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505|回复: 0

老家六合垸·湖南省首批女拖拉机手潘启慧(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31 18: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3-9-15 11:27 编辑

152205aj56jpho566cngv2.jpg
湖南省首批女拖拉机手潘启慧(二)

嘉禾人民广场.jpg
嘉禾县人民广场
2015年11月19日,笔者赴连州参加全国刘禹锡学术研究会,
特意到嘉禾县委拜访曾经一起到南昌参加全国党史人物传审稿会的彭水生先生,史志办李运良主任
告诉我水生先生已经因病去世了。出大院拍摄,留念。万萍告诉我,潘启慧是这年的元月8日去世的。

        潘启慧自幼是一个乖乖女,活泼,阳光,向上。但她的身世却复杂,甚至可以说是悲惨。
    她的生父刘正金,是地主,土改时被镇压。父亲死了,母亲为了养活孩子,跟了一个男人,怀孕了,她实在承担不起这新增加的负担,只得堕胎,当时技术不行,不幸死了。潘启慧兄妹彻底成了孤儿。
    生父的家也叫六家渡,是安尤的六家渡,和六合垸只有一河之隔。这条河是家乡的母亲河,称虎渡河。年近80岁、曾担任过六合大队书记的卜公银回忆说他家一度住安尤六家渡,和刘正金家是邻居,刘正金家开木坊,很发财。六合垸的陈荣华和自己的后来成为妻子的童养媳王冬儿都是刘正金家里的帮工,陈荣华从看牛起,到后来当长工。我说他土改时被枪毙,肯定有土匪身份,卜公银说没有,刘正金却给人绅士形象;王冬儿的后人陈三元告诉我,她母亲生活讲究,家里的踏板总是比别人家里的干净,就是受了潘启慧的母亲的影响……潘启慧被收养,是因为驾船的养母覃金秀和生母熟悉,曾经以姊妹相称过。


182132gjhrfm8j0fwte2ru.jpg
潘启慧(1971年春节摄于嘉禾)

    潘启慧的养母覃金秀,老家“西边山里”,实际是石门的,土家族人,哥哥秦道银,住六合七队。潘启慧姓潘,是跟覃金秀的第一个丈夫潘玉宏姓的。潘玉宏是浏阳人,怎么到安乡的不清楚。他是二婚,前妻有一个儿子叫潘启贵,于是妹妹就取名潘启慧。兄妹一起生活时间不长,潘启贵参加了志愿军,后来在部队当卫生员,转业后回浏阳当医生。潘玉宏后来去世了,覃金秀又改嫁了一个叫揭斌臣的男人,人们称呼覃金秀做“揭家婆婆”。至于她曾经有一个男人叫潘玉宏是我最近写文章才知道的,我一直犯糊涂潘启慧是“揭家婆婆”的养女,怎么会姓潘的。
    揭家婆婆的第二个男人揭斌臣就是安乡本地人,熟人给我介绍时方便了解,往往补充说:“他的弟弟是县城关镇镇长揭南山”,其实我并不知道揭南山。后来揭斌臣也去世了。这时潘启慧已经在嘉禾农机化局工作。揭家婆婆即覃金秀又接了一个儿子叫陈本福。万超苗说这个儿子是挤进来的。1977年六家渡修大桥,陈本福是安生的民工,住在“金婆婆”(揭老头去世后的称呼)家里,陈本福有打铁的技术,认为六家渡码头便于他的发展,苦苦哀求金婆婆收留。金婆婆只好求“万队长”,甚至请万队长的母亲都出面说好话,促成了接儿子这件事情,潘启慧虽然心里不赞成,但自己又没能力解决母亲的孤独,也不好反对。听万超苗告诉我,因为接了这个弟弟,潘启慧回来的时间更少,有时几年不回来一次。
省农机校女同学合影(1969年).jpg
省农机校某班女同学合影(前排左二为潘启慧)

    前面我曾根据当时的学制推测:潘启慧1953年发蒙读书,初小毕业在1957年8月。读高小两年,1959年8月完小毕业进杨家河卫星中学(也称农中)读书,毕业的时间应该是1961年,然后进省农业机械化学校读书,如果是三年学制,毕业时间是1964年。但现在她的私人相册里有一张1969年拍摄的在省农业机械化学校读书的某班的全体女同学的合影,我认为有可能是她们班的同学在长沙聚会。我的意见倾向于潘启慧分配到郴州嘉禾参加工作的时间最迟在1963年,或者还早些,在1962年。这主要因为潘启慧读完小、初中时代是大跃进时期,杨家河卫星中学即农中很不正规。      
    2023年9月13日至15日,文章写成后我还向嘉禾县史志办的朋友李运良和雷福宝同志做了调查。雷福宝同志告诉我,潘启慧是中共党员。查《嘉禾县志》卷四第一章第五节《农具·农机》“耕作机械”有:嘉禾县1964年4月购进拖拉机两台,成立“车头拖拉机站”;1965年又购进拖拉机两台,配备拖拉机手13人,耕地2·1万亩。1965年,潘启慧被评为湖南红旗拖拉机手,其先进事迹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展出。潘启慧是嘉禾县首批拖拉机手,毕业后就分配在嘉禾县车头拖拉机站,说她是湖南首批女拖拉机手,也不是空穴来风。

