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97|回复: 1

我的艺术生涯(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21 15: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艺术生涯(一)
                                                                                                                 文/张淑客
        1957年春, 我被招进津市荆河戏小演员训练班,一边学戏一边学习(初中语文、历史、政治等)课程。从此开始了我的艺术生涯。我们算是传统荆河戏第一批有文化的小演员。
        1959年,我参加常德地区青年演员会演,主演《杨排风》,这是我首次参加大型会演, 获青年优秀演员奖。我在剧中表演的棍术、戏耍趣打及跑朝的马堂子,一时成了全区青年演员技术交流的热点。尔后,《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演出,使我这个剧团里小字辈的B角, 一下子脱颖而出,获得观众和长辈师傅们的一致好评,成了剧团的“台柱子”。从此迈进地区青年主要演员的行列。
        1962年10月,津市荆河剧团携传统荆河戏《谢瑶环》首次赴省会汇报演出,我在剧中饰演主角谢瑶环,演出获得极大成功,一时好评如潮,当时几乎轰动了整个长沙城。《长沙晚报》亦不吝赞美之辞,对我的表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省委书记张平华在演出结束后专门接见了我们,并邀请我们到省军区大礼堂为八大军区司令员演出专场。 还为省电台录制了《谢瑶环》《双驸马》两剧中的唱腔片段。
        1964年6月至7月,湖南省举行现代戏会演,津市荆河戏剧团自编自演的现代荆河戏《太平村》曾一度初选为赴中南区会演的节目。我在剧中扮演主角韩小菊,获省艺术界专家内行的盛赞并获演员奖,《湖南日报》还发表了我的《会演日记》七则。在历经了一段非常岁月后的1973年、1974年,我又主演了现代戏《红哨兵》《碧水长流》等,被选拔参加了湖南省中小型现代戏调演。《碧水长流》在省城长沙演出时由省电视台进行了现场转播。
        我的戏剧表演可塑性较强, 我在古今剧目中塑造了许多类型各异的人物:天波府的烧火丫头杨排风、出塞和番的陈杏元、装疯的赵艳容、醉酒的杨贵妃及天子李世民等,还有党代表柯湘、革命先烈江姐、“老板娘”阿庆嫂、朝鲜老大娘阿妈妮和农村小姑娘“山刺梅”等。尽管性格各异,年龄悬殊跨度大,但我在塑造这些人物时,注意在不离现实生活的基础上, 以戏曲表演的程式技巧,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体现角色的潜在意识和内在情感,求在艺术舞台上演谁像谁。 当然, 这决非一朝一夕的功夫。严格的科班训练, 严师的耐心指点, 组织的教育培养, 自身刻苦努力向艺术高峰矢志不渝攀登,均是成功的关健。20世纪60年代初, 剧团送我到湘剧院跟班培训,随著名湘剧表演艺术家彭俐依老师学习:不久又到湖北省汉剧团,作为剧团一员跟著名表演艺术家万仙侠老师学习、 排练、演出:1965年还曾到北京京剧院学习《沙家浜》中阿庆嫂的表演。这些学习培训,使我开阔了视野,艺术修养和表演技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1981我到湖北省戏曲学校进修, 承师汉剧著名表演艺术家陈伯华老师和黄振源老师,具体再学了《宇宙锋》《杀情》等剧目。 老师们斟字酌句、一招一式的教诲,更使我获益匪浅,我集众师之长,融会贯通,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思考和创新,使表演更加精湛和完善。
                                                              摘自政协湖南津市委员会编纂的《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2 09:41: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18:52 , Processed in 0.03231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