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51|回复: 8

榨坊旧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3 14: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榨坊旧事(一)
                                                                                                              文/韩川
       据州志记载,同治年前,津市双溪桥以下是双溪桥路、元和宫路、法华桥路和青龙庙路,后来因榨坊渐多,改称油榨坊。
       榨坊历史悠久,北宋《广韵》有:“榨,打油具也。”明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膏液》记:“草木之实,其中蕴藏膏液而不能自流,假媒水火, 凭借木石,而后倾注而出焉……
       湘鄂一带榨坊, “多者数百家,少者三四十家,每家设置木榨一座至三四座不等,视当地桐籽产量丰富及经营者之资本厚薄而异”。
       清咸丰四年(1854),太平军攻打安徽泾县,百姓纷纷出逃,如张翰所称“大江以南,荆楚当其上游”,难民大多侨居荆楚一带。
     《轧花厂厂志》记:“道光年间, 崔永恭创办同裕和榨坊,1940年代初,崔家已拥有三家榨坊。”《津市志》记:“咸丰五年,安徽籍人胡齐官开办榨坊。咸丰八年, 安徽太平赵廷俊随父来津市开榨坊, 至民国,赵家亦有两家榨坊。”清代榨坊以安徽人居多,素有“太平帮”之称,赵廷俊为江南同乡会会长。太平帮开榨坊,并非津市独有。宜昌14家榨坊中太平帮占11家,《中国商业通史》称:“清前期,湖北沙市有泾太商人垄断了油市。”沙市油坊, 概为太平帮。”
       究其原因,《湖北工业史》记有:“早期沙市油坊亦以压榨、捶榨为主。同治年间,安徽太平人前来开设榨坊,并改进工具,变压榨为撞榨,开始生产皮油与梓油,比以往单一的木油质量显著提高。
       津市和汉口、沙市一样,商家“外埠居九,本地仅一”。安徽巡抚英翰派人到湘鄂两省收税,奏曰:“皖省委员赴楚收寄籍捐,虽收之于楚省,仍收之于皖人。”
      至民国,油榨坊有信成立、谦和信、信昌祥、吉熙和、同裕和、厚生和、谭万兴、崔恒记、正大等20余家榨坊。
       榨坊前店后坊,临河而建, 主要工具是石碓、 木榨和石碾,并以碓之多寡衡量榨坊规模之大小。如“宜昌有4张碓的有阳记朱大顺、洪盛昌和德厚荣,各有100多人:有3张碓的有陈敦大、同盛和同泰, 各家都有八九十人;其他2张碓的,每家雇人50个左右。是时,全行业从业人员大约为1000余人”。汉口“每家榨坊,资本在万两以上,工人百余名”。津市同裕和榨坊至少养16头牛,据此,应该有2台以上的碾槽,10台左右的木榨,数十工人。保守估计,油榨坊榨坊从业人数近千人。
       关于榨坊的格局,谦和信的赵承鼎先生回忆说:“榨坊初建时,虽然规模不大,但划圈地盘较大,约占一千多平方米。前靠澧水河岸建有石阶码头,码头上来建有牛栅和晒场,穿过街心才是油榨坊。以后随着业务的扩展,连接榨坊仓屋又建了住宅。单独的双合大门,共有三大进。第一进是家庭住宅.....第二进是个很大的像工场型的敞屋, 分隔成了储油房、粮食仓、轧花场、家庭厨房。”
      据轧花厂的档案记载:“谭记、禹记两家榨坊占地面积为1175平方丈,约20亩。而谭记、禹记在榨坊中不算大的,上首两家更大。”
     (未完待续)                                            
                                           摘自政协湖南津市委员会编纂的《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3 15: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欣赏,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3 16:11: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逐渐消失的行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 16:20: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汉平 发表于 2023-11-3 15:02
佳作欣赏,为您点赞!

谢谢张汉平老师点赞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 16:21: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舒中一 发表于 2023-11-3 16:11
逐渐消失的行业。

谢谢舒中一老师的点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4 10: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5 06:51: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蒋新建 发表于 2023-11-4 10:46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谢谢蒋会长的欣赏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5 21:08: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文知津史,点赞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1 07:17: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杨支埃 发表于 2023-11-5 21:08
读文知津史,点赞佳作!

谢谢杨老师关注!支持!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2 18:02 , Processed in 0.03794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