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九七七年至一九七八年在石门县杨柳公社从事行政工作, 当时规定公社干部都要进驻大队, 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那两年我就住在杨柳公社大栗大队(现合并为雁池乡长湾村) 九组覃正俗家, 时隔45年,我今年8月18日专程去看望了二老, 得知二老都是奔百岁的长寿老人, 特对其作了一番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覃正俗出生于1925年4月7日, 现年龄己进入99岁;
夫人张戌娥出生于1923年10月10日, 现年龄己进入100岁。他(她) 们结婚近80年,生育有6个儿子(道仙、道海、道文、道兵、道武、道满), 加上媳妇、孙子12个,20口之家, 可谓儿孙满堂。近80年的夫妻生涯, 他(她) 们一直居住在原杨柳公社大栗大队九组的黄土坡上。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qoDsda9RFzq60xHPOSEmqbnp6riaJrP18UOtn9UVbJ94qbm16le7aXr6ibBnKQOVllWliaLpNhMvEGkSfWTq61uhw/640?wx_fmt=png)
二、生活状况:
覃正俗老人中年时是生产队长,每天一清早为家中备好一缸生活用水后(所住地取饮用水需在300米以外,逢天旱则要去1000米以外), 便招呼社员出早工, 一天忙到黑,常常很晚才归家; 包产到户后,他才轻松地只忙自家责任田。如今他身体仍较好,精神也还好,只是耳朵有点背,勤劳了一辈子的他,现在依然闲不住,没事总要找点活干,种点小菜或栽几蔸药草, 用废旧布条编草鞋或用竹皮扎扫帚、刷帚打发时间。老人喜欢赶场(赶集), 每逢天气晴好的时候,他都会挑着自制的扫帚、刷帚、草鞋慢步20多里去所街集市叫卖, 收获几元到十几元钱, 再买点盐酱和烟卷, 高高兴回家。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qoDsda9RFzq60xHPOSEmqbnp6riaJrP18bQd4A7rvUKEV6Q2jMJ1a2MjRBHiaBWeCia1pm9Aibj6k69KricgP1iawBRA/640?wx_fmt=png)
张戌娥已是百岁老人了,年轻时曾是家庭主妇, 先后养育6个儿子, 为其一家操持吃、穿、用、住、行而忙碌, 侍侯完公婆; 侍侯儿子、侍侯孙子、还要侍侯丈夫、 以及亲朋, 可谓劳累一生。操劳过度的她,现在身体状况不是很好, 除吃喝拉撒还能自理外, 就作不了其它事务。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qoDsda9RFzq60xHPOSEmqbnp6riaJrP18qv81oxakvptp8eXB9nVR1Aia3ukEpbxkLEx7JpiaWhYD4icH0W7R3wm1w/640?wx_fmt=png)
他(她) 们夫妻二人,为减轻后人负担,不愿与儿孙共同居住生活, 仍住在一边, 自食其力。勤劳一生的他(她) 们, 要凭自已的意志和生存能, 共奔百岁长寿。
三、小结:
1、百岁是人生的美好境界,不是可望而不可及。应该说石门西北这块土地是有利于滋养百岁寿星的,长寿能够更多地享受生活,享受社会发展成果。“人生百岁不为奇”已经是现实,在当今社会已经进入老年化之时,每个人都应该把健康长寿作为人生的追求。而我们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则应当更多地注重以人为本,把促进健康长寿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特别是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绿水青山,饮食安全,提供更多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精神文化,使石门的生态环境更加美好。
2、百岁长寿有规律可循。作为每个人来说,“志闲而少欲”,节制自己的欲求,保持较为超脱的心态,不为物欲所扰,保持恬淡心境,可使自己达到身心健康。而过度的欲望,则会造成我们身心的损害。他(她) 们拥有一颗平常心,乐知天命,豁达面对人生砥砺,具有良好的个性、合理的膳食、适当的活动、作息有序,和谐的家庭环境和邻里关系、有病早治又不作过度治疗等是长寿的重要因素。
作者:严清华 石门县老科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