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创建时期的老党员——朱务善(二)
文/宋先熙
朱务善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 深受同学爱戴, 被选为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席,还担任过北京学生联合会主席。
1920年初,朱务善结识了当时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并在李大钊的帮助下,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经验。 这年3月,在李大钊的领导下,朱务善和邓中夏、罗章龙、刘仁静等发起组织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这是一个公开的学术团体,旨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吸收先进青年到马克思主义行列中来。11月,朱务善等又组织成立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就是那时的,后因组织不纯,于1921年5月解散),公开招收团员,自由报名参加。该团成立后,积极开展活动,发展很快,那时绝大多数的先进青年都被“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所吸收。同时, 朱务善还到北京蒙藏学校宣传马列主义,灌输革命思想,在少数民族中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无产阶级战士,如云泽(即乌兰夫)、奎壁、多寿、刘锡五,都是那时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先锋,为少数民族地区早期建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20年9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随后,北京也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朱务善由李大钊、邓中夏二人介绍,加入了这个小组,当时参加这个小组的有张太雷、何孟雄、高君字、罗章龙、张国泰、刘仁静等。这时,朱务善受到“到群众中去”这个口号的影响,以为要挽救中国,非得使中国广大民众了解革命斗争内容不可,所以就参加了那时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平民教育讲演团”,并选为主任。和邓中夏等人进行了许多工作,逐渐把它变成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一个外围组织,为宣传社会主义思想、扩大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影响服务。迨北京共产党组织成立后,1921年,又由李大钊、邓中夏两人介绍,朱务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北京共产党成立初期, 活动的对象有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工人运动,主要是北方铁路工人运动:二是领导北京的社会运动和学生运动。朱务善是社会运动和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自劳动组合书记部由上海迁到北京以后,北京共产党才始发展在北方的工人运动, 主要是铁路工人运动,中心即在长辛店。1921年,后在那里组建了一个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俱乐部。在工人俱乐部举办有定期讲演朱务善是长期的演讲人之一,每逢星期天, 朱务善、 邓中夏几个人一清早就坐火车去长辛店找工人谈心、交朋友。 他利用讲演的机会,设法接近工人,宣传克思主义,如讲“什么叫做政党?为什么工人阶级要有自己的政党”“马克思学说的主要内容和它与工人运动的关系”“为什么我们主张承认苏联”等政治问题。这段时间中,他介绍了几位优秀工人入党, 后来成为长辛店铁路工人运动的中心分子。
1923年2月7日,在北京共产党的领导下, 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 吴佩孚残酷镇压,造成“二七惨案”。之后, 朱务善和缪伯英(湖南人,共产党员,北京女高师学生)以北京学生会代表名义去武汉活动,声援京汉铁路工人。他们到达武汉后与陈潭秋、 李汉俊、夏之栩等人取得联系,积极开展工作,招待新闻记者,会见武汉学生代表,大力揭露吴佩孚“保护劳工”的假面具, 支持京汉铁跳工人的正义斗争,在社会上起到了良好的影响。 朱务善在武汉不久,施洋律师遇害武汉情势紧张。加以他在记者招待会上和《江声日报》记者谈话时攻击了吴佩孚与和鄂督肖耀南的血腥罪行,引起了吴,肖的愤懑。 接着就传出了肖耀南密令逮捕北京学生会代表的消息。朱务善与当时在武汉讲学的李大钊密商后,当即离开武汉南下长沙,继续进行宜传活动。
这年,正是国民革命军北伐前夕。在北京学生会中,朱务善当选为赴粤促请孙中山兴师北伐的代表。到广州后, 朱务善两次会见了孙中山, 得到了孙的赞许和鼓励,完成了南行的使命。(未完待续)
摘自政协湖南津市委员会编纂的《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