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38|回复: 8

毛主席时代的三个世界级工程,造福后世至今,今再看自叹不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2 09:58: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津市杨支埃 于 2023-10-2 10:01 编辑

本文最后由杨支埃2023.10.02.09.54编辑

            毛主席时代的三大世界级工程,
          造福后世至今,今再看自叹不如

6d81800a19d8bc3e38001c0da2e67312a9d34562@f_auto.jpeg

        在许许多多的老人心目中,毛主席领导的时代是一个令他们回味无穷的年代。

那时候的生活水平虽说没有现代发达,可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满真诚,更重要的是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无比充盈。

和如今追求物质和财富的审美标准相比,毛主席领导的时代里,个人品质和奉献精神才是那个时代里所有年轻人集体追求的终极目标。

也正是在那个年代,劳动人民抬着头唱着歌,自豪地建设着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毛主席为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了不起的建筑工程,这些工程不但设计精巧,而且质量过硬。

许多项目已经造福后世长达半个世纪,如今依旧岿然不动,堪称建筑业的良心工程。

在那个痛恨偷工减料,追求尽善尽美的时代里,这些杰出的建筑作品不仅给普通百姓提供了生活的便利,同时还向全世界展示出中国工匠的智慧与匠心。

今天就来简要介绍一下毛主席时代的三大良心工程。

四川简阳?沱江大桥

3ac79f3df8dcd1004fc017196de6921cb9122f20@f_auto.jpeg

在四川盆地的西北角有一座草木滴翠的青山,叫作九顶山,又唤作茶坪山。

从这座山上流淌出多条溪水,这些溪水逐渐汇聚成三条支流,分别是139公里长的湔江、141公里长的石亭江以及180公里长的绵远河。

三条河流最终在成都市金堂县赵镇附近汇流,形成壮观的沱江。

?
沱江是四川省重要的一条河流,周边分布着密集的人口和工业基地,是四川成人口密度最高的流域。

而“四川”这个名字中的其中一川指的就是沱江。

然而,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由于水流湍急等因素导致四川省境内,沱江江面上没有一座桥梁。

老百姓想要过江唯一的办法就是依靠渡船,但显然这样的渡河效率比较低下,同时受到自然环境制约的影响较大。

一旦遇到涨水期,很多渡口就停止摆渡,这对两岸人民的正常生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工业发展在短期内得到迅猛发展,由此改善落后的交通面貌也被提上了日程。

1967年,四川省政府决定在简阳市境内修建沱江大桥,1968年5月开工,最终于1969年6月建成通车。

整座沱江大桥全长590米,令人惊叹的是大桥的整体结构居然全部是砖石构成,没有用到一根钢筋进行加固。

但就是这样一座看似普普通通的石头桥,却成为毛主席时代中国建筑的一个奇迹。

2008年5月12日这一天,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一瞬间众多钢筋混凝土建筑被地震波夷为平地。

可令人啧啧惊叹的是,简阳城区内的沱江大桥纹丝不动,依旧横亘在沱江之上,任凭救援车队在上面平稳穿行,为救援汶川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更加令全世界为之惊叹的故事还在后头。

震后有专家对沱江大桥进行全面检测,最终得出结论这座毛主席时代建造的石桥已经是一座危桥,必须爆破重建,否则随时有坍塌的风险。

在专家的建议下,2008年7月25日当天,工程队对这座40岁高龄的沱江大桥实施爆破,为了一劳永逸,专家特地在桥墩、桥身和桥面上密密麻麻安上了整整380公斤的炸药。

3812b31bb051f8194a037d63c5d99fe12e73e76b@f_auto.jpeg

令专家傻眼的是,随着轰隆一声巨响,炸药全部爆炸,结果沱江大桥依旧屹立不倒,纹丝不动。

最终工程队不得不加大炸药的用量,实施二次爆破才最终把这座石头桥炸毁。

u_593540676_215313696&fm_30&app_106&f_JPEG.jpeg

经估算,爆破这座所谓的“危桥”,工程队前后共计投入了将近一吨的炸药,这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情况。

后来在专家的设计下全新的沱江大桥终于面世,但新建的沱江大桥舍弃了砖石结构,许多简阳的百姓仍旧十分怀念以前那座坚不可破的石桥。

u_3763952939_215313695&fm_30&app_106&f_JPEG.jpeg

湖北武汉?长江大桥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1956年6月,毛主席从武昌下水,搏击风浪,最终从汉口上岸。

u_1688530799_215313695&fm_30&app_106&f_JPEG.jpeg

完成横渡长江的壮举后,毛主席诗兴大发,挥毫写下了这首著名《水调歌头?游泳》。

而在这首作品中,毛主席提到了当时他亲眼见证了一项了不起的世界级工程??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

