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30|回复: 9

津市地方戏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21 16:38: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傩戏
      傩戏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是中国西南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带有深厚宗教色彩的戏剧形式。相传在三千多年前,黄帝与蚩尤相争,蚩尤战败,逃往江南洞庭湖一带,组成“九黎三苗”,历史上称三苗国。黄帝为灭蚩尤残部,命其孙颛顼治巫。三苗人为驱颛顼之兵,披上先帝蚩尤的战袍,戴上蚩尤图像的面具(俗称鬼脸壳子),口中作“傩傩”声驱鬼,渐变成一种“还傩愿”的仪式。这种形式千百年来流传在荆楚大地,以澧水中下游地区最为昌炽,成为驱邪求福的民间习俗。
     明朝嘉靖年间,嘉山修建祭祀孟姜女的贞烈祠,嘉山一带的百姓便将孟姜女视为傩神,在举行“还傩愿”仪式时,请傩神孟姜女了愿。这种民间仪式由巫师主持唱孟姜女的傩歌傩曲,没有弦乐,只有吹牛角、击堂鼓、摇法铃、耍师刀铁环等打击乐,幽古神秘,肃穆恐怖。
清代中后期,这种设傩坛、“还傩愿”仪式逐渐衍变成一种戏剧形式,称为傩堂戏或师道戏。每场戏有红、白、黑三位傩神出场表演,红脸为伏羲神,白脸为女娲神,黑脸为傩愿菩萨。傩戏在演变过程中糅入了诸多地方戏曲元素,津市傩戏就将将嘉山一带流传的地花鼓戏(澧州花鼓戏,俗称花姑儿)融入其中。如此,举行仪式时就有了大筒、竹笛、月琴、三弦的民间管弦乐伴奏,吸引了更多的百姓观赏。津市民俗学家王泸先生在《还傩愿》一文中记述道:
      1963年9月,我随团下乡演出,在当时的棠华公社的一间农舍大院,目睹了一场十分惊奇的“还傩愿”仪式。首先的程序是报家门先安正堂,堂中三个彩色神门,红帏半掩,庄重肃穆。门内供三尊傩神,中门供青玄妙道傩神真君,男性,黑脸,三只眼;左门供飞天五岳都总大帝,男性,红脸;右门供五通五显华光大帝,女性,白脸。案桌上青灯数盏,烛火窜跃,壁影浮动。接着,一阵震耳的闹台声、鼓角声响起,其声凝重、道劲,伴和凄凉幽邃的嘶嚎声穿堂而至,令人毛骨悚然。第三道程序是巫傩求子、消灾。巫师头戴绣有“日”“月”的法冠,身着宽大红袍,前胸绣金黄八卦图,手执八宝铜铃,骑板凳马,口中念念有词,驱鬼消灾,咄咄作声。最后一道程序是唱勾愿歌,巫师唱道:
宣得清来道得明,判官提笔勾愿心。当日许愿红笔圈,如今还愿墨笔填。先勾年来后勾月,又勾日子共时节。四只角里打一圈,圈过清吉保平安!......曲调是当地山歌咏叹,唱词是方言俚语。唱完,户主给钱,巫师再唱,如此反复几次,“还傩愿”仪式方告结束。
     清咸丰年后,以“还傩愿”为主的傩堂戏逐渐走出傩坛,由傩戏艺人在草台或剧场舞台上作为大本戏演出。津市素为澧州属镇,所以津市的傩戏与澧州傩戏基本相同。民国时期和建国初在津澧一带流传的傩戏戏班“红霞班”,把《孟姜女》作为主要的大本傩戏,常年在庙会上、城镇剧场舞台上演出,傩祭成分少了一些。1980年,津市文化馆组建了一支民间花鼓戏剧团,常年演出的傩戏有《孟姜女》四本、《姜女下池》单本等。据班主周恩全介绍,此戏本系清代咸丰年流传下来,按照嘉山流传的孟姜女传说故事,由一代代民间傩戏艺人自编而成,并把嘉山一带流传的孟姜女《望夫歌》《送夫歌》《哭夫歌》等用进了戏中,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成为此本的主要艺术特色。
       至今,津市民间花鼓戏剧团一直坚持农村演出,在九澧一带有一定的影响和声望。剧团主角张新梅、伍苹香、毕仁红等被吸收为湖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除传统的戏剧表现外,当代津市文艺界人士又整理发掘出了《楚风傩韵一孟姜女》傩舞,该舞取材于津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山孟姜女传说》。孟姜女以其反抗暴秦、忠于爱情,坚贞不屈的形象,不仅是澧水流域儿女英雄的代表,更被乡民视为驱妖避邪、庇佑桑梓的守护神(傩神),千百年来受到乡民的祭祀,《楚风傩韵--孟姜女》即是在此传说基础上创作出的大型民族风情舞蹈节目。该节目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表演时演员头戴傩人面具,身穿百鹑彩衣,手持道具,合着音乐节拍霍然起舞,舞步杂入原生态楚人舞蹈“八不闲”元素,以拍打自己身体的方式展示力量,驱鬼除疠。舞时气势磅礴,情绪奔放开朗,节奏热烈明快,动作整齐划一,震撼人心。该节目原始色彩浓厚,风格刚劲、威武、粗犷,音乐风格古朴苍劲,别具特色,在适当加入现代音乐元素后,更加彰显出鲜明的巫傩文化色彩,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4bed2e738bd4b31cd5a11a4d82d6277f9f2ff8a3.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1 16:56: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傩戏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好帖,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1 19:00: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傩戏没看过,读文让我耳目一新。点赞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1 19:23: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为老师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2 06: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精品佳作!为您点赞!祝您幸福快乐,万事如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2 08: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71192AF3-3AAE-45D1-8116-FC2BB0AB63DF.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2 10:32: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蔡业广 发表于 2023-11-21 16:56
傩戏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好帖,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谢谢蔡老师鼓励与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2 10:33: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杨支埃 发表于 2023-11-21 19:00
傩戏没看过,读文让我耳目一新。点赞佳作!

谢谢杨老师鼓励与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2 10:33: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雷光清 发表于 2023-11-21 19:23
佳帖欣赏,为老师点赞!

谢谢雷老师鼓励与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2 10:34: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渡源 发表于 2023-11-22 06:08
拜读老师精品佳作!为您点赞!祝您幸福快乐,万事如意!

谢谢老师鼓励与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19:05 , Processed in 0.03882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