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小忙不闲 有利身心健康 莫纯清 离退休,顺自然,莫失落,心别烦,心态好,要乐观,常劳作,体康健,爱学习,脑不闲,看书报,视野宽,勤思考,有远见,勤写作,播金声。48个字虽不经典,但可称是我晚年生活的写照,也是养生保健的体会,82岁的我,心态阳光,精神矍烁,思维敏捷,身体健康。这48个字是我健康长寿的秘诀。 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后, 有的同志信奉“切莫再劳累”,让自己尽可能静静,努力降低消耗,以此延缓生命衰老的进程。而有的同志遵循“养生之道,常欲小劳”的古训,每天进行适当的劳碌。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折射不同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态度,有人说:“生活有奔头,生活才丰盈充实。”我完全认同,一个人真正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是从他服老的那一刻开始的。当我们对生活怀有珍重,对梦想保持向往,那么心灵就不会干涸荒芜,生命本身的力量就会源源不断地涌流出来。 人可以心情飞翔,但身体毕竟变老,心有余而力不足是常态,终归要闲一点。人老了,闲一点是福气,太闲则成了灾难。太闲了无所事从,想入非非,不利身心健康,甚至晚节不保,违规违纪,被人们瞧不起,晚年生活没有尊严。大作家沈从文曾说:“我一生最怕是闲,一闲就把生命的意义全失去了。”有事可忙,精神才不会空虚乏味,身体才不会懒怠无力。 养老也要有方,多动脑筋勤思考,以防老年痴呆。古人讲:“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意思是:常流的水不发臭,常转的门轴不遭虫蛀。生命在于运动,生存在于挑战,生活在于学习。所以,运动是生命滋润剂,健身是青春美容师,运动是情绪治愈之良药。我奉行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锻炼的理念。在运动中寻找快乐,在锻炼中成就健康,不负好时光, 活力每一天,让健康成为快乐,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唯有身体健康可抵生命无常,唯有运动可享受人世繁华。 我的晚年生活做到以文健脑,以动健身。我虽不是文人学者,但热爱写作,并担任乡镇诗词学会会长,网宣协会会长,常年坚持写作。写作可防老年痴呆,写作能传播正能量,写作可给子女留下丰富的精神食粮。退休21年来在各级报刊发表文章逾百篇,出四本书,有的文章由国家级刊物转载,实现作品荣登国字号刊物殿堂的梦想并获奖。所以写作是利国、利已、利后人的好事。为了调节脑筋,每天作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协助老伴做家务劳动,栽花种草样样都干,食用自己种的环保蔬菜,饱口富,栽花种草怡养心情,饱眼富,延年益寿。此外,还适度从事体育锻炼。早晚均散步,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动九十九,我的梦想是保八五争九十,奔一是,成为期颐百岁寿星。 养老的确有良方,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应去寻找感兴趣的事物和做有意义的事情。退休不是人生的谢幕,只是角色的转换,只要有激情,同样能为党和人民献余热。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尽可能参加社会活动,在乡村振兴、扶贫帮困、爱心助学、齐家教子、扬清廉家风等方面起示范带头作用,化余热为旭阳,晚霞更加灿烂辉煌。这样,精神焕发,充满朝气,就能过好生命中的分分秒秒,不虚度年华,给时间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间。忙一点,生命更美好! 2023年9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