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83|回复: 2

陈全华:鹿溪寻幽(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15 08: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汉寿老干部网宣 于 2023-11-15 08:25 编辑

鹿溪寻幽(二)

陈全华

幽静——神奇的鹿
       溪水曲流,夹岸多梅。这里峭石为门,古树覆焉,窅然无尽,云烟时起。
       唐代吕洞宾有诗:
       婆娑睡眼望山凹,非雾非烟景四郊。
     一幅鲛绡不收拾,被风卷去挂林梢。
       诗所展示的就是鹿溪幽静、险峻、神奇的景色。
       从鹿溪村溯溪行二、三里,但见苍篁蔽日,不视径路。群峰汹涌奔突,灵奇幻傀。山风拂来,顿生凉意。山名曰:天宝山。海拔302.5米,为汉寿境内第三高山。回路转,人在竹海,只觉凉风习习,泉水淙淙。行至半山腰,看见一挂瀑布水帘,水帘背后隐藏一洞,即充满神秘色彩的打岩洞。洞口不大,呈狭长形,转过狭长的洞口,顿然宽敞,但阴森之气扑面而来。据传,古时当地百姓办红白喜事,只要诚心诚意焚香磕头祷告,夜间洞口便会有金杯玉盏供人借用……这就是交口传诵的金杯玉盏的传说,至今盛传不衰。
       再上百十级石阶,苍松翠竹之间掩藏着一座梵宇僧楼,那一声两声的钟磬之音,将人带入物我两忘的幽境。这就是天宝庵。据传,此庵建于唐天宝年间,一度是香火极盛之地。后来因兵荒马乱,于战火。现在所看到的是当地人自筹资金在原址上恢复建的。天宝庵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来历:传说当年马嵬坡兵变,玄宗皇帝不忍赐死杨贵妃,于是命一长得极像杨贵妃的宫娥作了替身,暗中却令心腹将杨贵妃护送至此削发为尼,遂建此庵。
          “杨泗乘白马八角楼前封太子,黄诚引金凤三杨树下点先锋。相传杨幺起义后,在洞庭湖周围建有 72寨,鹿溪一带的太子寨、先锋寨、求雨寨就是其中的三寨,当时曾驻兵数千。而太子寨正是被封为太子的钟相之子学文习武之地。太子寨在天宝庵西面,东临悬崖,壁立千仞。悬崖上古木森森,奇花争妍。至寨顶,有一大坪,就是当年太子寨的旧址。现在还可以看到一条约长千米的古战壕。沿太子寨南行,一路青竹傲立,竹叶生风。约莫一二里,有一深涧,名曰太子沟,因太子时常来游而得名。蓊郁的熊猫竹合抱,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绿色隧道,狭长而静谧,走入其间,宛入别一洞天。历史与现实在这里纠结,人文与自然在这里交融,让人生起千般慨叹,抒发思古之幽情。这里怪石嶙峋,其上古藤缠绕;泉水不涸,滴落历史烟尘。想当年,金戈铁马,曾为兵家必争之地,转瞬间,只闻得天宝庵一杵疏钟,古索文明在这里悄然沉积……
       下太子寨,就到了人间清暑殿”——铁甲冲。铁甲冲四季如春,风景如画。入冲之口有山曰烈马回头相传为招安杨幺的奸臣秦桧坐骑所化。烈马回头前方诸山皆有名,曰:虎形山、人形山、帽形山……“猛虎逐白鹿,烈马一回头。将军穿铁甲,鹿踏青峰去。铁甲由此得名。
       铁甲冲曾是附近几县的交通要道,尽头的筀竹坳至今仍有一条保存完好的古官道。数百级青石板似乎仍笼盖着历史的烟尘,马蹄嗒嗒,轻叩着远去人物的喧哗,古道蜿蜒曲折,与那段繁华的岁月还保持着某种藕断丝连的联系。筀竹茶厅大概就是这条古官道最后一位默默的守望者,它是一座古典型的建筑,也是中国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古茶厅中的一座。内有民国十七年和二十四年刻的四块石碑,上书筀竹茶厅四字及相关史实:筀竹坳上通常德,下达资阳,车马往来,络绎不绝,洵要路也。顾夏日炎炎,望梅终难止渴;风尘仆仆,行李无以息肩。深念行路之艰,爰倡施茶之举,四乡父老一致赞成……”相传此官道的历史比明长城还早几百年,为当时一杨姓民合全家之力花三年六个月铺就的。他又以半百之年在坳上搭了间屋和凉棚,为过往行人施茶送水。至今,附近山民仍常来此小坐,一方面消暑歇气,一方面感念先人乐善好施之风。
      下古官道左行,地势陡然变窄,两旁青山如矗,逼人而来。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只剩下一条缝隙。这个峡谷就是滴水谷。滴水谷清幽绝俗,鸟语花香,蜿蜒曲折,绵延数里,乃大自然鬼斧神工而就。谷旁高山名曰大尖山,直插云霄,不敢仰视。若在春夏水涨季节,乘舟穿行滴水谷中,欢歌回响,鸟儿互答,鱼游石上,花影交横,真正是悠然神会,妙处难与君说啊。
