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94|回复: 1

我在澧县闸口老木读高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5 13: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于乾松 于 2023-10-5 13:20 编辑




我在澧县闸口老木读高中




雷元成可能是缘分使然,我被推荐上高中的学校竟然是我读初中时逃离了的村办戴帽高中——老木学校。开学第一天,我的姑父带着我和表妹一起去报到,替我交了一学期的学费,其实姑父不是第一次给我交学费,他是我亲戚中唯一的国家干部,甘溪粮店主任。对我读书寄予很大的期望。姑父亲自出马送我上学的举动也或多或少给我增添了学习的压力与动力。


image.png
后排左起:戴述珍 周启耀 戴述喜李逢岩 杨继兴 孙昌群
中间左 王立春老师 右 戴晓村老师
前排右起:戴平 张业清 雷元成



要知道,此时的老木学校虽然在山沟沟里头,却是从幼儿班至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条龙的办学规模,轰动全县,红极一时。校长还是戴作神老师、教导主任是段传清老师。我们是高一班,班主任戴晓村老师,教我们语文、英语,王立春老师教我们化学、物理,相当于副班主任,李承忠老师教数学、地理。


学校原本部是小学至初中班,四幢青砖瓦房围成口字形。往东是运动场,然后是一幢用青石板页岩垒成的平房。这就是我们的教室。教室前面是一片平整的耕地,那是学农基地。教室后面是陡峭的青岩山,许多大小不规则、形态各异的青石凸起。青石与青石之间因长年累月风化淤积的泥沙小旮旯,也被开垦为学农基地。学生来源基本是本公社老木、丰报、水汆、大金、柏樟、沿溪、古城、茶场几个大队的学生。学校除解决沿溪、古城、茶场远道的学生住宿以外,其余学生一律跑通学。学校依旧在开门办学的轨道上前行。开学没几天,我们既上文化课,劳动技能课也很正规。油菜小麦移栽为全县提供观募现场。那时候戴老师五十左右样子,一幅老花镜,教学带班都有几手,所以大家趣称他“老嘎子”,他也不反感。说起“老嘎子”,一次劳动课,我们在坟山凸挖梯田,挖出一条大蜈蚣,孙元才同学捉住了兴奋地大声叫喊:”老嘎子、老嘎子”,同学们和戴老师一阵哈哈大笑,让孙元才无可适从。


戴老师平时一幅很严厉的面孔,其实是非常慈善的,他结婚后因为特殊原因与庹老师和气分开了,他继养过几个子女成家立业。资助学生求学,没有什么爱好与积蓄,抽烟可能就是他的唯一喜好了。教我们时就抽常德牌,烟盒上有个金色鱼的标志,我们都讲“摆摆烟”。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平常大家都十分敬畏他,有一次留校,我和他一起睡,冬天,他被子垫的厚,盖上棉被后还把他的军棉大衣盖我身上,用手在两边使劲儿按了又按,我身心温暖。可是整夜不敢翻身,凑巧膝盖生一个小“火嘴”,天刚蒙蒙亮我就起床,他说天冷不让,我说要上厕所,才起了床。期末班委会组织学生鉴定,把教室的座位挪一边,架上劳动课备好的干柴生起堆火,弄几个红薯烤上,戴老师拿来自备的面条和芝麻油作夜宵。大家吃着喷香的面条和烤香的红薯,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在火光的映衬下像一朵朵盛开的鲜花!


王立春老师不仅是全科,还是全才与全能。语、数、物、化都能上,音乐、体育佼佼者,二胡、京胡、板胡拉的出神入化,篮球场上行如游鱼、乒乓球一手弦弧飘球让我们看傻了眼。书法、绘画如行云流水。打猎、缝纫、撒鱼网、漆工、家电维修……难怪,尽管他长的尖嘴猴腮的模样,一些年轻女子都倾倒于他。时光转瞬即逝,一九七七年恢复了高考,我们的学校生活由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纷繁的劳动锻炼向集中精力迎战高考转轨。我们不再天不亮起床绕道游家湾翻越老母寨去苏家湾煤矿“挑煤脚”至汤祚文书记家门口。教室后面的青石上时常有三五成群的学生在晨光熹微和晚霞映照时朗读,传来琅琅书声。


夜晚,教室里昏喑的煤油灯光换成了洁白明亮的煤汽灯光。学校开始搞晚辅导自习,这对于我们跑通学的学生来说又带来了新的难题。不少同学选择就近投亲靠友。我没有就近的亲友,戴平和钟吉军在学校住一铺,他俩要我搭铺。一段时间后,进入了夏天,三人挤一铺难受,三个都睡不好。正在我犯难时,段传清老师与我同一个大队,要我跟他睡,他五十多,说话和善,于是我又幸福地睡在了老师的身边。开始听说高考,还有点将信将疑。七七年的高考,让众多左顾右盼的青年才俊坚定了求学报国的决心。


为了备战高考,优化师资力量,高考前一个月,公社教革会把老木学校高中班集中到闸口中学。我被编入二班文科班,袁耀东老师任班主任教数学。裴光玉校长教政治,吴修银老师教地理,戴晓村老师教历史……这一集训,我们感到知识的差距太大,戴老师和王老师能量再大,在众多学科缺乏师资的现实面前也显得无能为力。我们再勤奋、再赋有天资在短短的一个月也难以填平知识的缺口……两年的高中在七八年七月的高考结束了!高考成绩不用猜测。然而,班长戴平却以三百分总分的成绩上了预取线,让我们倍感骄傲!我尽管高考名落孙山,但是我还是非常感恩老师们对我的厚爱,同学们对我的期望。当初的一切都留在了记忆中,所幸我还珍藏有一张班委会干部与两位老师的合影,每当打开它,便勾起我对老师、对同学的无尽怀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6 06:47: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忆犹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23:01 , Processed in 0.03496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