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沅江樵夫 于 2023-11-6 15:23 编辑
向勇于挑战自身艰难困境的人们致敬 文/刘小明
近年来,笔者早晚沿着沅江河道散步,已成日常生活习惯,无论刮风下雨从未间断。在吸纳沅水河畔清新空气、观赏桃源大地优美环境、不断提高身体健康素质的同时,也了解到这个社会中被人不易察觉的一面,那就是少数残疾人、身患重大疾病者、年至耄耋之人,他们不甘屈服于自身困境,下定决心,勇于挑战,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不屈群体的精神风貌,值得全社会向他(她)们学习! 小向,年龄约45岁,是漳江街道渔父祠社区三组一位居民。成家后夫妻养育了一个孩子,本来一家人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天有不测风云,2019年8月的一天,他骑着摩托车到乌云界办事时不小心摔在了3米高的岩坎下,右下肢小腿受到重度撞击,被人发现后已不省人事,医院对他实行全面检测后决定右小腿截肢,以保全他的性命。就这样一个健康的人倾刻间成了一个残疾人。小向没有流泪,虽然社区领导尽力周旋,在政策内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家中他是一个顶梁柱,他必须咬着牙把责担起来。从此,他拄着拐杖,风雨无阻的早晚练习健身,白天在五金店拜一个亲属为师,两个月后他就自己开了一个独立的五金店。由于他的热情周到服务,生意也逐渐红火起来,有时一个月也有5000多元的纯收入。有一天散步时又碰到了他,他拄着拐杖真诚地对我说道:“大哥,人争的就是一口气,我虽然四肢不健全了,但心里明白,自己是一个男人,养家糊口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只要有决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看到小向的现状和毅力,我向他竖起了大姆指,打心眼里佩服。在我早晚散步遇到的游客中,类似小向的人员有11人。 江大爷,年龄已至耄耋,银鬓白发和古铜色的脸已写尽他那苍桑岁月,他也是我早晚见到最多的健身朋友之一。江大爷是浔阳街道义丰坊社区的一个居民,在很多年前他在县城街上开了一个卖日杂的小门店,由于其优质服务赢得了众多顾客,生意一直很好。但10年前的一天突然脑梗阻,让他顿时处在休克之中,家人紧急送到医院后,幸好出血量不大,治疗一段时间后就出院了。出院前主持大夫交待,一定要注意健身,注意休息和科学用餐。江大爷对我说,自患病的第二个月起,也就是71岁那年,他就坚持早晚散步,且风雨无阻。10年来,他的散步鞋子都走烂了16双,但他的身体却越来越好,脑梗的现象从来没有复发,医院检查多次后也认为江大爷是个奇迹。我和江大爷谈起这个事,他给我道出事情真谛:即心无杂念,按时吃喝和睡觉,坚持锻炼。我想其它的原因暂且不说,其中坚持早晚散步是其稳定病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在新河桥公园靠近桥头的部分,有一颗硕大的大樟树,巨大的树冠繁枝下面生长着众多的知名乔木,同样也生长得郁郁葱葱。在树下空隙里,相关部门安装了数量适中的健身器械,因此也吸引了众多健身爱好者。其中早晚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一群大妈,年龄70至80不等,数量为10个以上。每天清晨,天色还处在蒙蒙亮中,大妈们便不约而同地来到聚集地,相互问候一声后便找到相应的器械锻炼了起来。有的慢跑、有的弯腰、有的练臂、有的踢腿,十八般健身方法,几乎每个人都要来一遍。据悉,这群大妈中,大部分都患有程度不等的慢性病,而且有的还特别严重。但她们听从医护人员的建议,在适当治疗的同时,长期坚持不懈锻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每年例行康复检查中,其病情得到了稳定和降低。从她们锻炼时的欢声笑语中可以体会到,不间断的健身为她们降低和赶走了病魔。 人的一生虽然漫长,但病病灾灾有时不可避免,人们只要树立起一颗正常豁达的心态,像上述勇于挑战自身艰难困境的人一样,不畏艰难、不畏病痛、坚持健身、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战胜病魔,活出别样的精彩。 致敬!勇于挑战自身艰难困境的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