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311|回复: 9

创新创业富乡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29 19: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田野春色 于 2023-8-30 12:00 编辑

创新创业富乡亲
——记汉寿县酉港镇优秀青年农民、湖南万湖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代华群

(通讯员 田明时 王道富)

      初秋时节,微风轻拂,笔者兴致勃勃,慕名来到洞庭水乡太白湖畔的汉寿县酉港镇幸福村采访,只见大片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目之所及的水蛭、家禽养殖,莲藕荷花盛开,稻鱼共生,硕果累累,静待秋收。短短10余年,幸福村从昔日的低产之地变成了如今远近闻名的农业生态高产基地,美了乡村,兴了产业、富了村民。这一切翻天覆地的变化,都得益于村里出了一位创新创业明星——湖南万湖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代华群。

微信图片_20230829181114.png

代华群在公司办公
      
   代华群,1978年11月出生,1994年在酉港中学初中毕业,16岁的他因家庭困难,抱着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想法,便开始在江苏苏州、湖南长沙、广州、深圳等地打工创业,开展餐饮、推销产品等,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艰辛的创业。创业之初,困难和艰辛超出想象。人生地不熟的他,克服各种困难,奋力打拼,用诚实服务,良好信誉,踏实吃苦的精神,感动了一个又一个与他接触过的顾客,他创办餐饮和产品推销市场逐渐变大变强,不久赚了20多万元,收获了人生创业第一桶金。

微信图片_20230829181236.png

代华群创办的公司

     情系故土,回归创业,这是每一位有志游子共同的桑梓情怀。经过十余年闯荡打拼之后,已成为商界成功人士的年轻人代华群,回报家乡的兴业梦也越来越强。2012年,汉寿县政府和酉港镇政府号召在外经商成功人“人回乡、钱回流、业回创”。受“回归”工程的感召,怀抱建设家乡、回馈家乡,立志改变家乡落后面貌,造富父老乡亲的愿望,代华群回到了他土生土长的汉寿酉港镇幸福村,开始了第二次充满激情的回归创业。   
     思路决定出路,眼光决定未来。2012年,回到汉寿酉港家乡的代华群,在综合考虑区位、政策、市场三大因素后,最终选择水蛭、家禽、鱼养殖和水稻、莲藕产业开发这条绿色生态发展之路。自主创办起湖南万湖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代华群为董事长。首先,他开始水蛭养殖。水蛭,又称蚂蝗,通常生活在稻田、池塘、河滨中,靠吸食水中的浮游生物、软体生物的乳液为生。它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特效药物,是祖国医药宝库中的一味中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也有记载。但是即使水蛭有诸多神奇功效,很多人看了也还会害怕,甚至怕沾上它就会被吸血而伤身,人人避之不及。

微信图片_20230830084445.png

代华群在车间检查指导工作  

微信图片_20230829181328.png

代华群创办大棚养殖蚂蟥基地一角

       然而,代华群经人介绍,了解到江苏省吴江却出现了专门的水蛭养殖中心,稳妥推进水蛭养殖的同时,增加农民综合收入,带动周边农民发家致富,他从此萌发了水蛭养殖致富的梦想。
       回到家乡后,代华群搜集资料,并先后到多地继续调研考察。他在市场上看到一斤水蛭可以卖到五六元,一亩地可以养殖两千斤左右水蛭,这样一算,每亩能卖上万元。又找专家咨询,发现水蛭确实是紧俏的药材原料,且生长周期只有3至4个月,相比中药材要短很多,随着市场需求量逐步变大,价格也在逐年上涨。他决心要全力打开饲养水蛭致富之门。在自家建了不大不小的一个水池,然后便是不断地往下放水蛭进行养殖,足足放了有六百斤的野生水蛭。可是他这般无脑的行为在几个月之后便有了惨淡的结局,由于养殖密度过大,几乎九成的水蛭都在水里直接腐烂了。那个池子散发的臭味让代华群一辈子都忘不了。因为经常跟水蛭打交道,他身上沾满了这样的臭味,就连平常跟村里人走得近些,也会被人吐槽。

