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3-8-24 15:33 编辑
写六合垸,大姓人家,彭氏家族算一个,但刘姓家族也不能或缺。我没有统计,感觉总人数可能比彭姓人家还要多。所以,我调查完彭氏家族(限于彭家湾)后接着就想了解刘氏家族。我写彭氏家族,即写彭家湾,基本上是一个祖宗即绪斗公传下来的子孙,脉络都还清晰。但刘氏家族不同,派系复杂,很难理清。我从我老家(六队)往北,即往肖公嘴方向了解起,尤其我熟悉的四队、五队,刘姓人家占很大比例,有一定收获。但从七队往后,我越来越不熟悉。以前的九队,有一个刘志文,是我复员到六合学校教书最早的学生,后来他和他的兄长刘志德都因病不幸去世了,我记得这件事,至今都很悲痛。这次问到他家,被调查的人能说出他们的父亲叫刘忠和,但其祖父是谁就不清楚了。我就只能存疑。这几天调查我的学生刘福久,柳暗花明,总算把问题搞清楚了。下面是我和刘福久电话聊天的纪要:
一、刘福久(1962年) 妻子 蒋志莲(枞杨树) 有两个女儿,都在上海工作。 二、刘福久的父亲、母亲 父亲:刘清明(1926—1983) 母亲张翠兰(约2005年去世),安昌五福桥人。 有子女:刘玉珍(曾在六合教过书,现住官陵湖) 刘仕平:单身汉,已去世 刘和平:有一个女儿,在怀化。 刘福久 三、刘福久的祖父、祖母 祖父刘官财 第一任祖母彭氏,故后,继任祖母谭氏。 刘福久的父亲刘清明(1926—1983)是第一任祖母彭氏生的; 第二任祖母谭氏夫人生儿子刘正星。 四、刘正星(刘清明同父异母的兄弟)有两个儿子; 刘东红、刘美红两兄弟都住县城。 五、刘官财的第二任夫人谭氏,原丈夫是长沙乔口人,姓刘,丈夫死了,带着不到两岁的儿子刘忠和到六合垸,投靠娘家的弟弟谭先贵(人称谭细满嗲)。之后改嫁刘官财为妻。 谭先贵(谭细满嗲):有一个女儿谭秀兰,招上门女婿邓双喜。 刘忠和(长沙乔口人)——刘志德(已故)、妻李桂香: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去世;大儿子李平,有工作。 刘志文(已故) 刘志喜(住下码头) 刘志元(六合九队,在码头上木材厂上班)
刘官财和谭氏夫人健在的儿子刘政星和夫人杨心珍夫妇的近照。
综上所述:刘官财两任夫人彭氏和谭氏,彭氏生子刘清明,谭氏生子刘政星;另有谭氏和前夫所生儿子刘忠和,只有两岁时由母亲带到六合垸,由刘官财夫妇抚育成人。严格说刘忠和是乔口人,出生长沙乔口。现在称乔口古镇,地理位置独特,位于益阳、湘阴、宁乡三地四县交界处,是湘阴、益阳北向省会长沙的必经之路,也是承接三地四县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桥头堡,毗邻湘江。水运发达时期,商贸业发达,是商人进行商贸活动的良港,故有“长沙十万户,乔口七千家”、“朝有千人作揖,夜有万盏明灯”之说。特别让当地人自豪的是唐朝大诗人杜甫晚年不仅到过这里,还留下了一首五律《入乔口》。下面是我阅读这首诗的笔记。当日,谭氏夫人是丈夫去世后带着不满两岁的儿子离开乔口,回六合垸老家投靠娘家亲友,难免悲戚,但总是有希望的,因为有襁褓中的儿子,有娘家的父老乡亲作靠山,还有自己的青春年华。 入乔口(长沙北界)(1) 唐 杜甫
漠漠旧京远,迟迟归路赊(2)。 残年傍水国,落日对春华。
树蜜早蜂乱(3),江泥轻燕斜。 贾生骨已朽(4),凄恻近长沙(5)。 【注释】 (1)这首诗作于大历四年(769)春,时杜甫从岳州乘船赴衡州途中。乔口,唐时潭州有乔口镇。《朝野佥载》卷六:“天后时将军李楷固,契丹人也。……天后惜其才不杀,用以为将。稍贪财好色,出为潭州乔口镇守。”《方舆纪要》卷八十:“乔江在(益阳)县东八十里。自资江分流,经长沙县乔口镇而入于湘江。” (2)迟迟:长远。《采薇》:“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毛传:“迟迟,长远也。”苏轼《送陈伯修察院赴阙》:“岂知二十年,道路犹迟迟。”赊:渺茫。张说《岳州作》:“物土南州异,关河北信赊。” (3)树蜜:晋·崔豹:“枳椇子,一名树蜜,一名木饧(mù xíng),实形拳曲,花在实外,味甜美如饧蜜。” (4)贾生:贾谊(前200年—前168年),洛阳人,西汉初年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汉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 (5)凄恻:因情景凄凉而感触悲伤。江淹《别赋》::“是以子肠断,百感凄恻。” 【诗大意】 京城迷茫遥远,归路遥远迷茫。 晚年依傍水国,就像夕阳面对春花。 酿蜜树上的蜜蜂早早乱飞, 衔着江泥的燕子轻斜飞起, 汉贾生的尸骨早已腐朽, 凄恻悲凉啊这儿靠近长沙。 【简析】 这首诗前二联自述近况。客居远方,旧京漠漠,归路迟迟,不仅遥远而且迷茫;晚年客居远方。残年仍要漂泊水国,就像夕阳面对春花。水国春花美,但仍是落日残年。末二联写感想。
【书名题字:徐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