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86|回复: 0

画坛巨匠孙世灏(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20 10: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画坛巨匠孙世灏(二)


                                                                                                                     文/佚名
刚直爱国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家乡的一草一木都让孙世灏情有独钟。新洲的伏波祠、园门外的过街树、道口河的乞丐都成为了他写生的对象。特别是对丐帮头儿黄可光,他有深深的同情和感佩,一连画了黄可光三幅国画,并在作品背面注明:“这是澧县道口河的黄可光, 我在新洲时常见着他。”孙世灏除了绘画,还常到学校教课。虽然生活拮据,但他爱憎分明、秉性不移。县长、政客登门求画,他避而不见;乡宦、豪绅阿谀造访,他闭门谢客。 不久, 日军犯澧,战火纷飞。孙世灏为避兵燹,举家再次迁徙,遂于大庸县一所中学教书。课余饭后,他观山作画,绘出了西海峪在前、天门山在后的大幅国画,这是中国画家笔下的第一幅张家界山水画。日寇侵犯中国的暴行、两度逃乱的痛苦经历, 使孙世灏怒火中烧、义愤填鹰。在纪念“七七抗战”两周年的时候, 他绘制了钟馗画像,并题跋:“当今小鬼纵横,明目张胆,惨无人道,暗无天日,堂堂神州,几无一片安净土,且到处多是怀鬼胎、戴鬼脸、存鬼心、说鬼话、 鬼头鬼脑、鬼鬼崇崇,这皆是鬼之变态,钟馗喜啖鬼,今日复生,必食尽小鬼乃已。”又题:“适届夏历已卯(1939)蒲节(端午)后二十日,天下莫不拭目倾耳以待我最后胜利,因有感写此。”不久,他又挥如橼之笔,画了一幅日寇杀人放火的油画: 一排排房屋被付之一炬,火光冲天;一名来不及逃避的盲人被日寇杀死,鲜血淋淋.....孙世灏以画笔作武器, 揭露日寇滔天罪行,记录日本侵华历史。
民主斗士

        1948年, 孙世灏赴长沙民本中学任教不久,改任长沙克强学院教授。后来,入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建筑系任教,开艺术美术教授讲工程建筑设计课之先河。1949年7月29日,长沙和平解放,听说湖南大学师生要举行大游行,他立即赶制了“马、恩、列、斯、毛”五幅巨幅油画像。30多人组成的抬像队伍走在游行大军前列,围观群众无不喝彩,声势浩大,威震省城。为此,中央人民政府还破例为孙世灏颁发了一笔奖金。校方见孙教授如此进步,动员他加入中国共产党。老教育家徐特立还专程到校劝他从政。
爱党爱国

        1953年, 全国高等院校实行调整,孙世灏奉调赴华中师范学院美术系任教。美术系从师范析出成立湖北艺术学院后, 孙世灏调任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湖北美术学院的油画教授。
        孙世灏博士既有娴熟的传统中国画的技巧, 又深得西洋画写实的要领, 中西融合,得心应手。画一手持藤杖的老 ,横扫三笔便是棉袄, 勾勒四下便成长裙,其幕年赏菊,神态逼真。绘一群血脉相连的卧狮, 雄狮仰天长啸,雌狮夫唱妇和,幼子事不关已依于母怀,十分传神。他擅画飞禽走兽,主张借物喻情,抒发画家的情怀,更注重直接反映现实生活。1952年, 他参加过湘西永顺县的土地改革运动。1954年9月,他绘了一幅“子母哨”的国画, 并题跋日:“一九五二年元月四日,由湖南大学动身到湘西永顺青天坪参加土改,每逢开会或调查生产经过这半坡,就看见每次见过的子母哨。儿子站岗, 母亲带着小弟做针线, 伴坐在岩壁上,她那种负责的神气,至今还留在我眼帘里。”他到武汉后,曾几次专访韶山冲,描绘毛主席的故居,以致毛主席的乡亲毛月秋等人都同他成了熟人。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在建,孙世灏绘制了巨幅油画《建设中的武汉长江大桥》, 至今收藏于三儿子孙永忠家里。武汉建了火电厂、炼焦厂, 他现场写生:武汉大学樱花盛开,他精心描绘.…把画家热爱领袖、 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摘自政协湖南津市委员会编纂的《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2 18:04 , Processed in 0.03121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