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政协邱渭波 于 2023-8-18 16:26 编辑
文化之花盛开在新农村 邱渭波
周家店镇位于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东北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杆之一。境内环境优美,有着“三山一水三分田,三分道路和庄园”之称,这里有优质水源,五个湖迫镶嵌在低平地带,十五座水库有序分布在丘陵地区,四百个山塘星罗棋布在各个村落,能足够滋养平湖几万人口和两万余亩土地;这里有天然氧吧,山村群山层峦叠嶂,平区湖水如镜如烟,空气清新,风景如画;这里有发达交通,省道S311纵贯全境,常岳高速横亘其间,水泥柏油公路串村连户四通八达;这里有旅游景点,创建起张家庄等五个宜居宜游的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点,挖拙出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常年游客不断;这里有可观经济,全镇有三家建材生产厂、三家农业生产公司、五十多家农业合作社、二百多个家庭农场,经济发展态势稳健,老百姓的收入也达到不错的水平。这里还开发有茂密竹林、连绵茶山、生态公益林、品种繁多的水果园,给优美的环境更添了雅致和魅力。 这里最具特色的是其文化之花开得红红火火,热热烈烈。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支撑
说起周家店,那是在十镇八乡、方圆百里都知晓,因为她历史悠久,名字远扬。相传在明朝永乐年间,有一周姓老翁在此处河坡上开了一家小酒店,招徕河里过往的船商,被人称为“周家店”,其后人代代相承,接续经营,因此名声传响,遂成为这块地方的代名称。而且,这里的文化底蕴丰厚,历史文化古迹众多,有距今几千年的大溪文化等十处古代历史遗迹,有周士屠沽等周士八景。特别是从大革命开始的这里近百年的革命红色文化为周家店注入了传承不衰的红色基因。
挖拙红色文化为发端
常德地区是革命老区,早在一九二五、二六年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在整个常德地区蓬蓬勃勃地兴起。常德城是当时常德地区革命运动的指挥中心,同时它又是常德县(现鼎城区)的县府,因此,常德县的群众革命运动更是走在全地区的前面,而周家店在常德县农村来讲,那是革命打头阵,运动最热烈,群众最积极的地方。一九二六、二七年间,在这里,成立了全县农村最早的地下党支部,发展了一批地下党员;在这里成立了全县农村最早的共青团支部,有不少农村青年加入了团组织;在这里成立了全县农村最早的农民协会,会员达到一万多名;当反动派对群众革命运动进行残酷镇压并在农村清剿革命人士时,1926年6月下旬,常德县农民协会在周士福音堂成立了武装暴动总队,又是在这里武装打响了全县反“清乡”的第一枪;在这里有十九位烈士为民族解放和复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些生动的革命史实和英勇烈士的名字青史留芳! 周家店镇党组织将这些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挖拙和采集,并整理、编辑成书籍进行宣传,在革命的发端处建立纪念碑、给每一位烈士树碑立传,并且开展“送红书、读红书、评红书”活动,将《常德市鼎城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常德老区.鼎城专集》及本镇编的红书发至每个村(社)和全镇各个中、小学,组织全镇人民认真学习,同时又开展以“送红书、唱红歌、颂红诗”为主要形式,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助力老区振兴”为主要内容的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的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全镇群众踊跃参与,大家用诗歌、绘画、图片等文化表现形式,多方面、多层次地表达对革命的歌颂之情和对烈士的崇敬之心。全镇人民铭记党的恩情,牢记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永远跟党走,用高度的热情和积极性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在红色文化染红了这片土地,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上传承着,红色的沃土滋生着社会主义现代文化之花的蓬勃怒放。
