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917|回复: 4

彭德才:这把火烧红了半边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3 11: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汉寿老干部网宣 于 2023-9-3 11:40 编辑

这把火烧红了半边天
.
彭德才


      这群“老字号”激情仍在燃烧
      他们聚会时,打开了情感的闸门,按下回放键: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熊熊大火扑面而来,时隔20余年,仍有烈焰炽热的感觉。
       这把“火”,烧红了半边天,燃自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是改革开放的春天。在共和国大地上,国家点燃了这把             “火”,星星之火,迅速燎原。
       这把“火”,为国人精心烘制了丰盛精美的“大蛋糕”。
       这“蛋糕”,浓郁芳香,回味悠长。
       新配方,来自于国家富民政策;
       生产许可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注册商标:“光彩”事业;
       法人代表: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中国私营企业协会;
       生产工艺流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新时代、高节奏,中国经济进入提速发展的新征程。制作“蛋糕”的师傅,告别了黄金年华,相继下班退休,各在一方。闲遐之余,念旧思友,日渐心切,聊一聊,回味自己制作的“蛋糕”,解解心结,一吐为快。有人发话,择日搞个聚会,心有灵犀,有人“搭桥”,顷刻,心通、“桥通”。辛丑年12月4日,这些师傅们相约在汉寿县城北郊“有家小店”见面。聚会这天,能够到场的都来了,几名因特殊情况缺席的大师傅和二师兄,先后打来电话问候、祝福。
千万别小觑这群聚会的师傅,他们曾拥有自己的闪光点:工商部门科级干部,兼职汉寿县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协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乡镇级别头衔的称呼分会会长,联组长,在岗不在编。这群师傅,衣着打扮普通,都是些上了年纪的人。俱往矣,他们曾上过大会主席台作过报告;曾上过省、市、县光荣榜;曾上过电视报刊媒体;还曾上过人大、政协代表名册;也上过纪委社会监督岗哨。
       这群大小师傅,曾是全县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领军人,带过一支上千军万马的队伍,当过不同级别的统帅。他们曾是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娘家”人。走“亲”访友,坐过百家板凳聊过天;助力千家解过愁;喝过万户热茶握过手。
       那年代,他们年富力强,给力发展,竭诚服务。哪里有纠纷调解的呼声;哪里有维权的需求;哪里有“三乱”(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投诉;哪里发生了天灾人祸等意外情况;哪里需要引缺泄余的信息;哪里出现洪灾围困盼救助,这群师傅就会同驻乡工商干部闪现在哪里,与当地政府部门对接,该出手就出手,奔波疲劳换来微笑。
       地球不肯停下旋转,当年帅哥靓妹小师傅留下了岁月痕迹。身不由已,快车道上让位靠边。新潮流,个私协招牌藏进了《汉寿县志》,个私协这面旗帜,则被举旗人藏在了内心世界,激情澎湃的个私协停留在老一代人的故事里,乡村街头,个私协活动风景,悄悄带回了家。思念感恩交织在一起的东道主老彭,花甲有余,曾在个私协岗位上打磨转编,心怀感激。这次,他自作主张,邀请曾经的上司、同事、朋友、师傅们来家做客。隆重起见,营造声势,打出横幅,寻求开心。聚会上,曾担任过工商局个体股长、兼职个私协常务副会长、第一任私协秘书长的老胡,领先抛砖引玉:上世纪80年代初,党和国家出台了改革开放政策,滋生了多元化经济发展新格局,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先后闪亮登场,上层定调子,给干个体工商户的赐予“光环",名叫“光彩”事业。数千万人在这领域找到了就业岗位,国家减压。个、私两支同盟军占据了半壁江山,国有、集体、个体三角鼎力竞争,激活了经济,财政收入出现了可喜的新拐点,老百姓饭碗改善提质。
       老胡,这个军转老干部,时令83岁,记忆清晰,他还回顾了个私协这两个群团组织产生的时代背景:那年头,国家扶植个私企业,大军上阵,需要引导,时代呼唤,个私协诞生在改革开放的摇篮,从国家到地方,组建了个私协群团组织。全国各地个私协紧扣“三自”主旋律,同吹一个号,同举一面旗,倾情给力,引领服务,助推发,经济腾飞,身后留下了灿烂的里程碑。这名老将的开头炮,激发了聚会者的激情,纷纷播放纪录片。