1955年9月1日,武汉长江大桥破土动工,这个工程已经被武汉人民整整期盼了半个世纪。

u_1224313908_215313696&fm_30&app_106&f_JPEG.jpeg

清末光绪三十二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就首先提出希望能够在长江武汉段修建一座跨江大桥,使得武昌到汉口之间能够实现陆路交通的贯穿,这样将极大地缩短两地往来的时间。

然而,经过日本工程师的测算,修建武汉长江大桥至少需要花费一百七十余万美金。

张之洞闻言表示就此打住,此后闭口不提此事。

清宣统三年,时任邮传部大臣的晚清名臣盛宣怀拟向德国银行贷款100万美金,准备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结果手续还没办妥,辛亥革命爆发大清就亡国了,于是修桥的计划再次被搁置。

公元1929年,民国成立武汉特别市政府,立即邀请美国桥梁结构专家华尔德博士亲临武汉,着手设计武汉长江大桥的工程图纸。

结果激战正酣的蒋介石以缺乏经费为由,拒绝给武汉特别市政府拨款,最终造桥的计划再次不了了之。

a9d3fd1f4134970a718b5a00b5a704c4a6865d9a@f_auto.jpeg

1935年,粤汉铁路即将建成通车,国民政府铁路局计划将粤汉铁路与平汉铁路相贯通,于是在武汉修建长江大桥的设想再次被提上议程。

最终,由于武汉长江水位的涨落幅度过大,受限于当时国内技术的局限,这个设想没有成型。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著名桥梁专家李文骥、茅以升等人联名上书毛主席,提出在武汉建设长江大桥的构想,这就是著名的《筹建武汉纪念桥建议书》。

毛主席看到这份材料后给予高度重视,亲自主持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审议通过了这一议案。

1950年,周恩来总理亲自下指示,令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筹备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事项,工程随即进入初始准备阶段。

962bd40735fae6cda5938ed32fdeda2843a70fd2@f_auto.jpeg

1953年9月,在毛主席的邀请下,苏联派遣25位桥梁专家亲赴武汉进行实地考察和技术指导,为后期工程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1954年2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号召中国全国人民支援武汉长江大桥建设。

一时间,武汉三镇乃至全省、全国的老百姓纷纷踊跃支援工程队,那种万众一心的场景在毛主席时代屡屡催人奋进。

9825bc315c6034a85198145bd47e9c580823766f@f_auto.jpeg

1955年9月1日这一天,武汉长江大桥正式破土动工,历经2年的艰苦奋斗,武汉长江大桥于1957年9月25日宣告胜利竣工,10月15日正式交付使用。

武汉长江连通了武昌与汉阳,上层为汽车行驶的桥面板,下层为火车通行的轨道桥。

毛主席1956年6月视察武汉横渡长江时,武汉长江大桥已经初现轮廓,因此毛主席见后十分欢喜,将它写进了自己的诗篇中。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后,毛主席再次视察武汉,并亲自从桥上走过,将其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桥”。

u_513955550_215313696&fm_30&app_106&f_JPEG.jpeg

武汉长江大桥的工程质量到底有多好?

据不完全统计,自大桥1957年通车至今的六十多年间,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墩至少遭受了76次重型货轮的撞击,但是大桥仍旧纹丝不动,其中甚至有过一次被万吨巨轮撞击的记载。

b812c8fcc3cec3fdad2d14f1c9e5013386942798@f_auto.jpeg

据茅以升教授测算,无论是撞击、洪水还是普通的地震乃至飞机轰炸,武汉长江大桥都将屹立不倒。

历史证明,毛主席时代的工程绝对可靠,至今武汉长江大桥仍旧是一条主干道,且今人根本不需要操心它会出现任何工程质量问题。

6a63f6246b600c3328ac4f1c3b218403dbf9a183@f_auto.jpeg

2019年9月8日上午,时任德国总理的默克尔就慕名而来,专门到武汉长江大桥上参观并拍照留念。

默克尔几乎全程都在惊叹,毛主席时代是如何建设这样一座如此坚固且美观的建筑奇迹的。

河南林州?红旗渠
林州,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向西与山西省接壤,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旱灾重地。

翻开史料,明清两朝林州就有过一百多次自然灾害,其中重大旱灾就有过三十多次,堪称冠绝全国。

更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的是,在这500余年的历史中,林州因旱灾歉收而出现饿殍遍野乃至易子而食的记载就多达五次,足见这个地方的自然条件有多么地艰苦。