微信图片_20230829181354.png
代华群在养鱼基地
       之前在打拼时他也交了许多朋友,但是在他回老家养水蛭后,很多人都跟他断绝了来往。妻子和亲戚又责怪他不该回乡创业养水蛭。但代华群始终“认为创业不可能没有风险,只能坚持才能成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下了决心,坚定信心,一定要将养殖水蛭的事情做好,才能让那些看不起他的人后悔。并且这次的失败也让他看清了一件事,水蛭就算生存能力再强,也一定要有生存条件以及专业养殖技术的支持,不能盲目地乱养。
      为了解水蛭的生长规律,他先后翻阅很多本书,日夜观察水蛭三个月为找到水蛭养殖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办法,他尝试了泥塘、钢架箱、用养螺饲养等多种养殖方式,从最初的大塘网围泥地养殖,到集约化大塘网箱养殖,再到无土立体水泥地高密度养殖直至目前的陆基可移动“保险箱”养殖,经历数次改进,让水蛭成功实现在多种环境下的人工养殖,并首创水蛭从幼苗到成体养殖80天的重大突破,卵茧孵化率和幼苗成活率均达95%,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微信图片_20230830084501.png
代华群在大棚养殖基地

       到了2022年,先后投资80多万元,他的养殖面积扩大到了40多亩,还创造了销售额四百万元的惊人成就,而接下来他又不断创新,开展养殖加工一条龙,创造了水蛭更多的附加价值,和老乡们一起将水蛭产业发扬光大。
       拓宽门路,带动乡亲共同致富。创业成功的代华群不忘初心,牢记企业家的使命与责任,致力于为家乡做贡献,带动一方百姓为了扩大水蛭养殖加工门路,他陆续投资200多万元,扩大养殖场,储存冷冻库、保鲜成品库、加工房,添置大小机械运输、烘干设备等20余台。同时还开辟了家禽养殖场每年养土鸡2000多只,扩大高产水稻面积20余亩,莲藕10余亩,鲜鱼养殖3亩,每年创产值800多万元,解决周边剩余劳力就业50多人,每月每人工资不低于4000元以上,最多的达6000多元。同时,他对一些特别困难的农民朋友列是关怀备至。如本村有一位年轻农民,妻子常年生病,本人又患有糖尿病,子女上学和家庭生活困难等等,从前些年开始,代华群对他特别照顾,先是把这位年轻人安排在本公司打工,每月工资6000元,平时和过年过节还特别予以资助。使他一家很快摆脱了贫因,还清了债务,变成了富裕户。
        感恩家乡,当涌泉相报。代华群自己富了不忘带动乡亲富,乡村变。历年来,他十分关注关爱公益事业,总是用实际行动回报父老乡亲,每年春节还捐款捐物,走访慰问孤寡困难老人,以自己的爱心善心撑起了一片绿荫。今年,镇里龙舟竞赛,代华群还带头捐款,支持鼓励乡亲开展龙舟竞赛,活跃乡村文化生活,村里和农业生态园修公路投资近20万元。
       扬帆创业十余载,科技兴农立潮头。如今,代华群,继续探索乡村振兴、农业科技新路子,用诚信与热情照亮自己和周边农民的农业致富征程,他的造福乡亲梦、美丽乡村梦,已经成为他不懈地追求……。有耕耘,必有收获。代华群多年辛勤努力,付出的汗水,所取得成绩,先后受到上级充分肯定,他先后被誉为“新农村建设优秀个人”“脱贫攻坚先进青年”“创新创业带头人”等称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29 19:47: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欣赏,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30 08:48: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30 08:50: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多报道农民典型!为好新闻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30 08: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酉港镇优秀青年农民、湖南万湖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代华群的创业精神点赞,为田主任好通讯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30 11:08: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村振兴是当务之急,此帖很有鼓舞作用,大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30 12:32: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欣赏,学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8-30 16:23: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们各位点赞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31 16:54: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创业者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31 17:03: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14:21 , Processed in 0.03911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