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53|回复: 5

读王渊渊散文《垃圾堆中拾来的“宝”》拓展开去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28 12: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上将军 于 2023-8-29 08:46 编辑

读王渊渊散文《垃圾堆中拾来的“宝”》拓展开去说
王泽清
    浏览研《九澧》总42期目录,发现散文天地中有一篇王渊渊的散文《垃圾堆中拉来的“宝”》,我便丢开其他栏目,反复研读了这篇短文。
    我和王渊渊原来并不认识,那是在郑洞国中学落成以后,学校向外界征稿时,不知渊渊君怎么想到了我,也不知他是如何知道我的手机号码,竟然邀约了我。
    来到赴约地,应约者一共15人,全是县城的笔杆子。中午,15人来一家高档餐馆。主事者还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包“和天下”的香烟,一个500元的红包,我不由地受宠若惊。
    我在和谙人事时,就为自己订了一个做人的仗条(座右铭):“尊重每一个尊重我者,藐视每个藐视我者”,故此,从那时起,我便由衷地敬重王老渊渊。
    有人曾说:“好题一半文”,题目是的文章的门楣,《垃圾堆中拾来的“宝”》这个题目读来十分平实,似乎没有商店招牌的亮点,我还是本着“敬我者,我恒教之”的心态反复精读了它。
    书读三遍以后,我终于发掘出了我的十点感受和心得。
    其一、是我和王老有共同的秉性和不同的天赋。两个人都很爱书,而且很苦欢读书。而王老还爱好文艺,并兼爱练筆,而我对文艺一窍不通,只有单一的喜欢啃书。
    其二、是书的价值:王老视书给了他力量和智慧,而我只觉得是书(知识),给了我冒失胆子一一
    我敢质疑名言。读高中时一次上语文课,老师引用但丁的话:“人可有傲骨,但不可有傲气”,来教育我们。我举手发言:人无傲气,何谈傲骨,难道傲骨不是傲气的升华!老师一时语塞,拽下一句话:“你这就是傲气”,顾自讲课,让我足足站了30分钟。
    我敢藐视大家:有人盛赞迅哥儿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伏首为了需子牛”,指说这是警世的格言。我说,一个人活到了令千夫所时还敢“横眉冷对”,脸皮必定很厚。
    我敢考问历史:“一代君王,权倾朝野,却没能给黎民百姓带来丁点福祉,后辈也不称道的。由此,我盛赞江泽民“以德治国”的理念。
    再次,我俩都爱很读书。所不同的,王老读书是为了解惑,是为了敬业,是为了让书为他赠添智慧和力量,像灯塔一样照亮他前进的路”。而我少时读书,本能驱使;壮时读书,秉性依旧;老来清闲,读书只是为时间快乐,度日而已。
    其三、纵观我80年人生,书(知识)似乎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大好处。这几年读书练笔,还搞得负债累累。
    其四、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我常常自嘲我爱读书达到了不要命的程度。
    一次走路看书看得着迷,被一辆小车把我撞成了飞行侠,足有一丈多远,可能是爱读书的人命大,竟然连皮都没破。司机下车,一脸惊愕,恐慌之余,和谐地说:“这位爷爷这么喜欢看书,我想请你为我打个报告,就说小车如果撞死走路看书的人,不负法律责任。”我一时语塞,无言以对,只好一笑了之。
    其五、我有夜间打电筒看书的习惯。往往闹得怨声载枕。每当这时,老伴纷然,愤慨地说,我要你将来一定要死在书里!
    可叹的是,老伴一介农妇,不懂佛(魔)咒,我今81年了,还是没死。我是想,要是一个人真能死在书里,即使不能流芳百世,也是不会被历史诅咒的!
    其六、平心而论,书(知识)还是给了我很多好。就说我现有一份退休工资,难道不是有赖于它!
    其七、尤难忘,上个世纪,我靠她开创文明家族,5个儿女,就有三个登上高等学府,由于我为她们铺垫了这个台阶,现在一大家一十九口,其中,有教师、有公务员(正处级),有医护,有企业老板,还有赴欧洲求学的洋学生。
    其八、我是一个性格急躁的人,书总能为我缓解焦虑。一是在牌坊等对手站也不是的时候,只要手中有书,对手自然而至;二是在暑天吃酒送情的时候,头上有骄阳,身边有
热浪,度日如年的时候,只要有书读,便会觉得凉爽多了,厨房帮工的手脚也会骤然地麻利起来。
    其九、好文章最耐品耐读。纵观全文,我特别喜欢并背下了这样两段话:“她为我乐中助兴,悲时解愁,难以明理,惘处示道”。“回到家中,一杯淡淡的茶,一室柔柔的光,一曲悠悠的歌,或靠在床头,或伏于案边,一页页轻轻翻过时,自己便完全融入了书中,那种远离喧嚣,远离凡俗的心境,如偎岩老衲的静谧,卧听松涛,静观红尘,物我两忘,内心即有难以言表的满足和愉悦。”这样可圈右点的文字,显示了王老独到的笔力与才华。
    第十、王老为党工作42年,工作也有多次异动改行,但他干一行爱一行,曾被评为全县十佳政法干警和全市优秀人民警察,这是王老的勤奋与建树。
    退休以后,王老热衷于关心下一代事业、慈善事业和老年事业,为社会奉献余热,对于家庭也不离不弃,善待病妻,携手寒暖,这是王老的人品。
    王老是我的人生典范,我视王老为暮年知己。


                                         2023年8月23日于石门

作者简介:
    王泽清,男,现年81岁,石门县磨市镇南岳寺人,教书育人一辈子,并热爱文学,他退休21年中把写作当乐趣,仍坚持笔耕不舍,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并有8本专著正在计划出版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8-28 12: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简介:
    王泽清,男,现年81岁,石门县磨市镇南岳寺人,教书育人一辈子,并热爱文学,退休21年中把写作当乐趣,仍坚持笔耕不舍,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并有8本专著正在计划出版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28 13:35: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欣赏,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28 21: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向王老师致敬!向王老师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28 23:17: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佳作,为老师点赞,向老师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29 09: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09:08 , Processed in 0.03404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