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陈焕宁 于 2023-10-7 09:54 编辑
晋祠 舜帝陵庙
陈焕宁
晋祠,著名的旅游胜地。身未动,心已远……
据史料记载: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典园林建筑群,现存有三百年以上的建筑98座、塑像110尊、碑刻300块、铸造艺术品37尊,是集庄严壮观与清雅秀丽,宗祠是祭祀建筑与自然山水完美结合的典范。 晋祠现存最早的主体建筑圣母殿,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殿四周围廊,为中国现存古建筑中的最早实例,是中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对研究宋代建筑和建筑发展史有着重大意义;宋代建筑鱼沼飞梁,造型奇特,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古代木结构十字型桥梁建筑,在世界古代桥梁建筑史上也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研究价值;金代建筑献殿,结构稳固,梁架轻巧,既为大殿,又巧似凉亭。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被国家文化部鉴定为国宝建筑。 晋祠有三大国宝建筑,分别是献殿,建于金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建造时没有使用一根钉子,完全由木头卯榫而成;鱼沼飞梁,建于北宋时期,是我国最早的十字形立交桥的雏形;圣母殿,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公园984年)。晋祠景区背靠悬瓮山,前临晋水,是一处集自然山水与古建园林、雕塑、碑刻、古树名木为一体的著名游览胜地。 圣母殿内的43尊宋代彩色泥塑,是反映中国宋代宫廷人物现实主义作品。塑像写实传神,清秀典雅,是中国雕塑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晋祠现存碑碣中,以唐太宗李世民亲自书写的《晋祠之铭并序》和武则天亲自作序的《华严经石刻》最为珍品。《晋祠之铭并序》碑制于唐贞观二十年(646年),是一通集史学、文学、政治、书法为一体的丰碑,是文笔俱佳的行书杰作,开创了中国行书碑文先河,是一部研究、探讨盛唐的政治、文化、文学、书法艺术等方面的珍贵的“石史”。 游完晋祠,又驱车赶往王家大院。该院位于山西晋中灵石县12公里外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镇。 王家大院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时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它小巧玲珑,总面积达23万平方米,而且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尔后参观舜帝陵庙,听导游讲解:该陵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北10公里处。 舜帝陵庙坐北朝南,分为景区和陵区两大部分,共占地1185215平方米。景区分为舜帝广场、舜帝公园两部分。层次分明,布局严谨,远远望去,景色秀丽,古柏苍劲,山门高耸,庙宇巍峨,气势雄伟。 我们依次参观景区。景区有一条长600米,宽74米的舜帝大道。大道以北为舜帝广场、景区大门、神道,两边有雷泽湖、历山等,面积918575平方米。景区有100万株树木花卉,绿树成荫,苍翠葱郁,繁花似锦,姹紫嫣红,曲径通幽,湖光滟潋,一派秀美风光。 舜帝广场位于景区南端,面积3万平方米。广场摆放两尊青石大象,传说舜用大象耕田。广场中央有一巨大花坛,坛四周花草竞放。中央喷泉,格外壮观。喷泉中心地面为太极八卦图。广场后高耸12根花岗岩龙柱,寓意天下归舜,国富民强。 尔后浏览景区大门、神道、雷泽湖、金色沙滩、水上梅花桩、历山、迷宫、河东民间艺术展、德圣孝祖——舜帝、舜陵、舜文化专题展览。 陵区,鸣条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古柏广场、神道古柏、仪门、月台、陵前献殿、享厅。 舜帝陵冡,为长方形,长12米,宽13米,周长50米,寓意舜帝五十年。四周砖砌花墙,冡上槐柏苍翠,其中有一巨大古柏,已历千年,树粗数十围,五枝虬蟠,傲指苍穹,人称“五人登科柏”,古人科举、商贸及生儿育女均前来祭拜此柏。陵前上碑刻“有虞帝舜帝”,下碑刻“帝舜陵”。 山西旅游,感慨良多,所有著名景点都遭到“文革”不同程度的破坏。“文革”是个需要全民族忏悔的悲剧。这个悲剧,对我们这个民族戕害之深,恐怕再怎么估计也不为过。以史为鉴,则治事可师矣! 当今中国,政通人和,改革开放,富国强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直以来,在山水之间徜徉,感受世间万物之道,都是中国人的历史文化传统。这次山西游,安全第一,遵纪守法,文明节俭,光盘行动,团结友爱。山西是旅游大省,您不来山西旅游,将是您一生的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