       出滴水谷,便到了汉寿县的第二高峰——云峰山。云峰山海拔312米,在三县的交界处,南通桃江,西达鼎城,北接汉寿。沿幽谷宛转西行,便进入了云峰山的十里竹廊,两旁修篁万杆,绵延数里,宛如翡翠屏障。走完十里竹廊就是竹鸡寨,寨中古木参天,峡谷幽深,竹鸡啼鸣。沿竹鸡寨而上,是一条狭长的山谷——蝴蝶谷。谷中巉岩碨礧,山泉潺潺,地势险恶,人需攀援而过。但有万千彩蝶纷飞,山云出岫,让人忘却旅途之艰难。接近山顶,有一棵千年古树——“荫凉树。曲杆虬枝,浓荫匝地,似有一股仙风凝然其身。树旁一石碑,上刻荫凉仙树,大家歇息。特别要指出的是,这棵树所处的位置正是二市三县的交汇点,故史称树冠三邑。过了荫凉树,登云梯而上峰顶,极目远眺,但见群峰涌翠,竹海泛波,茫茫云涛尽收眼底,让人顿生一览众山小登临绝顶我为峰的豪迈气概。
       鹿溪山清水秀,资源丰富,人杰地灵,民风淳朴。鹿溪多奇草异树,是天然的百草山百宝库。曾被认为早已绝迹的世界珍稀物种、植物界的活化石——红豆杉就在这里安家落户,这是继雅鲁藏布江无人区之后,第二个发现有红豆杉呈群落分布生长的地方。在求雨寨还有一株千年红豆杉,树干几人合围,树高数丈,树冠硕大无比,遮天蔽日,乃一奇观。鱼腥草、白果、见风消、血藤、乌药、矮茶刀、七叶花、八寸麻、九头狮子草等名贵中草药在这里也是俯拾皆是。此外,鹰嘴龟、夹板龟、锦鸡、虎纹蛙、红螃蟹、麋鹿、麂子、山豹等珍禽异畜也是这里的常客。这里竹林如海,鹿溪人用他们灵巧的双手编织出各式精美的竹制品,如竹筐、竹垫、竹雕、竹刻、竹凉席……远销各地。
       鹿溪人自古就以聪明善良淳朴卓然于世。抛开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在此留诗不说,明朝大儒鹿溪人曹宗先就读书鹿溪,博物洽闻,著有《通源集》四卷,为天人理数之学。史书记载,曹宗先性聪颖,下笔成文;好言事,辄中时弊孝道朴诚,学术深邃,不愧名儒。其著《通源》一书在物理性命之间,非好学深思,未足以与于此也。是圣学之滥觞,而太极之借经;《楞严》之一斑,而大觉之发轫也。
       而清代的曹师仲又是笃行义行的代表人物。曹师仲,字齐卿,鹿溪人。史书记载他好善乐施,遇荒歉辄以升斗活人,日为粥饭以待乞者。年届七秩,戚友欲为介寿,翁曰: 寿我不如寿人。时谷价昂贵,乃减半价以粜,受惠者多……”
       鹿溪一带有一种风格独特的民居——敞口堂屋。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开放的房屋结构,真正做到了夜不闭户,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佐证了鹿溪人淳朴的民风。敞口堂屋别具一格,世所罕见,相传为三国时期曹操的一支部队战败流落至此而始建。
       鹿溪人热情豪爽。客人来了他们捧上家酿的糖荆桠酒和浓浓的擂茶。糖荆桠酒颜色苍老,如戟也如唐诗;其香深远,如山也如一段古老的传说,有养生悦性的功效。擂茶是将初摘的新茶佐以芝麻、花生、绿豆、黄豆、生姜等,用香樟或桂树做的擂棒捣碎,汲取山涧清泉冲泡而成的。擂茶是不单饮的,常常还伴有辣萝卜、腌刀豆、酸黄瓜、米花、烧红薯……
       吃一筒竹筒饭,饮一杯糖荆桠酒喝一碗擂茶,听一段传说,拉一段二胡,再去看看山,看看水,走进历史里,走进自然里
       这就是古老的、纯朴的、神秘的、美丽的鹿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5 08:41: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5 10: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吃一筒竹筒饭,饮一杯“糖荆桠酒” ,喝一碗擂茶,听一段传说,拉一段二胡,再去看看山,看看水,走进历史里,走进自然里。
       这就是古老的、纯朴的、神秘的、美丽的鹿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8 17:08 , Processed in 0.03371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