潘启慧(嘉禾县第三期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1973年).jpg
嘉禾县第三期驾驶员培训班(二排右三为潘启慧)

    从万萍女士给我发来的照片,70年代在嘉禾的照片很多,如:有一张半身单人彩色照片就摄于1971年春节,标明是在嘉禾。然后,接连有3张1973年的照片,一张是县革委会全体女同志合影照片,5月份照的,一张是嘉禾县第三期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的合影,还有一张标题“团结战斗”九个人的合影,女性就只有潘启慧,这两张照片时间都是12月。万萍女士还发给了我一张浏阳高坪寄给“本省嘉禾县革委会潘起惠同志收”的信封照片,可以说明潘启慧这段时间确实在县革委会工作。至于“团结战斗”是不是嘉禾县革委会的同事或者班子成员,待考;也可能是她所在的单位农机站的同事们,因为1973年三张照片其中有一张照片就是嘉禾县第三期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合影。潘启慧是作为工人代表结合进县革委会的,当时她确实是“抓革命促生产”。1974年元旦,有照片说明她和女同事或者女学员是在拖拉机上度过的,她驾驶着拖拉机。再往后5张照片是潘启慧穿着农机管理干部制服的照片,有两张是潘启慧在田头指导耕田耙田的照片,还有一张是潘启慧给培训班学员讲课的照片。

182425pxfm13kalu13hd1d.jpg
嘉禾县革委会全体女同志(1973年5月7日三排右一为潘启慧)

    另外,潘启慧抓住机会参加科研活动,走出去参观学习。1978年11月,她随团参观在北京举办的十二国农机展览;1989年,郴州一行六人赴北京参观学习,有潘启慧;童年还有潘启慧参加郴州地区农机学会的代表大会和学术研究活动的合影照片。潘启慧也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有她参加嘉禾县第八次妇代会的合影。
    万萍告诉我,潘启慧2002年从县农机局副局长位置上退休,并且知道她曾是嘉禾县几届政协委员,在妇联也有任职。领导,朋友,同事们,除了喊她“潘局长”之外,更多的是称呼她“潘老师”,“潘师傅”。潘启慧是湖南省最早一批女拖拉机手,为郴州市农业机械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田间指导2.jpg
潘启慧在田间指导拖拉机手作业。

    潘启慧年纪大了,到了谈情说爱的时候,这时她对生父、对家庭的了解越多,在讲阶级斗争的年代,心里的阴影也越来越重,影响了她的感情生活。她有一个哥哥叫刘士民,天各一方几十年后找到她,潘启慧没有相认,说自己的档案里就没有刘姓亲戚。晚年谈起这件事仍然痛苦不已。
    农机校毕业后,在老家由两个母亲牵线,谈过一次爱。男生恰是这时湖南大学毕业,学机械专业。因为年纪相差不多,同是六合村人,有一定了解,两个人有做朋友的意向。后来,随着男方对潘启慧生父的了解,解约了。几十年过去了,男生还健在,他还说起当时谣传刘正金不仅是地主,而且有现行反革命罪,策划暴动,所以土改时属于立即执行,逮捕后没经斗争就枪毙了,这样的出身在当年太吓人了,结婚生子会影响后代。
    到单位,在农机站,“树欲静而风不止”,潘启慧也有过一些感情风波。她压抑自己的情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蓝山县一所中学的朱庆葵老师,单位为了促成潘启慧这个大龄女同事的婚姻,帮忙把他调进嘉禾,安排在县中教书,两人在九十年代结婚了。但后来因感情不合,2003年离婚。此前其实怀孕有了孩子,她坚持堕胎了,因为夫妻不睦,担心孩子将来像自己一样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


万萍一家.jpg
潘启慧的全家福,站立者右一是万萍。

   潘启慧知道既是邻居、又是小学同学的万超苗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两个同学商量,潘启慧帮助万超苗教育培养一个女儿,送女孩到邵阳农机学校读书;毕业后先安排到农机推广站、加油站等单位,最后落脚在嘉禾农机局工作,女承母业。这个女孩叫万萍,从1986年起,她就和潘启慧一起生活。万萍的婚姻都是由潘启慧操办的。潘启慧于2015年元月8日患肺心病去世,干女儿万萍为她送终、送葬!
(说明:潘启慧,又名潘起惠,身份证用名潘启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03:54 , Processed in 0.03731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