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22|回复: 2

闲说“闪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19 17:06: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津市万石诗 于 2023-11-19 17:21 编辑

     闲说“闪经”(九)安二型飞机之歌

                         夏惠林

        六十多年前,我还是一名小学生,那时候,我们的国家还很贫穷落后。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生产出了安二型飞机,有文人将其写成了文章,这文章又被选进了语文课本。而那时的语文教学是要讲中心思想与段落大意的,当然,更少不了要讲政治意义。于是,这篇课文后面便有一道问题:安二型飞机的诞生说明了什么问题?

          当然,作为中小学生,终究概括能力不够,但又怕今后考试会有这道题目,于是老师便做了答案让学生去背。

          而这一背,就背出了音乐“天才”,我的一位同学居然给这答案谱了“曲”。那曲子是这样子的:第一句“安二型飞机的诞生”是⒌⒊⒉⒌⒊⒊⒉⒉每个字对应一个音符,每字一拍,只有“机的”两字占一拍。第二句“说明了什么问题”是
         ⒊⒍⒍⒌.5⒊⒉⒉“说”字一拍3,“明了”两字一拍⒍.⒍“什么”两字一拍⒌53,“问题”两字两拍⒉⒉……唱起来还蛮有乐感的,呵呵。

       (十)关联词语的孩提“滥言”

        你会正确使用这些关联词吗?千万不要用错了哦!

        记得读小学时,语文老师教我们汉语中的关联词语,举例说了若干种关系,比如因果关系要用“因为……所以……”比如转折关系要用“虽然……但是……”,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而有点好笑的是,比我高一届的一位“学长”居然用来作了个有点押韵的对口词儿:因为,所以,但是,可以……一时间不少同学每到课间休息时间,就你一句“因为……所以……”他一句“但是……可以”起来,而且好长时间乐此不疲。


      (十一)“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

       前几天老王忽然拉着我的手神密兮兮的问:你晓不晓得中国历史上有个“曾剃头”?

        这个我当然知道,因为当年写毕业论文时我专门研究过他,涉猎了几本仅有孤本不可外借的书,写了上万的笔记,才完成万言的大学毕业论文,怎会不知道有着“曾剃头”外号又被称为“圣人”的文正公先生呢?

         这文正公当年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的时候,打了不少败仗,有人指责他是“屡战屡败”,而他在上书皇帝时却写成“屡败屡战”,把个失败者表现成了不服输的勇敢者。

        于是我又想起了如今有的打麻将盘盘俱输的人,比如某小区有两位老者,一个叫唐某克,一个姓韩,由于他们输的次数多,有人便作了顺口溜来调侃他俩:“要输血,找堂客。没得钱,找老韩。”呵呵!

            (十二)吹抱抱儿

      小孩吹肥皂泡   
      成年人也会吹肥皂泡

       津市人说别人吹牛皮往往说是“吹抱抱儿”,其实并不是“吹抱抱儿”,试问,这“抱抱儿”为何物?怎么可以吹呢?其实,这不过是“吹泡沫”的误读,津市人说的“吹抱抱儿”实则为“吹泡沫”,也就是“吹泡泡儿”之意,说白了,就是“吹牛皮”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而已。

        于是想起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单位空降来一位副职领导,与当时的市领导是老乡,这人比较会吹,于是单位上许多人便背地里称他为”某抱抱儿”。

       这“某抱抱儿”也确实会吹,往往画的饼也都会叫人当真。不过最后据说那位市领导东窗事发到了他曾经管理的地方之后,他也不知所踪。

       人啊,还是实在一点为好,我以为。因为泡泡儿一吹大,很快就会“炸”了,而且吹得越大,炸得越无踪影。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9 18:39: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学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9 19:33: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8 17:01 , Processed in 0.03261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