼓励我不停止学习的脚步。
    近几年,阅读习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看到要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及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创新理论等方面的论述非常精辟,体会到加强理论学习仍至关重要。因此重读在长江大学学习时的教材,如《文学批评原理》、《文论》、《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美学原理》等教材及录音,重读马恩著述如《巴黎手稿》、《费尔巴哈论》和《矛盾论》等哲学经典,并在2017年9月22日撰《加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调研报告交县老科协转市委政策研究室。
近十多年,我在学习、采访、调研、撰稿等过程中常常自费。凡是我单独承担的采编、调研及撰稿事项,我没有在政府财政报销一分钱。凡是我个人承担的事涉企业和他人的调研、撰稿等费用一律由我个人支付,也不收分文酬金。有人说“七老八十岁了,贴钱又贴力,合不合算?”
    我想,我原本是一个赶着骡马拖板车的苦力,一个拿着斧头做木匠的粗人,居然被称为“龚老师”,也以所谓“学者”身份参加许多论坛会,究竟有什么真才实学呢?学海无涯——还是夾着尾巴低调为人吧!我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有着许多人的帮助。当然,也有着自已的艰难的努力,或许这也算是“天道酬勤”吧!但归根结底还得说:感谢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否则,我还是只得闻着驴粪马尿的腥膻——拖板车。或许,我还是只得拿着斧头走在田间小埂去农户家——做木匠。
    回想我的学习,使我感到:
    青春没有年龄。学习可以唤回青春的活力。
    什么样的生活才有乐趣和意义呢?这是人们常谈不衰的话题,在我看来,不断学习并服务于社会,生活便有了享受不尽的乐趣和诉说不完的意义。
    70年的人生旅程过去了,我走过了坎坷品味着甘甜,使我更加理解了阿瑟·克拉克的这句话:“我永远都没有成熟,但我永远都不会停止成长。”于是,我把我的微信定名为:时学来——时时刻刻都要学习起来!

             常德市《学习之星》入选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17 06:37: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间处处是学问!是作者谦逊的诺言!
这么一位品德高尚的学者!是他苦苦追寻的是学习!读他写的文非常感动泪水长流!他的人生是那么曲折而光辉!全凭意志的坚强!向往的是知识就是力量的追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17 13: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龚敏龙老师:
您好!
读您的《我 的 学 习》,才知道:
您,不仅是位学习的超人,而且是位搜集、消化、吸收史料的狠人,更是位在学习上卓有成效的范人!
佩服您,学习您,致敬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17 13: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您虽仅年长我一岁,可却是我的学长、榜样!
您勤学有毅力,各方面都学有所得,太佩服啦!
我十分欣赏您,原来还是位了不起的学霸,并且在“文革”中,还背诵《矛盾论》!
真是太了不起了!
就冲这句话,我就得仰慕您一一
我精读经典背诵名著,在书籍构筑的殿堂里痴迷地游走,以致能从头至尾背诵《矛盾论》,并使我终生受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17 13: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超球 于 2023-6-17 13:48 编辑

我,桃源人,1970年9月,来石门修过火车站。
先是驻扎在石门砱肥厂,后是抽到团部,驻在老电影院旁边的工商所,协助秘书搞办公室工作。
1971年6月招工为中学教师,回桃源工作。
我总觉,自己当时当民工,是自觉吃的苦。可当老师呢,却是大糊涂教小糊涂,而且没有您那样,设法找到书读!
回望起来,嗟叹岁月,令人羞愧难当。
要不是工作十一年后,能考进师专读大专、考进师大读本科,就会碌碌无为一辈子!
遗憾,至老才认识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7 16:14 , Processed in 0.32486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