       圈内称呼三姐的人,满怀豪情,重播了任职期间导演的一些“节目”,说话低调。此人背景:省“三、八”红旗手、副科干部、工商编制,任职县个私协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庆幸,这是一个为个私协群体服务解难的活“菩萨”。这次,她侧重讲述了县个私协抓赈灾慰问一些事儿,把聚会者带到了慰问现场:1995年7月3号,到原周文庙乡南台村慰问,村道泥泞,随行小车几次陷进去,赶时间,干脆下车行走。有的路段蹚水才能过去,没有选择,卷裤子脱鞋,行走一段水路,把慰问款送到个私企业灾民手中。下乡慰问,工作量大,路程远,赈灾大于一切,作息时间没有规律,吃饭没有保障,自带干粮,赈灾慰问,风雨无阻,穿村走巷,时常一身泥水。有一天,在大南湖乡慰问,傍晚,随身携带的公款慰问金发完了,还有一家受灾户待慰问,县个私协慰问组几名成员自掏腰包凑钱,给这户递上几百元,解燃眉之急。
       “我们遭灾,你们受累。”
       “这笔暖心钱是我恢复生产经营的动力。”
       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来自内心,感恩、鼓励、一双双手握在一起,个私协,桥梁纽带,传递“娘家”的温暖,表达政府的情怀。
       摘录汉寿个私协这年工作总结;“慰问重灾区个私企业3450户,发放赈灾慰问金9万多元,衣物、食品1100多件。”
       军转副科干部,工商驻县个私协“大使”、副会长老肖,侧重讲述了他带队千里维权的曲折经历:本县坡头镇私企米厂蔡老板,1999年12月6日运输4.7吨大米,路过冷水江,被某家部门非法扣留,“娘家”闻讯出动,撑开了“保护伞”,讨回了公道,挽回了经济损失数千元。当事业主,愁眉舒展,微笑致谢,赠送锦旗。
       个私经济发展,个私协提供后勤服务,一幕幕回放,圈内聚会,演变成座谈会。
       鹤发童颜的耄耋老帅哥、张师傅,此刻,抑制不住激动,前者的话音刚落,他迫不及待接上了话题,聚会的“60”“70”后,分享了他带来的个协厚重“史书”,这本书有辛酸有喜悦。这是一位改革开放的弄“潮”儿,有胆有识,满腹伦经,笑话成堆,时常有人围在他身边转。那年代,这老张40多岁,精力旺盛,被哥们推上了城关个私协分会第一任主任位置。这个一方“镇长”,不服众望,维权、调纠,当代言人,搞服务打头阵,有所建树。不久,县个协看中,赐予他一顶副会长“帽子”,荣升“县官”。
       几名来自乡镇的“诸侯”及“生产队长”(联组长)代表,聚会上积极坦言,讲述了自己在“封疆”大吏位置上风雨兼程的经历。个私协人的闪光点,进入了党委、政府的视野,给政治地位,发展党、团员;给人大、政协代表名额;给先进工作者披红戴花;给转编提干指标。蒋家嘴镇70多岁的资深个协唐老板,聚会上动情地说:感谢个协这个平台,我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获得了政治生命,干工作更有动力。
       在那轰轰烈烈个体私营经济大潮中,这些个私协二师兄,勇立潮头,身兼数职,在宣传员、服务员、信息员、联络员、监督员、调解员工作岗位砺练过,入“戏”进入“角色”,找到了感觉。“光彩”节目渐入高潮,赢得上下喝彩。外面风光,回家忧伤。为啥?拿的低报酬,使的牛力气。养家糊口,维持生计,还得兼顾自家小生意,主要精力还得投入“责任田”。吃甘蔗,没有两头甜,突击阶段中心工作,打卡出力花时间,忙忙碌碌成常态。公事常误私事,难得平衡,利益得失面前,孰轻孰重?这些乡、村干部心里明白,落后掉队脸上无光,毅然选择了顾大局奔公事,无怨无悔。
       此时此刻,这些紧贴地气的“主演”,回眸复制了一幕幕场景:在那开展“户户讲道德,店店无假货”文明经营竞赛、弘扬雷锋精神“3.5”活动、关爱弱势群体、“光彩”助学、抗洪救灾、赈灾募捐等社会公益事业活动中,率先垂范,就象一面旗帜,引领着自己的队伍,添“柴”加“火”,朝气蓬勃,展示了“光采”人的风采,吸引了社会眼光。
       狭小的聚会场所,激情的浪花涌动着,谈感悟,谈成长,发言活跃,一个接着一个,气氛热烈,掌声阵阵。到场人员,不分级别,不论年龄,相互交流,句句话情真意切,件件事平凡感人。聚会现场,笑声、歌声、交谈声、掌声交织在一起,萦回在客厅。短暂的重逢,宝贵的时间,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完的情。
       这群个私协人的感言令人惊叹:如果时间能复制,如果我还年轻,如果时代还需要,如果再给我就业选择,如果组织上还继续信任,我愿意按下“重复键”,把“光彩”事业开发到月球上去!这就是这群个私协人的风范和“野心”,可惜,扩大“火”种公司规模的雄心壮志在梦里。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叶秋霜红枫绵。”个私协温暖的大家庭,彰显了活力和凝聚力。有的人从个协出“嫁”,当了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还情系着“娘家”。你看,那个《从田野上走来的个协分会主任》,转编调离多年,退休在家,仍解不开个私协情结。上个月,听说组建了《个协逢缘》微信群,主动申请钻网入围,这次聚会,率先响应。一度失联的个协战友,这次见面,归队入群。几名新生,在微信圈里晒图亮照,呼唤记忆。满肚“墨水”的分会长、76岁的老田,激情难抑,在《个协逢缘》微群赋诗一首:

       二十载后再相逢,
       时光飞逝白头翁。
       皱纹勾勒苍桑面,
       银发长留坎坷痕。
       披肝沥胆“光彩”业,
       殚精竭虑“个协”人。
       离岗赋闲赏夕阳,
       挥手昭华度晚晴。

       本人撰写此文,并非美言贴“金”,远离违心。这是我这个离开个私协岗位22年,曾见证,也曾参与,摇旗呐喊的真切感受。用无声的文字,轻描淡写,粗轮廓还原那火红的年代个私协平凡而精彩的视频。
       朋友,你是否觉得我笔下那把大“火”还在燃烧?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大舞台,炎黄子孙都是编剧、导演、演员。
       全国个私协团队,情系经济发展,政府部门保驾护航,千千万万个私企业大军锐意进取,齐心协力,上演了一幕“光彩”事业的大喜剧,活色生香,历久弥新。
       这把“火”,倾情燃烧,烧红了那个年代,也烧红了高擎“火”把人的晚年。
       致敬!造福国人的点“火”人,致谢护卫“火”种的人。
       传递“火”种的人,彩霞已定格,镜头聚焦,集体合影留念,再增添美好的回忆。
       挥手道别,依依不舍,心灵有契约,明春再相会。
       “光彩”永远浓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3 20:47: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4 08:51: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学习,拜读彭老师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4 09: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好的回忆性散文,堪称精华之作。欣赏学习,为彭老师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6 00: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老师精华佳作!为您点赞!顺祝秋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03:05 , Processed in 0.03391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