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38|回复: 4

《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工商卷)》连载(二十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31 11:03: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雷光清 于 2023-10-31 11:07 编辑

《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工商卷)》连载(二十四)

k蟞龐 2023-07-01 10.16_1_edit_238041641205912.jpg

第四章  民国商业

第八节  盐业
    一、盐务
    津市历为澧水数县盐岸。自清代迄民国,在省岸盐务机关管辖下,历经引盐时期、专卖时期和自由贸易时期。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澧州在津市设立盐务分局,职掌盐法、司理纲引,管辖澧州六属(安乡、澧县、临澧、石门、慈利、大庸)盐务。并承袭“引盐制”,划为淮盐引地。自后,盐业改为官方经办,商户运销,是时津市最大盐商为许和兴。北洋时期,军阀混战,交通阻塞,食盐一度极为紧张。1940年,由于长江封航,盐路不通,由政府设机构直接售盐,按每人一日三钱配售。1942年,民国政府颁布《盐业实施专卖制》,专商引岸废除,“全面推行官收、官运、官销”。抗战胜利后,废除战时专卖,以商运为主,辅以官运,为自由贸易制。省盐务办事处在津设分处,盐商经营需经分处发给执照。
    二、盐运
    澧州早期以淮盐为主,清同治十年(1871)曾国藩与湖广总督李鸿章奏请川盐入境,遂为澧六属并销川盐、淮盐之始。
    淮盐自江苏十二圩盐栈江船装运,途径芜湖、九江、汉口,到达湘岸岳阳转常德,再由常德驳转津市。全程3010里,通系帆运。
    川盐自宜昌或沙市装运,由江水虎渡河入澧境。全程300里,通系帆运。
    抗日战争时期,淮盐水运中断,澧六属被划为特区,全部改销川盐。1940年,沙、宜相继沦陷。公盐来源日少,民国政府免税鼓励民间挑运川盐济食。东起津市,由澧县入北部丘陵,尔后穿行于湘鄂边高山峡谷间,历经湖南澧县,湖北松滋、宜都、长阳、宜昌县境,西迄三斗坪,由此接运来自四川自贡的川盐,500里全系挑运,俗称“跑三斗坪”,前后历时5年。
    三、盐商
    盐业在清同治年间被列为津市四大行业之一(茶商、木商、油商、盐商)。民间有“茶商、木客、盐贩子”之说。虽排名末梢,但每年几万引(每引300 市斤)的数额,委实不是个小数。因湖南无盐,无论是川盐入境还是淮盐入境,都有几百甚至上千里水路。故历史上因战乱导致水运不畅而引起的盐荒时有发生,盐号也随之此消彼长,很难产生大贾。津市盐商,最早最巨者为清咸丰年间运销商许合兴,但至清末即已败落。民国后数年,盐商渐见发展,主要牌号为大生昌、成顺公、谦裕厚、罗生记、同庆昌、行济、福泰瑞、福裕隆、朱顺兴、昌记等。抗战时期,食盐紧俏,盐商一度达60余户,就连全国最大的久大精盐公司,也在津市设立专庄。因业务大,盐业担负各种捐税占全市60个行业总额的五分之一。抗战胜利后,交通恢复,食盐业务趋于缓和,盐号锐减至28户,最终仅存3户,盐业失业人员达240余人。盐业自行组成“津市盐业失业人员合作社”,其行业兴衰可谓是此一时彼一时。
    ......待续。

wKgBs1hh36yAJ2FBAAykIfM5XJM339_edit_173187745530703.jpg



56075_edit_17312256428041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31 16:37: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31 20:40: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文知津史,点赞雷局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1 23:01: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舒中一 发表于 2023-10-31 16:37
欣赏了。

谢谢舒老师的支持与鼓励!向老师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1 23:02: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杨支埃 发表于 2023-10-31 20:40
读文知津史,点赞雷局佳作!

谢谢杨秘书长的支持与鼓励!向您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20:52 , Processed in 0.05177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