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76|回复: 4

我的启蒙小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5 13: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于乾松 于 2023-10-5 13:28 编辑




我的启蒙小学
雷元成




image.png




一九六九年的春天,就要年满七岁的我和我的同年们进入闸口公社柏樟大队的小学校启蒙了。
那时候没有幼儿园,直接读小学一年级。老师也不太稳定,上上下下的民办、代课老师很多。坚持下来的只有几个。教我的时间最长的一二三年级是游业军老师,四五年级是孙际鹏老师和我的舅舅符知芳老师。还有周克谋、曹传民两位老领导也是当了老师后不久去当大队干部了。五年级时杨继银老师教我们的科学常识,后来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教书了。杨国宝老师是我的汉语拼音启蒙老师。



那时候上学教材很简单,一本语文一本算术。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还有一个红布做的宝书袋和一本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的红宝书。语文课文也很简单:第一课,毛主席万岁!;第二课,中国共产党万岁!:笫三课,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上学时间也不急。


早晨起来做一些家务,诸如扯猪草、放牛等,吃过早饭,大约9点上学去,没有迟到的概念。上完五节课,一般2节语文两节算术,一节军体或唱歌。放学回家有讲究,按路队排队,有路队长,一路上唱歌喊口号,按老师指定地方,中途不准随便离队。路队长权力很大,而且很威风,得高年级的个子或力气很大的担任。喊口号的拿一个大喇叭筒,口号是老师抄写好的。读四年级的时候,我代表柏樟小学在闸口教革会参加一个什么大会做学生代表发言,发言稿是老师写好了的。说起柏樟小学,已经记不清当时的模样。只记得她坐落在段家屋场。


当时的大队部也在那里。一幢坐北朝南的土砖瓦房,中间是办公室,东西各一间教室,不知道什么时候在西头修建了两间教室。再后来把坐北朝南的拆了,在东边又建了一幢教室。原因是坐北朝南的那幢有白蚁。教室很简陋,课桌是大青石条石搁在土砖上面,坐凳一般是学生从自己家里带来的简易板凳或没有了靠背的庄把椅子。三个或四个人一张桌子。黑板是木架子上搁块镶嵌的大木板。说是有学校,可是我们有好长时间就没有在学校教室里上过课。我记得在一富农成分杨传协家的堂屋里读过一个学期,在大队书记杨传书家的堂屋里读了好长一段时间,还在大队的油榨坊间隔一块地方作教室读了很久。


至今记得在杨书记家上着上着课,他家三丫头在门口尖声叫嚷:“恩娘!打雷,煤粑耙!”那三丫头说话还不流畅,意思是:妈妈呀,天打雷,要下雨了,快把外面晒的煤耙耙收了。多管事的孩子!于是,我们全班同学出来帮着收煤球。以至于后来这三丫头人们都叫她煤煤儿!在油榨坊上课是最美好的时光,这里宽敞,很洒脱。榨坊里大大的碾槽,坐在牛拉的碾架上十分惬意。油榨坊的师傅操着撞杆撞油时吟唱的劳动号子“噢依呀亥依呀!……”优雅动听!特别令人心醉的是蒸坯和榨油时散发出的新油的芳香永生难忘。


还有,在那段物质生活贫乏的年代有时意外收获一小把炒熟的棉籽或一小块芝麻油枯饼在嘴里细嚼慢品,那真的叫一个销魂!我们那个时代即便是读书,也肩负着责任。特别是秋冬季节,父母一般要参加水利基本建设。弟弟妹妹就得哥哥姐姐们照管。我上学时就常常带着我家老三,下课时带着他玩,我上课进了教室,他趴在窗口眼睁睁望着我,认读生字时,他有时也跟着大声念。游业军老师有时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于是全班学生也笑起来。自习课唱歌课什么的干脆让他也在教室里挤在我的桌子上坐着。三年级以前,我们都是复式班。我读一年级时,哥读三年级,可是,我读四年级时,我哥和他的一帮子60前依然还读着四年级。


原因有多方面,人数不是太多,成绩参差不齐,老师不够等。合级以后的班级是孙际鹏老师教的。他是唯一的公办教师,最年轻,担任校长。他的个头有点矮,我哥他们不怕他,五年级时就厌学,不愿上学了。我母亲用棒锤打着让他去学校,他还是从学校跑了出来。孙老师追他2里路远没追回,于是我哥就失学了。我从小身体弱,体力劳动差,相对来说比较热爱学习,加上我舅舅是老师,也看好我,在大家的夸赞声中,我的学习进步很快,是同学中的佼佼者。读五年级时,我表哥(大舅的儿子)结婚,在老师舅舅指点下居然用毛笔为其书写结婚典仪式。字肯定写的不怎的,但有那分勇气就很了不起,自然受到亲友长辈的夸赞!


在学校里,因为舅舅当老师的缘故,我免不了要受到一些优待。上课多一些答问的机会,大会小会总让我发言。同学们排球比赛我便是裁判。站在球网木桩的横木上,口哨吹得嘟嘟嘟地响,有时还打手势判球,挺神气的。不过,除了排球,学校便也没有别的项目了。冬天最喜欢的是挤油。一个人站在墙角,然后让人站成一长排往里面使劲儿挤。这活动刺激,但很危险。后来被老师禁止了。滚铁环、踢毽子、打陀螺是倡导的。下雨或下雪老师在教室后面堆上柴烧火大家烤,大家围成一圈,伸出手来取暖,有时还把鞋子脱下,伸出通红的小脚在跳动的火苗上晃来晃去。通常这是同学们最开心的时刻!小学入学是春季,到升初中时改为了秋季招生。


因此,小学毕业就延迟了半年。这半年好像也没有教科书。升初中是推荐。学校重视文艺体育。柏榜小学的排球队不仅全公社首屈一指,在县里都有一席之地。杨家清、张业清、杨家震、张业叔等都是名噪一时的优秀运动员。半个世纪匆匆而过,柏樟小学随着时代的变革几度易址。每次都烙上深深的印迹。尽管现在的柏樟小学设施一流,仍然难躲城镇化的滔滔巨浪。人们为了让孩子接受更优质的教育而纷纷进城,难免“人去校空”!在2022年秋季开学时留下铁将军把门。柏樟小学终究被繁华的时代冷落、遗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5 14:51: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5 18:3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欣赏学习,感佩才情,为雷老师点赞!

谢谢于老师转帖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6 06:43: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忘的童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6 08: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D5B7B6BB-BC0F-4E45-8425-D2F8F20878BE.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18:48 , Processed in 0.03670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