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甲起义垂千古 烈士丰碑昭日月 莫纯清 为贯彻1927年8月7日党中央武汉会议精神(史称八七会),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文甲区地下党支部书记戴修文受县委书记张盛荣的派遣,到长茅岭寻找藏匿的农会骨干,传达武装起义的指示精神,到各家各户秘密串联。不久,建立四百多人的“长茅岭农民自卫军”,配合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决定9月10日举行文甲起义。由党支部书记戴修文担任总司令,文甲区农民协会委员长徐炳初担任副总司令,文甲区农民协会副委员长潘振武担任军事总指挥。全体自卫队员编成六个小分队,隐蔽在人烟稀少的山沟里。9 月9日晚,戴修文、徐炳初和潘振武三人一起,登上预定的起义地点万寿山,仔细察看周围的形势。9 月 10 日天刚亮,戴修文站在万寿山顶峰,向自卫队员发出起义信号。预先埋伏在山沟的自卫队员手持各种武器,像离弦的箭,潮水般的涌向伪区公所和团防大队(现枫林村)。红旗招展,杀声震天,威振河山。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捣毁了伪区公所,击溃了团防大队,击毙团防大队长张仕元,活捉印花局长张国政,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与生活物资。接着打击不法豪绅,没收三户地主的家产分给穷苦农民,焚烧大地主杨子君的大院。接着召开群众大会,公审并处决了张国政,宣布恢复文甲区农民协会和地下党支部。正当群众兴高采烈欢呼农民起义取得胜利时,地下交通员胡敬初从县城赶来,传达县委的紧急指示精神,避免国民党还乡团的镇压,武装斗争转为分散隐蔽斗争,保存革命力量,司机东山再起。 常德文甲农民起义是湘西地区最早发生的一次农民武装起义,打响常德农民起义第一枪,震撼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为鼎城成为革命老区奠定了基础,在中共常德地方党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文甲起义中,戴修文、徐炳初、蒋国保等13 人惨遭杀害,壮烈牺牲。徐炳初潜伏在修筑常桃公路的民工中,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因叛徒出卖,壮烈牺牲。戴修文在常德石门桥与汉寿交界的熊家洲与未婚妻熊尚珍一道秘密从事农民运动,筹划武装起义,后被敌人发现被捕入狱。面对的敌人严刑拷打和威逼诱惑,从不屈服。1928 年元月1日,大雪纷飞,戴修文英勇就义,壮烈牺牲。丧心病狂的国民党反动派将他的头颅悬挂在常德下南门城墙上,示众3 天,惨不忍睹。 潘振武经过两年奔波,1930年7月投奔红军,同年 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5年授少将军衔,成为常德市唯一的开国将军。 这是鼎城的骄傲,尧天坪的荣耀。1958 年,潘振武将军任驻苏联大使馆武官。1961年回国担任国防部办公厅主任兼外事局局长,后来任武汉军区副政委,湖北省委书记等重要领导职务,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义义建设作出重要贡献,1988年在武汉病世,享年 81岁。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文甲精神,2014年,国家投资260万元,在山峦起伏的万寿山修建庄严肃穆的常德文甲农民起义纪念碑。纪念碑是血染的风采,雄伟大气,是烈士的丰碑,挺立在翠柏青松和鲜花丛中。纪念碑有两级抬阶,一级19等,二级27等,寓意1927年,碑脚相镶90块白玉大理石,寓意9月10日,碑高13米,寓意文甲起义13位英雄成为烈士。有人说万寿山是常德的井冈山。红色沃土万寿山如今游人不断,仰慕纪念碑,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文甲精神,建设将军故里,绿色家园,幸福尧天坪。 2013年11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在山东考察老区建设时,指出“现在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新中国诞生而浴血奋战的烈士英雄,不能忘记为革命作出重大牺牲的老区人民”。要继承先烈遗志,厚植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学习革命先烈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 革命精神,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积极投身老区建设,促进红色沃土尧天 坪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镇党委擦亮红色文化名片, 传承红色血脉基因,打造绿色发展标杆,建设生态农旅强镇 的工作理念,促进乡村振兴。尧天儿女,革命后代应颜值担当,挺鹰负责,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守正创新,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撸袖加油,真抓实干,作为对革命先烈的感恩与回报,以优异的成绩告慰九泉之下的革命先烈,让革命先烈黄泉长眠安息! 2023年9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