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忘不了那些年年三十儿的那坑火 图片来自网上,感谢原作者 又是一年到,不禁让我想起了以前在农村老家过的那些年三十,想起年三十的那坑火。 那时候家里穷,没多余的钱买年货,除了买几斤花生和瓜子外,很多东西都是自己准备,像糍粑、麻花、蛋皮,倒也能过个温暖的年。年三十我们会起个大早,为晚上的守岁做准备,因为家里没有烤火炉,所以备柴禾和搭火坑就成了这天最重要的事。大约中午过后,妈妈开始做年夜饭,爸爸和哥哥到山上锯树、挖蔸(树根),这是一项大工程,一夜的柴禾都要准备好,回家后把树又锯成段,在屋里用树搭一个约两米长,一米宽的火坑,在里面倒上些灰,防止把地面烧坏。把备好的柴禾搬进屋待用,我则给妈妈做帮手。等贴完对联、为祖坟送好亮(为已故亲人送上香蜡纸,有的三十送,有的初一初二拜年)、在各个屋点好香(特别是有鸡和猪的地方,祈求来年家禽长得壮)、吃完年夜饭大约七点半,全家四口围坐火坑,用干柴引火,慢慢地加活木,等大火旺起来,春晚也就开始了。
年三十火烧得越大,来年一切都会很旺。这么大的火坑,放好柴,火苗顿时像泉涌一般喷出一米多高,大火熊熊燃烧,火光充屋,跳动的火焰照亮了昏暗的屋子,温度骤然上升,甚至让人无法近身。其实它的作用不光只有烤火取暖,妈妈在旁边搭好撑锅,烧水、煮蛋、熬猪蹄备宵夜。我和哥哥找来红薯、糍粑、肉片、鱼等能烧能烤的食物,或放于一边慢慢烧,或用铁丝串着烤,等熟后蘸上豆腐乳之类的腌菜,那味道如今想起来都让人垂涎三尺。
年三十整夜是不断火的,下半夜两三点钟,我和妈妈睡了,爸爸和哥哥依然守坐在火坑边,加柴续火,好让新年有个好兆头。
我们四人一起围坐火坑的情景定格在了2001年,哥哥当兵十多年,我也出嫁了,现在家里用起了烤火炉,方便了不少,但那火坑熊熊燃烧的大火所散发出来的年味与温暖至今烙下印记,那是一份永不褪色的美好画面,也是我一生对年三十儿最为淳朴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