社会主义文化之花在盛开
走进周家店镇,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文化气息,在红色文化熏染下,各种优秀文化活动在全镇全面开花。参观周家店镇内外场景是满满的文化氛围,镇里办有红色文化展室、诗歌展示墙、书法绘画摄影展室、樊溪诗社和各类文化协会的招牌等繁多文化组织及宣传展示平台,调动着全镇人民参与投身的积极性。 诗歌诗词。镇里成立有诗社,名叫“樊溪诗社”,2003年组建,2006年成立,有会员200多人,并于2007年开办了期刊《樊溪》,每年出版一期,至今已出版19辑(其中有三辑增刊),共印刷25500余册,书写主题都是党的新方针、新政策、改革开放的新成果、农村新发展和新鲜事等,满满的正能量,而且诗歌质量也很高。投稿中,有很多是农民诗人的作品,这些人,下田插秧割谷是农民,上坎捉笔是诗人,颇有诗人风范,且成果丰硕,诗社先后有10多位会员出版了个人诗集,有几位还出版了多集,如《夕阳樊溪》、《九岭村小草》、《九曲清流》等一部部既充满家国情怀又富有乡土气息的诗集,都是诗香千里,韵味流长,丰富了祖国的诗库。诗社在全镇各个村(社)建立诗教网点,培养了一大批作者。镇里还通过樊溪诗社编辑出版了与当地有关的文化书籍《婚礼.婚俗》、《周家店镇民间故事》、《周家店镇民间歌谣》、《周家店镇民间吹打乐》,使地方的乡土文化得到弘扬。还制作微刊、美篇等来宣传“美丽乡村”。周家店镇由于诗意浓郁,2012年6月获得“湖南省诗词之乡”的光荣称号、2012年7月又获得“中华诗词之乡”光荣称号,并于2012年、2016年出席了湖南省诗词学会召开的全省诗歌、诗教先进表彰大会。 书法绘画。镇里在2008年成立了“天门书法协会”,目前有会员40人,其中有国家、省、市、县各级会员多名。他们经常开展书画作品交流、展览等活动,连续15年为当地群众义务书写赠送春联16万余幅,并且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众多书法、绘画、篆刻作品,同时通过节假日、寒暑假办班培养书画新人。多人作品在国家、省、市、区里摘金夺银,各级各类媒体予以报道。 老年网宣。常德市有一张亮丽的名片,就是老年网络宣传协会,它所创办的“正扬网”在全国颇有影响,其网络组织已延伸到全市的县(区)、乡(镇),其会员已分布到城市和农村。因此 ,周家店镇于2021年5月12日成立了老年网络宣传分会,现有会员18人,是全市成立分会比较早的乡镇。他们把乡村退休干部、学校退休老师、企事业退休人员,通过现代先进的宣传工具,利用现代网络宣传媒体组织在一起,发挥各自的能文、能诗、能书、会画、会摄的特长,在“正扬网”这片新媒体天地扬鞭驰骋,挥发余热,弘扬正能量,展示新生活,歌颂新时代。这些会员至今已在“正扬网”各个专栏发表各类作品5000余件,发帖10万多件,精品率比较高,部分作品还进入了省和国家级媒体。周家店老年网络分会由于成绩突出,在全市和全区都受到表彰,有着较高的声誉度。 这里的社会主义文化之花繁荣烂漫,以上只是撷取其中几片精彩的花瓣。周家店镇先后被国家文化部和湖南省授牌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湖南省文化艺术之乡”,2020年又被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的称号。文化既是精神生活,也是物质生活,精神变物质,周家店镇在这些优秀文化的推动下,建设起了常澧云观、雄城碧水、挂蟒油茶、龙岭夭桃、八宝画廊、瓦屋边贸、张氏庄园、五福丰韵等周士新八景,为旅游业增添新彩;工、贸、农经济正跃上新台阶,人民的生活正一步步提升。全镇上下是政通人和,安居乐业,人民的幸福指数很高。 周家店镇可谓是“田间地头入诗行,绿水青山着翰墨”,出门见文化,推窗见诗意,家家是风景,处处如画屏,文化入人心,人心生希望,希望促奋斗,奋斗好梦成。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愿社会主义文化之花开遍所有的新农村,将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
2023年8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