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22|回复: 6

《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工商卷)》连载(四十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24 10:54: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雷光清 于 2023-11-24 10:59 编辑

《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工商卷)》连载(四十一)

k蟞龐 2023-07-01 10.16_1_edit_238041641205912.jpg
第七章  公企改制
   
    1984年,中共中央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大方针。津市把改革与整顿密切结合起来,着重进行企业管理体制、经济承包、以税代利、浮动工资等方面的改革。由于改革没有先例,故民间常称之为“摸着石头过河”。历经一段不短的时期,改革既有成功的范例,也有失败的教训。1992年,我市首例国营企业破产,开始着手尝试置换职工身份。几年时间,全市对17家国有企业依法实施了破产,陆续置换了1500多名职工身份,逐步积累了一些改革经验。但总体上来讲,办法不多,触动不大,改革仅是浮于表层。随着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个“倒下”,有人发出了“等不起”“拖不起”的疾呼。经过充分的调研以及结合外地改革成功的经验,中共津市市委、市政府终于在2000年1月出台《关于加快公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即后来人们所称的1号文件,由此拉开了为时3年的津市公企全面改革的帷幕。

第一节  小试牛刀
    一、打破大锅饭
    1976年,津市工业企业亏损面达37.5%,百元产值利润下降至1.13元。1977年恢复“文化大革命”中断的物资奖励制度,实施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政策,生产得以回升。在1976-1980年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本市工业持续稳步发展,工业总产值每年递增12.68%。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行业与行业的差距增大,行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减弱,少数企业亏损严重,以及电力和原材料短缺等。究其原因,仍是“大锅饭”所致。虽说是有了物资奖励,但力度不大,额度不高,工人生产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厂长权利有限,稍微破格一点,便有人告状。
    1979年,依据中央有关政策,市里有选择性地在几个单位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人、财、物三项职权下放到企业,以此调动企业生产经营积极性。两年后推及全市,企业自主权扩大至10项,将企业逐步推向市场。但此措施收效不大,企业自主权落不到实处,企业“婆婆”太多,一个工厂上面有主管局,主管局上面有经委,经委上面有政府。加之执行水平的差异,最终是风声大,雨点小,毛毛雨解决不了问题。
    二、企业整顿
    1983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国营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整顿的决定,津市指定丝绸公司、味精厂、绢麻纺织厂、大洼造纸厂、造漆厂、蚊香厂等企业为整顿重点,以点带面。首先是整顿和建立领导班子:一是要求领导干部“三化”,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二是完善经济责任制,即推行八项措施。1984年6月,市整顿领导小组验收合格的有14家工业企业。干部“三化”是个硬指标:革命化指干部是中共党员;年轻化是指干部年龄需在40岁之内(个别适当放宽);知识化是指干部的文化程度需在大专以上。于是,1980年代的“文凭风”由此而来,不管是“铜匠”还是“铁匠”,看文凭,比学历,导致一些老同志提早下台,而那些毫无管理经验的“白面书生”不是做傀儡就是瞎指挥。经济责任制主要指劳动计酬:一线工人基本上实行全额计件,工时承包或利润包干;二线工人和行管人员实行百分计奖,无线电厂和油泵电机厂还实行浮动工资,这种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的举措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另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也一项项得到落实,如绸厂的财务管理、新华工厂的技术管理、油泵电机的物资管理、针织厂的定员定额、味精厂的群众理财各有特色。是年全市工业经济明显好转,实现利税总额5250万元(其中市属企业197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总额达12252万元,均比往年有所增加。
    三、厂长负责制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整顿与改革紧密结合。管理体制的改革是重点,即经济承包、以税代利、浮动工资等方面的改革,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明晰国家与企业、企业与职工、企业与厂长的关系,增强市场意识,启动内部发展动力。1985年,地区行署指定津市造纸厂为厂长负责制的试点单位,取得效果后即在全市推行。是年市属19家工业企业选出正副厂长45人。在这些民选厂长中,有几例是很值得提及的。1985年的津市造纸厂可谓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谁来接这烫手的山芋?最终,副厂长贺镇贤不负众望,企业一年转危为安,二年“翻身道情”,三年面貌全新。同是造纸行业的大洼纸厂,刚在该厂完成毕业论文的市团委书记如愿以偿当选厂长,谁知理论与实践不是一码事,一年未到头,便退下阵来津市针织厂和津市电池厂思想解放,相信“外来和尚会念经”,厂长由外籍人士担任,可事与愿违,没多久“和尚”被赶走……尽管对这种改革方式毁誉参半,但成绩还是主要的,当年市属企业实现税收首次突破1000万元,利税总额达1971万元。
    四、承包制
    1990年代后,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我市工业企业改革又有了新招:进行租赁经营、兼并联合、分块搞活等资产经营形式和产权制度的改革。由于承包经营责任制没有涉及产权,厂长负赢不负亏,加之企业自我积累、创新能力差,进入1990年代后,各种矛盾突显。1991年,全市工业企业开始转换经营机制并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市属各工业管理部门贯彻落实《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及湖南省政府的《实施办法》,下放14项经营自主权。1992年,全市工业企业转入第二轮承包,试选味精厂、造纸厂、湖南汽车车桥厂(该厂一度下放到津市管理)等8家企业为投入产出总承包试点。并在部分企业推行“一厂两制”“脱壳经营”“公有民营”等多种资产经营形式,企业内部开展劳动用工、人事管理、工资分配等3项制度改革,实行劳动合同制、优化组合和工效挂钩。至1997年12月,工业企业43家改组为股份制,股本金额2886万元。中成油墨化工有限公司、石油化工仪器有限公司等7家改制企业,经营者处于控投地位。但在多数改制企业中,由于个人股所占比例甚少,不久,即形成新的“大锅饭”。比较成功的仅有两家,皆因厂子小、抑或核心技术掌握在个别人身上,故而获得成功。
    从1977年到1997年这二十年里,各种式样的企业改制一直未曾停息。既有1980年代的企业辉煌,也有1990年代的阴霾。1997年,国有工业企业盈亏相抵亏损 302万元。1988年,国有商业利润达621万元,1990年就只有109万元。1990年代末,津市工业开始全线萎缩,大批企业关停破产,到上世纪末,全市工业总产值为12亿元,负债11.7亿元,超过资产总额7000万元。三分之二企业资不抵债。时有20000多名产业工人,9000多名退休工人,9000多名下岗工人,全市工业整体上已濒临生死存亡的关头。
    ......待续。

wKgBs1hh36yAJ2FBAAykIfM5XJM339_edit_173187745530703.jpg



56075_edit_17312256428041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4 11:09: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收集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4 11: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好帖!点个大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4 11:46: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舒中一 发表于 2023-11-24 11:09
点赞收集整理。

谢谢舒老师的首席支持与鼓励!向老师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4 11:46: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将军 发表于 2023-11-24 11:09
先生好帖!点个大赞!

谢谢上将军老师的支持与鼓励!向老师学习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4 20:28: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文知津史,点赞雷局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5 09: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把改革与整顿密切结合起来,着重进行企业管理体制、经济承包、以税代利、浮动工资等方面的改革。由于改革没有先例,故民间常称之为“摸着石头过河”。历经一段不短的时期,改革既有成功的范例,也有失败的教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18:46 , Processed in 0.04060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