0b46f21fbe096b637966a9f82c5e5248eaf8ac91@f_auto.jpeg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干部多次组织群众兴修水利工程,疏浚河道,希望能够缓解当地脆弱的自然条件。

随着英雄渠、淇河渠和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等水利工程的不断建成,林州缺水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然而,随着三年自然灾害的到来,林州再次遭遇世所罕见的旱灾。

1959年,林州境内全部的4条河流均告干涸,水库全部见底,引水渠无水可引,庄稼大面积枯死。

adaf2edda3cc7cd9af2d63b9196cf433b90e91c3@f_auto.jpeg

针对这种恶劣且棘手的现状,林州县委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

经过谈论,大家一致赞同寻找新的水源,并修建可靠的饮水工程以确保当地的生活生产用水以及农用水灌溉。

最终,大家不约而同把目光投向了几十公里开外水源丰富的浊漳河。

1960年2月,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开始动工,由于林州四面环山,地形复杂,加之当地刚刚受灾,因此晋豫两省经过协商,一致同意支持林州的水利工程,并将困难上报国家水利电力部。

34fae6cd7b899e51e87f061762ca0c3fc9950dbd@f_auto.jpeg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以“红旗渠”命名的这个重大水利工程得以顺利开展。

起初,林州县委错估了工程的难度,认为只需发动七万民力,大干三个月就可以完工。

然而实际开展下来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令人难以想象,最终这项工程前前后后耗时十年之久,耗费资金高达一亿两千多万元。

0b7b02087bf40ad10d6832b17741c4d3a8ecce4a@f_auto.jpeg

在修建红旗渠的七万民众里,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中最年长的63岁,最年轻的仅仅只有17岁。

e824b899a9014c08a8717ea82a16d7047af4f4eb@f_auto.jpeg

而其中最为感人的,无疑就是红旗渠总设计师吴祖太的英雄事迹。

4e4a20a4462309f729a917a46d63d9ffd6cad638@f_auto.jpeg

作为该项工程的总设计师,吴祖太被誉为是“林州大禹”,他为了实地勘察地貌,走遍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山岭,磨破了几十双草鞋。

由于工程极其浩大,且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十年间吴祖太扎根在工程现场,无论严寒酷暑吃住睡都在一线,期间母亲病亡、妻子见义勇为牺牲,他都没能回家料理后事。

2e2eb9389b504fc2089d3656c5b0321d91ef6d19@f_auto.jpeg

1960年3月28日下午,在王家庄隧洞施工的群众紧急找到吴祖太,告知洞顶裂缝掉土严重,希望他能过去解决问题。

吴祖太丝毫不敢怠慢,立即跟随群众前往王家庄隧洞实地勘察。

众人劝阻他不要深入到隧洞内,因为存在巨大安全隐患。

但是为了搞清楚问题,吴祖太仍旧义无反顾深入洞内查看险情,结果洞顶发生坍塌,吴祖太被巨石砸中壮烈牺牲,将自己年仅27岁的生命永远献给了林州百姓和红旗渠工程。

08f790529822720e496ed2ea5ba6df4af31fabf3@f_auto.jpeg

红旗渠建成后,不仅当地百姓的生活生产用水问题得到解决,庄稼灌溉的用水也源源不断。

有赖于红旗渠的功劳,林州此后再也没出现过大旱歉收的灾情记录。

如今,红旗渠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一捧清凉的河水,更是毛主席时代众志成城、人定胜天的民族气质。

50da81cb39dbb6fdd9c08b6129497e14962b3753@f_auto.jpeg
结语
事实上,毛主席时代留给后人的世界级建筑远不止上述三样,它们大多建造于一穷二白的困难时期,为几代人提供了便利和帮助,且工艺品质堪称上佳,今人再看自叹不如,它们浓缩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和面貌。

622762d0f703918f4012502d7050f39b5beec494@f_auto.jpeg

如今再度回看这些建筑,不禁让人眼眶泛红,追忆起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怀念起那个人人敬仰的一代伟人。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2 10:44: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再度回看这些建筑,不禁让人眼眶泛红,追忆起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怀念起那个人人敬仰的一代伟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 13:32: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覃老师首赞和评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2 21: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杨老师佳帖。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 22:27: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吴老师的评语与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3 05: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精品佳作,为老师点赞!向您学习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3 08: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BA27B82F-7B0C-4D6B-87D7-F50A34B5F99F.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5 13:08: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古老师和杨老师的评语与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14 07:26: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00:16 , Processed in 0.04215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